“虽然封锁了四门,可城内厮杀,也难免让城外之人知道!”卢植却摇头,“若是一计不成,恐怕会多生事端!”
“陛下,臣请命!”吕布露出傲然之色,“明日之际,臣携带圣旨,率大军出城,若是他们二人降服也就罢了,如若不然,臣就将他们一并诛杀!”
他杀气腾腾,威势滔滔。
“将军慢来!”贾诩却笑道,“城外十万大军,要是损失了,那就太可惜了,一旦收编,加上城内,陛下就可亲掌十五万大军,坐镇京城,可俯瞰四方,再也不惧诸侯叛变。一旦将他们接收,也可顺便将镇守周围的董卓部下一一说服,如徐荣,这位可是帅才!另外还有镇守各处的李蒙、王方、胡轸等等,一旦全部收服,至少还可得十万大军。而郭汜和李傕,也都是猛将,杀之可惜!”
“李傕和郭汜是董卓爱将,世居西凉,心有狼性,恐怕难以降服,一旦有所错失,再想补救,那就难了!”吕布冷声说道,“贾先生,莫非你能将他们说服,忠心陛下?”
“我没把握,但……!”贾诩看了他一眼,脸上依然挂着淡淡的笑容,却看向殷昊说道,“陛下,臣和郭汜麾下第一副将段煨是同乡,一直有所来往,臣知此人,颇有才能,而且对大汉还保持着忠诚。臣若亲往,再讨一份圣旨,可将其说服。”
“还有这等渊源?”
殷昊有些意外。
贾诩点头,又沉思道:“臣想先接触段煨,以董卓之死,西凉大军已经孤立无援,再以陛下英勇平定内乱,圣旨封赏,必然让他臣服陛下。说服段煨之后,就直接拿下郭汜极其党羽,押解回京,是杀是留,全凭陛下做主!”
殷昊点头:“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再好不过!只是,李傕之军呢?”
“李傕麾下有一人,名为伍习,是一个校尉,在军中也颇有威望!”贾诩又道,“臣知他不甘久居李傕之下,很有野心,就以董卓之死,吕将军和华将军随后就到,郭汜被擒拿为威慑,圣旨加封为利诱,说服他也不难!”
“几位爱卿,可还有其它良策?”
殷昊没有表态,看向了另外几人。
“若是万一不成呢?”
杨彪皱眉。
“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荀攸插言道,“贾先生可再携带董卓手印,若是暴露行踪,就直言是董卓让他们进城庆贺。”
“此言大善,就依此计!”殷昊最终点头,“还需要什么?一一说来!”
“臣需要几个好手!”贾诩说着,看向了王越,“刚平董卓,城内不稳,王老先生需要坐镇皇宫,以防不测。不知王老先生,可推荐一些强手?”
“倒有几个!”王越思量道,“王某这几年开设武官,却只有一个亲传弟子,但还没有成才。不过,另外有十余人常随我身边,还有几分手段,若是出其不意,绝对能够杀死李傕、郭汜之流!”
“那就好!”
贾诩点头。
又商量许久,定策略,还有明天封赏之事,一一商讨,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除了王越留下来之外,其余人等,全部被打发了出去。
吃罢晚饭,殷昊来到了一座偏殿,王越紧跟身后。
在这里,宫内的太监已经尽数汇聚于此,哪怕被杀了一大批,还有整整八百余人。
太监之多,哪怕是他,都非常意外。
不过想一想笑傲江湖所在的世界,那里的宫中太监,可有八千多之数,难以置信。
“拜见陛下!”
看到殷昊来此,他们全部跪下行礼。
在周围,是高顺之军,虎视眈眈。
殷昊催动神眼,一个个看了过去。
他发现,身上散发出红光的太监很少很少,大多是白色,还有一部分浑身漆黑发光。
“有意思!”
殷昊露出一抹笑容,然后脸色一沉,就说道:“尔等大多数,不识字,不读书,但明礼仪,知荣辱。朕今天就告诉你们,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可自从你们进宫的那一刻起,你们的命运,就与朕绑在了一起。朕荣你们就荣,朕辱你们就死,若是放到外面,没有朕的庇佑,你们就是贱命一条。可在宫内,你们就是朕之近臣,被朕光辉照耀,哪怕大殿重臣,也会高看你们一眼。”
“就在近日,董卓要废朕重立,可朕得高祖庇佑,当庭杀董卓,斩李儒,灭牛辅,亡樊稠,平城内之乱,掌握大权,一言定你们生死荣辱!”
“只要你们忠诚于朕,朕就赐你们无上荣光,可要是三心二意,朕手中刀,可斩你们九族!”
殷昊说着,就将高顺的佩刀取了过来,握在手中。
刚才一番言语,他就发现,很多身上冒着白光的太监,已经开始出现了红色。本有红光的,更加深了几分。
只是那些身上冒着黑光的,几乎都没有变化。
“抬起头!”
殷昊走到一个中年太监身边,刀尖插在了对方眼前,命令道。
“奴才不敢!”
“抬起头,朕不想说第三遍!”
“是,陛下!”
这位太监抬起了头,满脸的忐忑。
52书库推荐浏览: 大日浴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