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居中而坐的赵汝愚,还有护在两旁的随风和老李头,王庆松了口气。总算没出什么幺蛾子。
“哈哈,我当是谁,原来是昆仑王真人。你小子不够意思,上次见面死活不露身份,怎么?现在一流高手了,无所顾忌了?直接亮明身份前来了。”
“呵呵,老相国,不亮身份不行啊,怕是你这军营都进不来。不过您这宁远军好生气派啊,没想到您出相入将,文武双全啊。”
“你这小道士,不入朝为官亏了,这马屁拍的。我才来几天,别说没本事,有本事也来不及发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宁远军节度使张珏,张君玉。他才是正主。”
赵汝愚左手边一员盔甲在身的大将起身和王庆见礼。
呵呵,节度副使坐主位,正职坐副位。官场之上,这点小细节很说明问题。看来包括其本人,没人把这赵老头真当作从八品的一介节度副使。
王庆用他仅有的军事知识,半恭维,半试探的对这位张将军赞赏了一番。可惜石沉大海,根本测不出对方的深度。
随风和王庆太熟了,简单打了个招呼,毕竟这个环境不适合叙旧。
但是老李头不行,大礼拜见。大宋一朝本就极重礼法,师徒之份不下于父子。
一通寒暄后,终于把话题扯到了正轨上。
“还未恭喜老相国官复原职,荣升太师呢。看来这宁远军果然是福地,来这儿转一圈,升官发财不在话下啊。”
谁知道,老赵头脸色瞬间阴郁了下来。
“你这小道士,就别打趣我这半死之人了。这是好事么?上次见你还猴精猴精的,故意消遣我呢。”
“掌了权,总是主动一些吧,算不得坏事。您老担心的是?”
王庆没明说,只是用手向上指了指。
赵汝愚摆了摆手。
“哎,朝堂烂了,从根子上烂了。我出京你以为是被贬么?我是主动的。否则以我的身份,谁能动我?韩侂胄有心猛药拔疮,我就主动给他让出施展的空间。现在你还觉得我回去是好事么?”
王庆眉头紧皱,形势发展和他设想的所去甚大啊。朝廷那些烂事,他实在搞不明白。
“那北伐,您的意思呢?”
王庆还是决定直接问核心。
赵汝愚微笑着看着王庆。
“宋金必有一战,问题从来都不是打不打。而是怎么打。君玉,你给这没见识的小道士讲讲。”
张珏闻言,起身一礼。用低沉浑厚的声音,慢慢讲解起了目前的局势。
战争,从来都不是书本上的热血,壮烈。
战争是比经商更斤斤计较利益之争。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不是挣的,是花的。
北宋时期,年年给大辽上缴岁币,花钱买平安。看似是种很没种的行为,但那恰恰是种正常的老成谋国的行为。
打不打得过先抛开,主要是打了不划算。岁币看似多,但比起征伐的花销,九牛一毛。
关键是打了也守不住,长城以北不适宜种植。驻扎大军,带来的消耗是天文数字。
但是现在不同,大金尝到了甜头,对富庶的长江流域垂涎三尺。同时大宋也有收复国土,还都中原的意愿。两者的战斗意志都很强烈。
但区别在于怎么打。
从大金一方来说,它占据着四战之地,周围都是敌人。他要么以雷霆之势,在其他人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结束战争。要么就温吞的慢慢侵蚀。
而大宋,收复失地是最大愿望。毕竟中兴之君的名头十分具有吸引力,做不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不能效仿光武帝么?
但大宋一方最大的症结在于天下纷起的义军和文武之争。
赵匡胤以武将身份登基,最是担心武将叛逆。毕竟纵观历史,武将谋反的概率远大于文官。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认知,古来已有。
所以终大宋一朝,都在努力的压制武将。
内部虽然稳了,外敌一来,军队战力低下的弱点暴露无遗。
随着大金的崛起,大宋一方义军突然间强盛了起来。
什么是义军,就不是正规军。在大金眼中,义军是敌人。但在大宋眼中,义军又和叛军有何区别。
当年岳家军是什么?就是岳飞整合的多只义军队伍。
岳飞为什么死?归根结底,还是大宋不能容忍武将拥有私兵。
大宋北伐能打得过么?能。光是以天王为首的义军就够大金喝一壶了。但是大宋不敢啊。
大金是外敌,有着大义傍身,大宋皇朝还能维持统治的合法性。
但是这帮义军要是反了,那就是改朝换代的内部战争。
有力量不敢用,能用的力量没有用,呵呵,北伐?儿戏罢了。
第六十一章 艰难的启程
一番话说得王庆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但好像更迷茫了。
那到底还有没有北伐了?
赵汝愚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北伐,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它只能是多个势力平衡后的产物。”
王庆脑中轰的一声,想清楚了其中的关键。
还是那句话,这是游戏,尼玛,连皇帝都换了,谁还敢拿历史当参考。
历史上可没这么彪悍的天王帮,更没这么强大的武林江湖。
当下干笑一声。
52书库推荐浏览: 久未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