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箭毫无花巧,威力全都体现在速度与力量之上。
箭矢离弦十丈,在空气中爆出一团直径三尺余的乳白色锥形云雾,而后在虚空破开一条手臂粗细的半透明的真空隧道,似乎在离弦的同时便到了吕布的身前,而在这一瞬间那箭矢挤压撕裂空气发出的爆鸣尖啸之声尚未传到吕布的耳中!
吕布几乎是下意识地挥出了手中的方天画戟,纯凭本能感应的驱使而不依靠目光的捕捉,却精准无比地截住那快到不可思议的一箭。
在三棱箭镞与画戟相触的一瞬,蕴藏在箭矢中的恐怖力量勃然而发,那根精铁箭矢无声无息地爆成碎屑,吕布的画戟亦被震得高高荡起。
便在吕布画戟上扬的同时,黄忠力道与速度都丝毫未曾衰减的,第二箭已经发出,紧追着刚刚在吕布耳边响起的那第一箭挤压撕裂空气发出的爆鸣尖啸之声射到吕布面前!
吕布陡然发一声狂喝,索性松手弃了画戟,任凭它被第一箭爆发的力量带着一路反转远远飞向身后,右手奇快无比地向着空中一抓,仍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神乎其神地将几乎难以用目力捕捉的第二支箭握在掌中。
箭矢中的力量与吕布掌心的力量彼此剧烈冲击,却终于被吕布化解后乖乖落入其掌握之中,此刻三棱箭镞的锋尖距离吕布的咽喉已不过数寸之遥。
黄忠却不容吕布又丝毫喘息之机,第三箭追着第二箭所发声响再次发出。
吕布则在对手发第三箭的同时,以左手闪电般摘下马侧悬挂的一张长弓。此弓竖起来足有七尺长短,弓背赤红如火,手指粗细的弓弦漆黑如墨。他右手将抓着的箭矢扣弦,依旧只凭那冥冥之中的神秘感应,展臂张弓一箭回射过去。
这一箭同样在空气中射出一朵突破音障时的小小锥形云团与一条长长的真空隧道。
两支箭矢相向而飞,三棱箭镞那锋锐如针的无比微小的一点不可思议地迎面撞击在一起,而后爆发出一声晴天霹雳般的炸响。
两支精铁箭矢同时爆碎成细碎的铁屑,裹在空中爆开的一团乳白色的气浪中四散溅射。
见自己三箭连珠仍未能伤到吕布,黄忠轻轻叹息一声,收回短弓向着对面的吕布拱手,双目却盯着吕布手中的长弓道:“吕布,你手中之弓该是当年霍去病所用的‘射天狼’罢?原来你竟是得了冠军侯的传承。这一阵是黄某输了!”
说罢拨转马头洒然回转本阵,也不怕对方在身后出手。
吕布听他一口喝破自己一身所学的来历,也暗自吃一惊。同时又感觉右手掌心阵阵刺痛,鼻子里甚至嗅到丝丝焦糊的气味,便知自己并非毫发无损地接下对方这三箭。心中存了几分顾忌之下,他便也没有对黄忠多做纠缠。
但他仍没有回转虎牢关上的意思,伸手遥遥一招,将落在远处的画戟摄回掌中,转向敌阵厉声喝道:“禹天来,你还不出手吗?”
第二百一十八章 御剑杀
吕布这一声喝,使得阵前对峙两军的数万道目光都集中在禹天来的身上。
禹天来见状微微一笑,轻轻催马便要出阵。
黄忠正从阵前回转,看到禹天来终要出手,神色凝重地叮嘱道:“道兄要多加小心,这吕布竟是得了冠军侯霍去病的传承。据我师门的一些典籍记载,霍去病少年时代曾机缘巧合进入过一处名为‘战神殿’的神秘所在,看到殿中铭刻的四十九幅‘战神图’,日后又从中悟出了无上武道与兵法至理,这成就后来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的伟业。
“而霍去病的结局亦非世人所知的在二十三岁即英年早逝,而是凭借‘战神图’参破了外景天人之上的境界,破碎了这一方天地藩篱的禁锢飞升而去。又有传说道霍去病在飞升之前,曾以外景之上的无上力量将脑中所记的四十九幅‘战神图’烙印在随身神弓‘射天狼’之中留赠有缘之人。”
“如此说来,吕布便是那个有缘的幸运儿了?多谢汉升兄提醒,贫道记下了。”禹天来点了点头,催马继续前行来到阵前。
与吕布相隔十数丈驻马立定,禹天来笑道:“温侯已经连场大战,是否稍作休息再与贫道动手?否则天下人都会以为贫道占了车轮战的便宜。”
吕布冷哼道:“那些庸俗之辈懂得什么?如今某连胜数场,正是气势最盛的时刻,这优势以足够抵消损耗的那点功力,也说不上谁更占便宜!”
禹天来轻轻鼓掌:“吕布果然是吕布,如此贫道便得罪了!”
话犹未了,他左掌蓦地在背后所负藏剑木匣的底部轻轻一拍,剑匣上端立时开启,有四道森冷如电的银白光华从匣中电射而出,化作四道长虹,或直飞、或横扫、或反撩、或回旋,带着无尽锋锐之意向吕布连人带马绞杀而来——无论言行举止如何温文尔雅,一旦出手却必须决绝无情,这是禹天来身历数世千百次战斗后总结出的第一条至理。
当年禹天来击败于吉后得到一篇名为“藏锋飞电录”的剑修秘诀。这些年来他早已将其参悟通透,又依法采五金之精炼制了四口飞剑,日夕藏于剑匣中贴身携带,以本身修习的“九转明玉功”温养淬炼。同时又将其中的御剑之术与自己所创的“四相剑诀”融会贯通,推演再创的御剑之术不仅威力更强,而且完全与自己的功法契合。
吕布却万万没想到禹天来竟用出与上次交手时截然不同的战法。这些日子里他经常回忆当日与禹天来交手的每一个细节,针对其大巧不工的重剑剑术苦思应对破解之法,如今已是颇有成就。今日他执意向禹天来挑战,一则是修为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二则是成竹在胸自觉可以破去对方剑法。岂知禹天来另有奇技傍身,当时便打了他一个冷不防。
52书库推荐浏览: 半叶知秋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