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名还在继续,也唱到了二甲头名,大江徐杰徐文远。
徐杰身边,是粱伯庸,两人都没能挤到人群头前,垫着脚尖也看不到皇榜上的文字,所以唯有竖着耳朵听那唱名之声。
第四个名字就是徐杰,粱伯庸欣喜非常,拱手就贺:“文远,文远,是你啊,淮西大江徐文远,二甲头名呢!”
徐杰早已知道这个名次,也就不如粱伯庸那般的兴奋,口中只道:“且听,且听听梁兄在多少名!”
粱伯庸闻言不再说话,便是竖着耳朵在听。
“二甲进士出身第十八名,淮西大江粱伯庸!”
粱伯庸一跃而起,随后一下把徐杰抱住,口中大喊:“我中了,我中了,文远,我中了!!!!”
这份欣喜,徐杰似乎并不能感同身受,徐杰没有粱伯庸那般的喜悦,只是看着激动非常的粱伯庸,口中不断恭喜:“恭喜梁兄,寒窗二十载,天不负苦心。”
粱伯庸激动好一会,方才慢慢平息下来,依旧听得那一个一个的唱名,想听听会不会有其他熟人的名字,这淮西大江,会不会还有中考之人。
听到最后,大江的地名,终归只出现两次。
也不知那大江郡的孙郡守,能不能凭借两个进士而升官。
粱伯庸拉着徐杰,要去喝酒,要去庆贺,徐杰这回是不可能拒绝的了。
便听粱伯庸口中说道:“今夜我请,咱们去最好的地方,昨天摘星楼重新迎客了,就去摘星楼!”
徐杰下意识想换一个地方,却是转念又没有开口,只道:“摘星楼好,当早去,去晚了怕是没有位置了。”
两人结伴往那摘星楼而去。
唱名之处,人流慢慢散去,却还是有人不断往前挤去,一遍一遍看着榜单,久久不愿离开。那些入过殿试的,却也有人还算被刷了下来。
入殿试近两百人,最后上榜之人,却只有一百三十几位。何其遗憾!
读书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连皇帝都见了,却还是没有考上,不知这些人心里当是多么的失落。
天下万万人,三年取士一百多人,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取三百人。每次春闱,进京赶考的举子,六七千到一万多的人数。科举这条路,才是真正的独木桥。
官员缺少的时候,倒是还会开恩科,就是另外加考一次。也会有特赦恩录取,便是多录取一些没有考上的人。
可惜近年来,既没有恩科,也没有恩取。兴许也怪这些年来生活太好,那些官员身体也好,伤病死亡不多,朝廷并不十分缺官员。
摘星楼,重新开业了,只是那六楼并不开放,连带解冰也到五楼来了。
今日这五楼,倒是也没有投帖诗,但只招待新科进士,这般的文坛盛事,三年不过一次。
徐杰与粱伯庸倒是来得早,坐在了靠窗的一处地方,窗户开着,还有微风徐徐。
楼里慢慢坐上了二十多个人,皆是满脸的喜气,高兴之时,手舞足蹈也是正常,并不需要喝酒,已然就是醉意在身。
“光宗耀祖啊,光宗耀祖!文远,你我这回当真是光宗耀祖了!”粱伯庸依旧激动,菜还未上,粱伯庸已然连饮了几杯。
听得光宗耀祖这个词,徐杰陡然想起了家中的老奶奶,脸上的微笑由心而发。直到此时,徐杰方才有一种终于是考上到了的感慨。
徐杰口中之言,也是这一句:“终于是考上了!”
粱伯庸听得是两眼有泪,也说了一句:“是啊,我终于是考上了,再考不上,我就要回家了!”
三十岁出头的粱伯庸,再考不上,当真得想着回家了,孝义孝义,家中老父也五十了,也到了可能寿终正寝的年纪,该回家尽孝了,尽完孝还要守孝。二十多年来,圣人就是这么教的。
解大家出来了,面容憔悴,步履虚浮。
徐杰看了解冰一眼,摇了摇头,也抬头看了看五楼的上面的楼板,新补的木板格外的显眼,七八日前那一场大战似乎就在眼前。
便听有人大喊:“状元公来了,状元公来了……”
许仕达这个状元公,出现在了五楼,所有人都起身与之见礼,连带徐杰也站了起来。
徐杰再次见到这个许仕达,还真是面熟,便也笃定了这个许仕达,就是昔日在西湖边学着自己在吴伯言面前写回文诗的那个许仕达。
却听有人恭维道:“许兄,如今你乃是状元之身,又得广阳王殿下青睐,来日前途不可限量啊!金光大道,当时步步高升,可别忘了我等昔日旧友!”
许仕达闻言摆摆手,答道:“这是哪里话,若富贵,岂敢忘旧人?得中状元,纯属侥幸尔,要论文才,我可不敢托大啊!”
徐杰已然落座,倒是觉得这位状元公当真极为享受众人的恭维。却也听得广阳王青睐之语,不免多想一些!
想的什么呢?想着大殿之上与徐杰为难的那两个人,一个翰林院大学士崔然,一个尚书省左仆射朱廷长!显然这两人对于状元花落谁家,是有很大的决定权的。
许仕达与广阳王夏文走得近,得了状元。徐杰与广阳王夏文有嫌隙,连皇帝开口给状元也没有成功。
当真由不得徐杰不多想!
“许兄得状元,我等可是心服口服的,以许兄文才,合该就是状元及第!”
52书库推荐浏览: 祝家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