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刀_祝家大郎【完结】(250)

阅读记录

  此时一路往西去河间府地界,再往前不远,到得十字路口,便该往北了,入燕云,去宣府。这是徐杰之前计划好的事情。

  却是刚到那十字路口,便听得北边马蹄大作,也还有喊杀之声。

  众人马蹄一止,徐杰有些疑惑,开口问道:“胖子,这北地江湖绿林都是这么乱的吗?大白天官道之上也敢如此拼杀,这边多是边镇,到处都有军伍,这里又是州县之地,官府之威应该更甚才是,何以都这般明目张胆。”

  徐杰说的话语,自然是有道理的。比如大江郡这那种地方,深处内地,官府衙门里的衙差或者禁军,数量不多。但是一般江湖人行凶,不说要躲躲藏藏,也多有一些顾忌。

  到得这北地之处,几十万禁军把手边镇,即便是河间府,也是前线辎重后勤的基地。更是有许多禁军把守,江湖人在这里理应是更加收敛一些,否则成百上千的禁军而出,一般江湖人哪里招架得住。

  若是再往北去,真到了边境之地,在那双方都不管的地带,或者双方犬牙交错的地带,打打杀杀倒还正常许多。就如那些贩马的汉子,入关之前如何拼杀都无妨,入关之后,多也收敛许多。这国家还未乱,终归还有个法度制约。

  “谁知道呢,兴许杀红了眼,谁还管得那些。”杨三胖不以为意答道。

  杨三胖这么答倒是无妨,但是杨三胖可不能代表一般江湖人,一般江湖人之所以还能受官府的基本制约,主要还是因为人走江湖,终归是利益驱使,利益之后不过也是养家糊口。有一家老小要安稳生存,自然就要受到制约。

  就如徐杰当初不能随意杀那吴王夏翰一样,念的不是徐杰自己一时的畅快,念的还是那徐家镇两千口人。再如何江湖逍遥,谁人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绝大多数人都还有个家,没有家的也会成个家。

  这也是徐杰出了徐家镇之后对于江湖之事看法上的改变。原先徐杰心目中的江湖,就是那仗剑走天涯,武力争雄,快意恩仇。如今,徐杰已然不是单纯这么想,人若是真与他人结了不死不休的仇,背后要考虑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

  好在那徐家镇,一镇子的悍勇之士,高手也还真不少,否则也容不得徐杰如今这般放得开手脚。

  往北去的官道上,马蹄喊杀大作,人还没有现身,徐杰几人便也往路边退了退,别人打打杀杀的,没有必要瞎掺和。

  却是突然一支羽箭飞到了头前,插入泥土之中,箭杆还在不断颤抖。

  这般场景,看得徐杰眉头一皱,与徐仲对视一眼,开口说道:“二叔,这般怕不是江湖人拼杀了……”

  徐仲点点头道:“嗯,军中的羽箭。”

  便听杨三胖摇头道:“也不一定,贩马的汉子,也多能习射。”

  说话之间,道路上终于出现了人影,头前十几匹马出现了,马背上的人,个个一身铁甲,有些惊慌失措,还不断拉弓往后攒射。

  这般的铁甲,不是军汉又能是谁?

  徐杰已然大惊,最近都听着军阵打仗的事情,不免多想一些,开口急道:“二叔,不会是又跟室韦人打起来了吧?”

  “胡说八道,室韦人若是都打到河间府了,那还了得。”徐仲也是皱着眉头,却也弄不懂怎么回事,怎么有士卒被人追杀,却是如何也想不通。想不通归想不通,徐仲本就是军伍出身,见得有军汉被人追杀,已然把刀拔了出来,打马往前几步,直去那十字路口处。

  徐杰与杨三胖也连忙跟了上去,连带邓羽也下了马车跟随过来。只把那马车留在一边。

  徐仲已然准备出手帮忙,待得头前十几个奔逃的骑士走近一些,却见后面那些追杀之人也露出来了,竟然也是健马铁甲,源源不绝。

  徐仲倒是犹豫了,问了徐杰一句:“这般当是怎么回事?河间府怎么有军汉追杀军汉的事情。”

  徐杰皱眉在想,陡然似乎想通了一些,开口说道:“二叔,莫非是哗变?兴许真是哗变,宣府哗变。”

  徐杰边想边说,越说越是笃定了一些。

  “宣府?宣府到此,当也有三四百里地,岂能哗变到这里来了。”徐仲不太相信。

  徐杰打马再往前几步,看得只有三四十步的铁甲骑士,开口大喊:“方兴,方达?”

  方兴方达,便是那哗变的两兄弟,两个营指挥使。营指挥使在军中算不得高官,徐仲当年临阵之时,便临时做到了这个职位。

  禁军,就是朝廷的正规军,官职编制分为伍、什、队、都、营、军、厢。伍就是五个人,有伍长。什就是十个人,有什长。队为五十人,有队头。到了都曲就是一百人,有都头。

  到了营曲,一般是五百人为一营,但也不一定,还有许多辅兵后勤之类,若是骑兵,营曲也会更大一些,设营指挥使。地方上的营指挥使,麾下人数比较少,五百人差不多。到得边镇真要上阵的营指挥使,就多了许多,真正的大战,营已经成了基本作战单位,一两千人也正常。就如当年大战之前,南方大水成灾,边镇扩军赈灾,一个营超过两千人不止。其实也带来许多混乱。

  军指挥使下,按编制,两千五百人,乃是五个营的编制,若是边镇作战实际,往往不止这么多人。到得厢指挥使,编制是两万五千人,实际人数一般情况下倒是超不出两万五千人的编制了,也是这个时代指挥上的局限性,人数太多,信息不畅,指挥起来显然就有问题,也有粮饷的考量,朝廷拨发粮饷,一个厢若是满编,按照两万五千人发,其实也就限制了人数的多少。

52书库推荐浏览: 祝家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