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修行,仍然以道家五行八卦为根基知识,采集天下奇珍异宝,炼化一炉,成就仙丹,服之可增道行,改变肉身,洗炼魂魄,亦能得仙家道果,有长生不朽之寿。
而这位掌教,便是以丹道修行,今已半成,故为半仙。
“守正道门之中,紫光氤氲,气运鼎盛。”
正仙道掌教沉吟道:“又是在司天监盛会之后,显出异象……看来他们还在这司天监盛会之中,找到了炼化气运紫莲的方法。”
适才这位长老低声道:“元丰山长老苏庭,化名大牛道人,参与京城盛会,并得魁首,如今又被邀入守正道门,其中或有联系……但也或许,是守正道门,故作迷雾。”
正仙道掌教吐出口气,道:“无论如何,正仙道也是道门的祖庭,如今道门气运鼎盛,于本门也有益处。”
这长老微微蹙眉,道:“只是,我门中虽说与世无争,但紫莲终究事关重大,这八百年来,栽种于守正道门之中,最为有利的,终究是守正道门。”
另一位长老点头道:“当年道祖尚未成道,便有守正道门屡屡阻挠,但道祖身化大道之后,却未曾清算……只怕与此有关。”
“慎言!”
掌教喝道:“道祖之尊,岂可妄论?”
那长老面色微变,顿时住口不言。
三界六道,仙神皆知,道祖即是大道,身化天地,深不可测,不可妄论,不可揣度,不可得知。
“守正道门乃是太上祖师的传承,且秉承着维护世间秩序的职责,紫莲留于守正道门,也是理所应当。”
正仙道掌教沉吟道:“只不过,长此以往,本门地位终究不妥,此事还须上禀道玄祖师……”
……
气运之变。
以苏庭的道行,却未有发觉。
只不过,脑海之中,陆压传承所化的葫芦,却颇有动静。
“葫芦有所反应,炼化的进程,倒是加快了不少。”
苏庭颇是欢喜,只觉得自身的法力,逐步渗透到紫莲之中。
紫莲象征气运,关乎道门兴衰。
苏庭炼化紫莲,隐约之间,似也沾染了许多气运在身,但从葫芦的动静来看,有利而无害。
不仅如此,苏庭看着紫莲的诸般痕迹,隐约似是烙印在了心头。
“这诸般痕迹,如能领悟,必是一桩仙家道术。”
苏庭心中暗道:“就算领悟不来,依样画葫芦,抄写下来,只当符文看待,那也是上等的灵符,威能之盛,只怕在雷符之上。”
第三六九章 道元仙尊
炼化紫莲之事,总算步入正轨。
而脑海之中,陆压传承所化的葫芦,也有所反应。
隐约之间,苏庭能够察觉,自身在此次炼化过程中,冥冥之中,似也得益甚多,只是碍于道行稍低,阴神感悟不出,仅仅是预感而已。
但即便没有预感,苏庭大约也能推测一二,毕竟这紫莲乃是道门气运象征,冥冥之中,必有获益,只是获益多少,且属于哪一方面,便有些难以细究了。
“这紫莲天成,痕迹皆是真理,于我有大用,且先全部记下,就算一时不能悟透,日后道行渐深,必定可以获益更多。”
苏庭心中盘算颇多,也颇是高兴。
这段时日,尽管所获的机缘,都并未让他一飞冲天,却给他打下了极为深沉的根底,如同赐给了他一座又一座的宝藏。
例如黎山所见的道祖传法,例如酒后幻景之中呈现的道祖与天帝,例如这仙莲蕴藏的奥妙等等……
这并非是他当前道行所能尽数悟透的。
只是,随着日后道行渐高,他能逐一发掘,渐渐化为己用。
虽说不是一夜暴富,但却如同多了许多宝藏,他道行越高,也就能取得越多。
“炼化紫莲之后,我还得拖磨几天,等我把这六重天的境界,真正修至巅峰再说……这守正道门之内,真是人间罕见的仙山福地,若能容我在此踏破阳神境界,倒也是件好事。”
苏庭这般念着,只是他也知晓,那地仙就在草庐之中,所以也就老实炼化仙莲,在这过程中,倒也是尽力施为,并未放缓进度。
随着苏庭炼化渐渐到了尾声,外界也颇有动静。
气运之说,冥冥无迹,但偏偏能让道行高深之辈,隐约察觉道行气运之鼎盛。
到了如今,凡是道行已至阳神境界的修道人,或是相等境界的其余修行人,大约都能察觉天地之间的变化。
天上地下,仙神之辈,也察觉了这其中的变化。
至于各大宗派,便是寻常三流宗派,也都隐约知晓一二。
气运渐长,乃是好事,只是紫莲栽种于守正道门,最为得益的终究还是守正道门。
……
草庐之中。
地仙正是盘坐,运用一桩仙术。
至于外界之事,他也都留了一缕心神,毕竟涉及仙莲,即便是他这位地仙,也不敢真正尽数封闭感知,由苏庭这外人在莲池所在任意施为。
正是因此,对于苏庭炼化仙莲是否尽力,他尽皆知晓,而对于这紫莲炼化的进度,以及如今气运的变化,他也看得清楚。
“这少年果然身怀隐秘。”
地仙微微沉吟,心中暗道:“他道行近来突飞猛进,加上日夜观看仙莲,其炼化的手法,确实与之前有细微的差别。但这差别极为细微,不至于有天差地别的差距,可偏偏却足以炼化仙莲。这并不是炼化手法的变化,而是他身上潜藏的隐秘,有了动静……”
52书库推荐浏览: 六月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