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误国的袁崇焕早已被皇上凌迟处死,毛文龙的仇也算是报了,这个机会,你们要是不要?”
当初袁崇焕矫召擅杀与他不合的大将毛文龙,可谓自毁长城,使得朝廷花费大量心血财物打造的关宁铁骑群龙无首,四分五裂,成为一盘散沙,更是逼得毛文龙麾下大将纷纷带着麾下降清。
好在天理昭昭,误国的袁崇焕终究没能逃脱一死,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连肉都被百姓吃掉。
三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随即齐齐抱拳躬身道:“愿听督师将令。”
高鹏嘴角勾起了一丝阴冷的笑意。
……
三日之后,鞑子军民离开多时,高鹏拔寨启程,前往盛京。
到得盛京城外,却见城门大开,盛京汉人百姓夹道相迎,高鹏放眼望去,满意的点点头,来迎接大军的,都是穿汉服,留汉发的百姓,那些剃了头的人,估计也不敢留下。
到得盛京,高鹏立刻派八百里加急,将捷报送往京城,同时让崇祯另调大军器械前来接管。
禁军跟着高鹏打顺风仗尚可,让他们戍边那真是为难他们了。
七八日后,探子来报,当满清百余万军民即将进入发祥地黑龙江时,便在一天夜里,绿营军在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的率领下发动叛乱。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反复无常 班师回朝
绿营军以有心算无心,打了鞑子一个措手不及,且因其前期准备充足,到他们动手时,鞑子整个就是懵逼的。
此役绿营军八万将士一齐叛乱,共斩杀鞑子八旗军四万余人,满洲百姓二十余万,抢走大量财货物资,自身伤亡万余。
由于叛乱发生在夜间,满清军民四散奔逃,逃得漫山遍野都是,没法追杀,故而绿营军干完这一票,便立即撤退了。
他们在叛乱发动前就已经收到命令,干完后全体往南撤离,返回盛京。
满清鞑子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固然是人人憋屈,个个激愤,可这口气,他们也只能自己咽下。
三人摆明了是受那个妖人指使,怪只怪自己当初没有对他们多加提防。
当日三人回去后,自然会被济尔哈朗等人盘问,高鹏究竟与他们说了些什么。
三人众口一词,说高鹏想要策反他们,说服他们重投大明,但被三人拒绝,因为他们不想当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若他们先判大明,又判大清,那后世史书上会如何写他们?
况且皇太极对他们恩重如山,封他们为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他们又怎能忘恩负义?
故而他们当时只求高鹏杀了他们,放过他们的家人,但高鹏表示,不会杀他们,要让他们亲眼看着,他是怎样复兴大明,让他们悔恨终生。
三人说得是声泪俱下,合情合理,甚至要以死明志,这一番表演,加上这十年来三人的确为大清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所以济尔哈朗等人相信了他们。
因为他们认为,像高鹏这样的人,定然十分自负,根本不会把他们这些凡人放在眼里,杀不杀无所谓,所以要让他们活着看到他复兴大明,证明三人当初的选择大错特错,也是大有可能的。
结果偏偏,这三个家伙还就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已经背上了叛国投敌,大汉奸的罪名,对声明真心已经无所谓。
就算没有高鹏,原史中康熙时,他们三藩依然还是发动了叛乱,所以济尔哈朗等人这一失算,就给满清军民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兵力缩水一半,百姓死了四分之一,死的还大多是青壮,因为绿营叛乱,肆意杀人时,青壮们总是要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家人、女人和孩子,他们不死谁死?
当绿营军带着大量物资回到盛京时,虽无人夹道相迎,也没有受到英雄般的待遇,但好歹高鹏还是亲自接见了他们。
高鹏一番演讲,说得绿营将士们个个热泪盈眶,所有人当场拔出佩刀,将头上的鼠尾辫割掉,干脆利落的给自己刮了个秃头,他们要让头发重新长出来。
至此,绿营军彻底归心,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亦当场对高鹏表示效忠。
他们本是关宁铁骑,战斗力比禁军可强得多,且在鞑子麾下时,时常南征北战,士兵皆为百战老卒,高鹏打算派他们去打李自成张献忠叛军,算是戴罪立功,用叛军的鲜血,来洗刷他们身上的耻辱。
三人自无异议,要是高鹏真的就这样轻易接纳了他们,他们反而要担心项上人头。
一个月后,崇祯从山东调集了二十万卫军赶赴辽东,分别镇守盛京、辽阳、宁远、锦州、盘锦、山海关等地。
而吴三桂与反正的尚可喜三人,则会跟着高鹏回京,略作休整后,兵发襄阳武昌等地,讨伐不臣。
尚可喜三人及其麾下士兵全部被编入吴三桂麾下,他们当初本就同为毛文龙部下,互相之间有一份袍泽之情,三人也稍感安心。
而吴三桂经此一事,可谓手握重兵,权势大增,但他很清楚这一切是谁给他的,故而在他心里,高鹏的地位比崇祯这个皇帝还要高。
高鹏班师回朝,受到了隆重的迎接,崇祯通过皇榜将高鹏的功绩昭告天下,他俨然已经成为真正的民族英雄,可不是袁崇焕那种伪民族英雄。
与袁崇焕及周延儒的空口大话不同,这次崇祯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倾世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