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易小时候都读过他的书。(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有一百多岁还参加科举的,一百多岁的老者和十多岁的小孩一起会试。如康熙三十八年的广东顺德人黄章,还有乾隆朝的谢启祚。曾经还有诗: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坐上来。来形容百岁的人和小孩一起中举的。)
这次科举,这个文坛大豪,居然来参加?
至于两个举人口中所说的恒州方家神童,洪易也略微地听说过,是个四岁中秀才,七岁中举人的天才,今年八岁,居然要参加国家大典。
不过神童归神童,到底历练不足,而且大乾天下,文风盛行,读书的神童也不在少数,洪易并不怕抢了自己的状元走。
但是谢文渊这样的文坛大宗师,那就说不好了,毕竟威望,资历在那里,而且学问深厚,养气功夫已经接近上古圣贤,不威自刚。
“这样的人物,皇帝应该赐进士的?根本不用考,是他自己要考一考?还是皇帝没有下旨意?不过若是得中状元公,那也是文坛千古佳话了,比起皇帝赐进士,要光彩得多。”
在民间,状元公的分量,简直和社稷一般轻重。而且一般状元公犯了什么事情,朝廷都会掩盖,不追究,免得破坏文坛气运,在民间留不好形象。
“看来我得回去让玉亲王查一查,这次考试,到底有多少厉害人物?看来这次会试,非同小可!我虽然有夺魁的信心,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
洪易长长嘘了一口气。
第三百零三章 极其高调!
“咦?刚才那个举人……”
“云空阁”之前,刚刚落下轿子的那个身穿玄色衣服,头发胡子眉毛全部雪白,但脸色红润,皮肤没有一丝褶皱,脸上也没有老人斑的南方文坛大宗师谢文渊脚刚刚踏到地面,浑身一动,转过身体,眼睛朝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看了过去。
他的目光一闪之间,竟然爆发出了一种深邃到极点的光辉,好像眼睛之中有一种洞穿时间空间的意境。
“祖爷爷,怎么了?”与此同时,他的身边是几个年轻人,也都腰悬佩剑,浑身的气息深藏,底蕴丰厚,武力精湛深厚的人。
还有一个摇着扇子,身穿白衣,没有喉结一看就是女扮男装的少女。
“刚才那个举人深不可测啊……”
谢文渊这位文坛领袖眉毛轻微地耸动着,用手指着刚刚洪易消失的方向。
“深不可测?”这白衣儒衫,男扮女装的少女掩饰不住自己震惊的语气,与此同时,跟在谢文渊身边的几个年轻人脸上也闪烁出了深深的惊讶。
还有前来迎接的“云空阁”书铺大东家,还有几个玉京城的文豪也都脸上十分惊骇。
能得南州文坛大宗师“深不可测”的评语,这世界上几乎没有这样的人物。要知道,这位文坛大宗师著书立说,解说上古圣贤书籍,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不但在儒门之中是属于开山立派的宗师,就算在道家之中,都非常有名气,正一道宗主都曾经是他的门下学生。
“老师。这个到底是什么人?让学生我去查一查?”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儒士道。
这个中年儒士,如果此时有当官的人,就会知道,这人乃是进士出生,翰林院编修的一位科班官员。
这个进士,居然喊这个举人身份的谢文渊老师。
“不用了。此人既然是举人,想必会科考殿试的,我到时候必定能看到他的。”谢文渊收回目光道。
在他的目光之中,洪易早就不见了,但是他好像依旧能看到洪易背影似的。
“其实老师不必参加这次科考。我等联名给皇上个折子,皇上立刻会赐老师一个新科进士的身份。”一个中年儒士道。
“那不用,我都一百零三岁了。六十年闭门著书,早就熄灭了功名利禄的心思,只是偶尔心血来潮,看到朝廷有刷新吏治实施新政的意思,于是前来考取科举罢了。若是要让皇上恩赐倒也显得我这个文坛宗师是个草包,当年李严兄本身就是大周进士,大周灭后,他重新科举,再中大乾进士,终为宰相。我本不欲学他,为大周从一而终。但是现在天地有变,朝廷有变,我不得不出来尽一下绵薄之力。不要倚老卖老,听说这次科举之中,有八岁小孩儿,和小孩儿一同科考,千古之后,未免不是一段佳话。尤其是今天居然看到了这等高深莫测的举人,更是欣然。能和他较量学问,才学,不枉此生。”
谢文渊说话之间,随后对着几个儒士进士道:“你们作为我的弟子,要切记,老了也不要倚老卖老,三人行,必有我师。当年圣贤在老年也曾问道于小孩儿。我们做学问的,知道得越多,不知的就越多。学问不分老幼,切记要谦卑。这对人没有坏处,只有好处的。”
“祖爷爷,那个举人我并没有看见。到底在哪里?您的这个评语,就算冠军侯上次到南州,把云蒙镇国神舰停到海面上,然后再派人来拜访您,您都没有对他有这个评语?难道天下之中?还有比冠军侯还要厉害的少年英雄?他可是纵横西域十万里,军中第一的冠军侯爷。”
这个白儒衫女孩儿道。
“冠军侯?的确算得上少年英雄,但是凭借的是气运,还有一股强于外表的无上霸道,心性似乎并没有那种上古圣贤的洞彻世事,也没有那种人情练达,更没有真诚如神的本念。否则的话,他应该可以修炼成人仙。而在这人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种永恒不变,如过去事情那样不可改变,不可动摇的道心真如。实在是深不可测,深不可测……他刚刚也感觉到了我,所以离去了。大乾举子之中,有这样的人物……”
52书库推荐浏览: 梦入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