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诸天万界_天帝大人【完结】(281)

阅读记录

  进了城,来到了城中心的王都尉府,诸葛卧龙并不着急着进去,而是打量着王府的布局,啧啧称赞。

  在他的眼中,这王府之上,有着一片清明之气,甚至隐隐透着些紫色的味道,显然是大富大贵的表征。

  若是灰黑色,则说明气运不顺,亦或是有霉气,有鬼气,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清明透着紫色的味道,乃是大富大贵的象征,所谓大红大紫,讲的正是这么一回事。

  “嗯?有贵客前来?”

  便在诸葛卧龙打量王府的时候,王都尉府之中,陡然中门大开,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了出来,面上似乎有些诧异。

  随即,变成了大喜。

  “老师!您来了!”

  惊喜的声音响起,一个年轻人立马走了过来,重重的行了一礼。

  不是冯书生又会是谁?

  “好徒儿,变化非凡啊!”

  陆云笑眯眯道。

  如今的冯书生,比起陆云走时多了几分成竹在胸的味道。

  不错,就是成竹在胸的味道。

  看上去,有一种“观一叶落而知秋,看日月而知阴阳”的成熟感。

  陆云知道,这是书读的多了,出现的一种境界。

  读书养气,读着读着,渐渐到了修道明心的地步,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境界。

  上古的圣贤,往往看一件事情,就能知道这件事情五百年后的变化,虽然未来是灵动变化的,但大圣贤细心推敲,能够把握到其中的一些经纬脉络。

  比如箕子的故事。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箕子见着纣王用象牙做的筷子吃饭就感觉到了畏惧,因为接下来纣王就会想用玉做的杯子;用了玉杯,则必想品尝远方的珍稀奇怪的食物;必然想建美轮美奂的宫殿,坐精心打造的车马……层层递进,欲望越来越多,而国家极有可能灭亡。

  上古圣人,便是这样的境界。

  而冯书生,如今也有了些这样的气象。

  “不过,还不够啊!”

  陆云想了想,取出了一门秘籍,上面写着四个字:梦中证道。

  上一次陈抟老祖就这么把他的一个徒弟王重阳给玩坏了,这一次,不知道冯书生,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第二百一十八章 铸造大儒

  “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通天博学士诸葛先生!”

  当陆云一干人进入王府之中,冯书生听着诸葛卧龙的名号时,顿时肃然起敬,似乎是见到了传说中的前辈高人,文坛中的领袖前辈。

  “啧啧!”

  陆云不由称赞了几声。

  诸葛卧龙的名号,看起来挺好使,似乎在读书人的心中,很有名气,颇有一种梁山好汉闻宋江之名便俯身即拜的既视感。

  无论是宁采臣,还是冯书生,都是一样的表现。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冯书生的养气功夫还不到家,有提升的空间。

  “来来来,好徒儿,我这儿有一本神功秘籍就给你了,往后保护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安全的重大使命,就落在了你的身上!”

  陆云半开玩笑,半认真,伸手一挥,一本秘籍就到了冯书生面前。

  “梦中证道,这是什么?”

  冯书生刚接着书卷,便看到了书卷之上的四个大字,心中陡然升起了一种感觉,这必然是极为重要的东西,甚至对他的未来,将发生无比重要的作用。

  “梦中证道,乃是我道家的高深秘籍,一经入梦,便会经历人的一生,在梦境之中度过一生,而现实,不过是一炷香的功夫。”陆云淡淡开口。

  “什么,竟有这样的神功秘籍,那岂不是?”

  冯书生面色大变。

  梦中一辈子,现实里却只是一炷香的时间,世间竟有这样的神功秘籍?

  若真是这样,高手岂不是可以速成?

  而自家的老师,居然会将这样的神功秘籍交给自己,难道真是要自己保护这个世界的和平么?

  诸葛卧龙也面色一变,随即细心思索了片刻,问道:“想必这门功法应当不能提升修炼者的功力吧?”

  “梦中所学的功法,记忆都会保留,只是,就算是有几十年的功力,也绝不可能带回来!”

  “即便是这样,那也够逆天啊!”诸葛卧龙想了想,感慨不已。“我辈读书人,读书眀性,书读的越多,见识的便越多,自身也会有了自己的道理,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多少年的功力,却与我们读书人无关!”

  “徒儿,你可愿意学?”陆云笑眯眯问道。

  “徒儿愿意!”

  冯书生坚定开口道。

  这样的事,他必须要接受。

  若是不接受,反而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甚至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他如今正好到了一个瓶颈,不妨去修炼试试。

  他也不急着观看。

  将这梦中证道的道卷收藏好之后,冯书生辞了陆道人与诸葛卧龙,来到了书房之中,端端正正的坐好,点燃了一炷香,然后轻轻磨墨,在纸上写着“静”字。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