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道士,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答话。
苏庭说道:“言尽于此,要不要去送死,是你们自己的事,本座可懒得管你们……只不过有一点,你们如若是想要捡漏,取得死人身上的物件,便可以免了。”
左边的小道士纳闷道:“为什么?”
苏庭冷笑了声,道:“整座黎山,绝大部分修行人都死于苏某人面前,倘如还能留下物件给你们捡漏,本座还有什么脸面继续行走天下?”
黎山之中,他早跟小精灵翻了一遍,那些修行人身上的物件,早被苏庭取走了,就连法衣都扒了。
虽说其中有些物事,连法器级数都算不上,但苏某人的袋子,可以容纳的物件也不少,又不算累赘。
这些物事也算聊胜于无嘛。
……
打发了这三个小道士。
苏庭在这荒废的村庄里,来回走动,也不见半点端倪。
兴许山神的话中,当真是没有什么深意可言?
又或者,山神话中之意,不是指这座荒废的村落?
“有话直说嘛,拐弯抹角干什么?”
苏庭看了黎山一眼,吐出口气,道:“您老要不现在就现身,与我明说了?”
小精灵静静等了一下,发现没什么动静,无奈道:“看来人家可不理你。”
苏庭摊了摊手,道:“我这可是信任尊神,才这么尽心竭力地搜寻线索……罢了,再搜一圈,实在不行,等入夜之后,我阴神扫过一遍。”
如果夜色降临,阴神巡视,都没有什么异状,那么就真的可以离开了。
……
入夜。
山村之中,寂静无声。
偶尔有虫豸,吱吱作响。
偶尔有夜风,吹拂草木,发出森然响音。
但更多时候,死寂无声,颇是渗人。
尤其是这种山野村落,更像是充满了无数阴魂一般,令人心中惧怕。
只是苏庭作为修行人,胆子却也大了不少,目光扫视,十分锐利。
他盘膝而坐,命小精灵及小白蛇护法,又将五行甲放在身前,以防不测。
他也知道,或许黎山之神的目光,依然注视着这里。
可苏庭向来谨慎,此处不知有何玄妙,倘如有了什么危险,终究是靠自己为好。
他颇为谨慎,准备妥当,便要使阴神出体。
然而他才刚刚闭上双目,却听小精灵惊呼一声。
“快看!”
第三二七章 众生观我如观道!
入夜。
月明星稀。
夜间有风,吹动云层,遮掩了月色。
过了良久,方有云层移开,露出一轮明月。
月光如水,轻柔如纱。
残破的村庄,倾塌的砖瓦,茂盛的草丛,疯长的藤蔓,满目的青苔,在月光之下,仿佛笼罩着一层迷光。
如梦似幻,令人沉迷其中。
只是小精灵惊叫一声,指着的地方,却在前方。
那里已经算是村落之外的范围。
苏庭随之看去,蓦然一震。
只见月光之下,多了两个人影。
月下的景象,与先前截然不同。
前方本是藤蔓杂草所在,转眼之间,却是一片林边空地。
空地之间,岩石之上,盘坐着一人,看不清面貌,看不清身材,但在月光中,飘逸出尘,宛如神仙。
他徐徐说来,声若清泉,讲法论道。
前方一个山魈,酷似猿猴,蹲坐听讲,未敢懈怠,宛如认真求学的学子,时而迷茫,时而清晰。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月色之间。
……
“世间修道者,都须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
“辩水源之清浊,分气候之早晚。”
那人盘坐于岩石之上,月色之中,他徐徐说来,手上指点,悠悠道:“于是,便要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
“期间,又要分二十四节气,识天干地支……”
他顿了一顿,看向眼前的猿猴,说道:“如此,五行颠倒,阴阳换炼,方可炼成一个仙家道果。”
猿猴露出惊愕之色,似是不曾想过这么复杂的事情。
“这些知识不急于一日,可容得今后慢慢观看道书而领悟,我也可逐渐教导于你,为你解惑。当下,我便传你呼吸吐纳的法门。”
那人说道:“你且听好……”
山魈微微屏息,静心倾听。
苏庭也不由得为之屏息,生怕发出什么声音,惊扰了眼前的景象。
小精灵捂着口,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个朦胧如月的人,心中油然升起一种亲切之意。
小白蛇却也知晓,这是难得的机缘,探出头来,细细观看,细细去听。
……
黎山之中。
山神站起身来,双目微眯,眼睛当中,似乎迸射出了异常的光彩。
他神色变幻,过了许久,终于吐出口气。
“果然不出所料。”
“那隐约之中,勉强察觉的道韵,须得有机缘,才能使之显化。”
“这少年……或者是那神胎,便是能够使道韵显化的机缘。”
山神眸光闪烁,沉凝起伏,良久,终是躬身一礼。
天地之间,万物生灵,上至神仙妖魔,下至蝼蚁阴魂,俱都在天地之中,在大道之内。
52书库推荐浏览: 六月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