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看到了遥远东方天空中的情景。
念经声突兀中断。
老僧低下头,将自己缩了起来,似乎要掩去所有的气息。
往日里的坚毅平静,早不知去了何处,额上上,反而有汗水渐渐渗出。
苍天啊!
苍天在世,他只好缩了起来。
……
荆州之地。
庞德公与司马徽遥望着天空中的巨人,面色之中多了几分恭谨。
纵然他们是世外之人,但对于开创了大汉江山的高祖皇帝,他们还是表达了自己的尊敬之意。
“大贤良师又是何必,他终究不是天的对手!”庞德公摇摇头,有些感慨。
能够让传闻中神阵启动的,也只有太平道的道主张道友了。
但纵然是张道友,他又如何和天斗?
从今日起,又一位道友离开了……
“他是离去了,留下了他的弟子。可是他的弟子又能如何?”司马徽饮了一口酒,淡淡出声。“只会遭遇屠戮,太平道一蹶不振。他的黄天盛世,太理想化,根本实现不了。”
“老师,什么是黄天盛世?”
一个小孩目光明亮,听着司马徽的话,好奇问道。
“小诸葛,黄天盛世这样的事啊……你以后会知道的。”司马徽思量了片刻,笑道。
他这个小徒儿,倒是好问。
不过黄天盛世,还是不要知道了。
“好吧!”小孩没有得到结果,一双俊眼睛眨了眨,学着自家老师的目光望天。
“今天的天空,似乎比往日亮哩……”
小孩心中升起了这样的感觉。
他叫诸葛亮,他最喜欢望星空。
今天的天空,真亮!
……
汉中之地。
一个道人亦望天。
“张道友啊,不知道你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天师道的道主缓缓开口,目光之中,露着几分忧郁。
他是道人,担忧的,自然也是道人。
对于传说中的高祖皇帝,并不怎么尊重。
那是苍天,不是黄天。
自己的道友太平道道主遇上了大汉神阵,也不知能胜不能胜?
“一定要胜啊!”
天师道主喃喃。
第一百三十五章 苍天之死(第九更!)
第一百三十五章 苍天之死
陆云看着滔天巨人,不由想起了三国里的一段问话。
温笑曰:“公既出狂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
宓曰:“有头。”
温曰:“头在何方?”
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
温又问:“天有耳乎?”
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
温又问:“天有足乎?”
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温又问:“天有姓乎?”
宓曰:“岂患上无姓!”
温曰:“何姓?”
宓答曰:“姓刘。”
温曰:“何故知之?”
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
天子姓刘,以故知之。
大汉的苍天,姓刘。
自汉高祖斩白蛇起义,至泰山封禅,乃至初汉无数高人竭尽全力布下神阵,中原的天,便成了刘姓人的天。
天意,也是刘姓人的天意。
只是,刘姓人的天意,隔了几百年,如今已经腐朽。
腐朽的苍天,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唯有黄天代苍天。
是故,便有张角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话对于很多人来说,乃至很多黄巾军来说,都只是一个口号。
但对于大贤良师张角,却从来不是。
他等待这一天,已经等待了多年。
苍天应当去死,神阵应当被破,黄天应当代替苍天。
而这一天,神阵终于降世。
于是,他看到了汉高祖刘邦。
刘邦的情绪漠然到了极点,没有任何史书上记载的性格特点。
事实上,他不蕴含人世间的任何情绪。
没有喜,没有怒,没有哀,没有乐。
有的是最为寒冷,最透彻心扉的漠然。
他的身子极为庞大,如一个天神,俯视着张角,好像在俯视一个蝼蚁。
不知何时,赤霄神剑被他高高举起,随即向着平原上斩下!
人世间最强大的人,与苍天的战争,便拉开了序幕。
……
陆云依旧在符车之中,没有出来。
在他看来,这一场天与人玄奥万千,凶险无比的战争,注定要持续很长时间,或许是战个三天三夜,甚至是数年时间。
因此,他做好了长期坐看的准备。
他只希望自己的师兄取得胜利。
而他没有想到,这场厮杀,和他想象得截然不同。
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快。
……
巨人刘邦的脸庞无情无识,手中那柄赤霄神剑,斩向平原地面,于是便有风起云涌,电光闪烁,无穷雷霆汇聚而来,化作一座绵延数十里的雷霆巨剑。
足有数十丈宽的剑锋,就像座山般压向张角的身体。
先前关云长怒发冲冠所散发的刀气,在这绵延数十里的雷霆剑光面前,便弱到了极点。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