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一个文坛宗师谢文渊道。
“不错,咱们典籍,都是各门各派的绝学。全部贡献出来,也未免泄露天机,只要经文理论,才是正道。”重阳书院院主道。
“这永生之门之中,有着最为隐秘的长生真气。足可以延缓时间,延年益寿。”
陆道人一句话,顿时让诸多大儒,掌教,心中更加欢喜。
当日,庞大的编修经典工作,在永生之门之中,缓缓拉开了序幕。
一部部的典籍,许多上古密卷,研究占卜,龟甲,丹词,星相,三教,九流,农桑,种植,医学,建筑,礼仪,音乐,药物,地理,风气,水气,四海秘闻,上古纪录,都不停的向永生之门之中汇聚起来。
一部部的经书,抄录着,融合着。
诸多大儒,还有成百上千的贤者,都安心居住在了永生之门之中,整日研究学问,吃着龙牙米,完全沉浸到了著作经典的过程之中。
而陆道人,也并没有闲着。
他做为经典的总编,每天研究学问的时间,比起各位大儒要长很多很多。
整个大乾天州,数百位大儒,还有麾下的成千上万贤者,更有数百万卷的书籍,秘典,全部运送而来,其中的知识量有多大!
陆道人本来以为自己的知识够丰富的了,但是在一天天的典籍,和许多大儒讨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学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之中学问的沧海一粟。
他不断的学习着,一天天的就感觉到了自己念头之中,充满了知识,这些知识又不停的融合着,发生着变化,汇聚成了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智慧。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陆云完全是停止了自己道术的修行,沉浸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吸收之中去了。
大千世界之中的一切,人文,历史,地理,天文,宇宙,时空,人心,物种,都完全在了陆道人的心中。
读到最深处,吸收了不知道多少知识,陆道人恍惚之间,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就是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自己的感觉。
因为大千世界之中的许多事情,他都在念头之中,许多奥秘对于他来说,都不是奥秘。
“这次编书完结之后,我的永生之门,怕是会成为这个世界的天道至宝了,日月灭而永生之门不灭,天地腐朽而永生之门不腐朽。”
第四百七十六章
蜀山
永生之门,作为天下群贤编书之所在,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
无数的人道气息,在这里产生,许许多多的智慧,陶冶凝练着永生之门。
三千大道的烙印,渐渐于永生之门中流淌。
因果大道,轮回大道,五行大道,阴阳大道,造化大道,真理大道,起源大道……
渐渐,连命运的道理,都开始在永生之门中流淌。
永生之门,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超越了造化之舟,永恒国度等神器之王,到了另一个境界中去。
而身为永生之门的主人,陆道人的境界,也水涨船高,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
陆道人到了后来,很少再出手。
不过,他在大众眼里唯一出手的一次,是一个人镇压了西域百万大军,将整个西域数百国的地盘纳入了神州大地。
自此之后,天下人就没有敢对冠军侯不尊敬!
开玩笑,反手镇压了百万大军,还是拥有许许多多武圣的大军,这世上,又有哪个人敢反对!
整个世界,便迎来了永久的和平以及快速的发展。
大乾五十五年,很快就过去了。
春去夏来,夏去秋来,秋去东来,最后年关一过,到了大乾五十六年的五月初五,又是一年,这一年中,任何事情的平平静静。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但是儒林之中却并不平静。
天下的读书人,每隔一个月,都会知道,无所不能的冠军侯又丰富了经典的内容,天下之人,三教九流,争先恐后的买经典阅读。
就连许许多多隐藏在不知道哪个名山大川,修真之士,也都会来到世俗之中,买上一本大乾经典,观察其中的道理,同时越看,就觉得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
冠军侯编著的经典这本书,逐渐的改变着天下格局,大千世界之中仙,凡两道的情况。
“如今的我,应当是站立于人道之巅,三千大道,皆有涉略,甚至于时间长河,我都有一种要窥破的感觉了。”
大乾五十六年,五月初五,陆道人从大量的阅读之中清醒了过来。
这一年,他的法力没有丝毫的增长,道术也没有修炼。但是他感觉到了自己的积累,实在是太庞大了。
此时,他心念一动,永生之门之中的情况,全部都纳入心中。
许许多多的大儒,弟子,都在永生之门一个独特的空间之中不停的思考着,书写着,这些一起编书的大儒,也自然是得益匪浅。
他们的念头不停的闪烁着,一股股智慧的火光,不知不觉的从身体上散发出来,竟然和永生之门相互结合,不停的淬炼着。
永生之门越来越精纯,越来越凝聚,许多大阵的运转之间,更加的紧密,结实,符合自然。
无穷道理,在永生之门里流躺着,使得这件神器,似乎是随意一动间,就能调动天地之间万物至理。
陆道人甚至有一种感觉,若是梦神机携带着永恒国度,再来到他的面前,他只轻轻使用一下永生之门,就能轻易镇压了梦神机与永恒国度。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