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此刻是这般想着。
而他自幼也是这般想的。
可是近两年来,心中愈发觉得古怪。
“八百年……太过于久远了,哪怕是所谓武道大宗师的痕迹,也早就该磨灭了,哪里会残留到今天?”
“莫非是以往有在此成就武道大宗师的,就会留下剑意,供后人观摩?”
“所以每出一代大宗师,就会新的痕迹留下来?”
“如今残存的剑意,是前一位武道大宗师留下的?”
随着他心中的揣测,已来到了断崖之前。
他忽然停顿下来,便要越过断崖。
然而脚步一停,他便是眉头一挑。
因为周边山石,仿佛塌陷了一片,而在断崖的前方,却有一堆碎石。
他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能够察觉得到,有人踏足了这座剑山。
丁家老三微微握拳,露出一抹古怪的笑意。
“我前后杀了三十余人,多为内劲高手,近几个月,杀得周边习武之人,闻风丧胆。”
“没想到还有不开眼的,仍要登山入阁,夺我机缘?”
“也罢,兴许丁某人,就该是以杀戮,而突破桎梏,以血腥凝成武道。”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
他心中涌动着热血。
在他凶名之下,依然敢来登山,多半是有着依仗的。
再是不济,能够越过这断崖的,也不会差了。
这又是一个可以斗上几招的对手?
……
剑阁之中。
苏庭盘膝而坐,目光盯着那文字。
他仿佛看见了一只手,并指成剑,在石板上游走,如行云流水,不显锋芒。
石板坚硬,在剑指之下,柔软无比,一划而生迹。
但见字迹飘然,不沾烟火,但如今细看之下,却仿佛还有一股厚重之意。
古朴!
厚重!
这些字讲述的事情,不过是表象。
而真正的字义,是字体中蕴藏的意味!
那是剑意!
“这剑意……”
苏庭暗道:“属土?”
随着这般念头兴起,他心中已有明悟。
真气运转,有风吹开。
身前摆放的玉盒,陡然掀开。
只见内里,满满一盒金玉之水,两侧各有一株人参。
而在玉盒底下,一柄漆黑铁刀,静静躺着。
第一百一十七章 悟剑!炼剑!
此宝乃用铁修炼,采日月精华,夺天地秀气,颠倒五行,到工夫圆满,如黄芽白雪,结成此宝,名曰:飞刀。
此物有眉有眼,眼里有两道白光,能钉人仙妖魅泥丸宫的元神,纵有变化,不能逃走。
那白光顶上如风轮转一般,只一二转,其头自然落地。
这一段话,出自于封神演义,乃是姜太公借用斩仙飞刀,斩杀精通七十二变的白猿之后,对周边众人所言。
这也是封神里边,唯一对斩仙飞刀有着精细描述的一段话。
尽管这段话是太公的猜测,但在此时的苏庭看来,倒也基本没有差错。
……
此时此刻。
阁楼之上。
石板之前。
苏庭盘膝而坐,身前玉盒打开,内中神刀,漆黑如墨,两指宽,七寸长。
这便是苏家传承的神刀。
这也是苏庭用以炼就斩仙飞刀的材料。
在许多人眼里,斩仙飞刀虽有飞刀之名,实则只是一个葫芦。但实际上,在苏庭眼中,葫芦是载体,内中的物事,才是真正的飞刀。
“采日月精华,夺天地秀气。”
苏庭心中暗道:“颠倒五行,至功夫圆满,便如黄芽白雪,结成此宝……陆压道人非是寻常修道人,生来即有大法力,炼就斩仙飞刀,自然不用从最初开始。”
“但我本是一介凡人,从头修行,便不能用他的法门。”
“所以陆压道君,最开始给我留下的炼刀之法,其实便是炼剑之法。”
这些时日,苏庭日夜炼刀,不曾懈怠。
而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用的法门,实则是炼就飞剑的法门。
眼下只是把这神刀,当作飞剑来炼制。
而他所求的,便是把神刀炼成,如臂使指,如同飞剑一般,锐利无匹,凌厉非常,而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将近于“工夫圆满”的地步了。
到了此时,只须将神刀寻得载体,盛装入内,再用陆压所传法门,完善余下的步骤,炼就真正的斩仙飞刀。
“剑意属土,土能生金,故能温养飞剑。”
苏庭暗道:“我这神刀,暂用飞剑之法,走的是与飞剑一样的路子……想来此番领悟,作用于炼剑之上,或能使我这神刀的火候,得以登堂入室,而至小成之境。”
只要飞剑小成,便可使用。
如今他也能运使这神刀,当作飞剑来用,但这也只是因为他有二重天的道行,其实作用有限。
眼下的神刀,受他意念一动,大约能射出三五步,只是火候不足,能放却不能收,也就相当于打出一柄暗器罢了。
而且,神刀如今的火候还在温养初期,在这温养期间,一旦动用,必然要损耗灵性。
不谈其他,单是与空气的摩擦,便是一种损害。
而若是杀人,沾了人血,受了污秽,害处更大。
52书库推荐浏览: 六月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