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仗剑行_半叶知秋凉【完结】(273)

阅读记录

  禹天来暗骂了一声“老狐狸”,这老家伙表面上荒诞诙谐,但心中谋划之远、算计之精都极其厉害。之所以选中自己作为下一任护法天尊,除了他说的心性与修为之外,最后提到的这一项怕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不过辅助刘辩一统天下已经是他既定的计划,那什么护法天尊的名目倒还罢了,手中的《遁甲天书》却是平白到手的好处,再往外推便是傻子了。

  利害关系霎时间在他心头衡量清楚,当即老实不客气地将石匣收入自己的袖中,拱手施了一礼道:“既然先生如此信任,贫道当仁不让,便接下这为道门护法卫道的重任!”

  “如此我们便一言为定!”左慈见禹天来答应下来,登时喜得眉开眼笑,只是笑容中又隐隐透出些阴谋得逞的得意,“只是还有一件事情老道须向小友交代清楚。老道不久前刚刚得到消息,浮屠胡教有意在天下之争中插上一手,选择一位真命之主来扶植,借以推动浮屠教在中土大肆传播。如此对我道门便大大不利,小友你还须设法处置。”

  禹天来自然明白这本来是他的麻烦事,如今却将这麻烦甩到自己背上,不由得摇头苦笑。同时听他称佛门为“胡教”,显然颇有鄙薄敌视之意。他略作思忖后问道:“佛门东传已有些年月,中土也兴建了几座佛教名刹,但其根基终究还浅薄的很。如今贸然参与到天下之争来,难道不怕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

  左慈神色郑重了一些:“老道听说此事是由从佛门起源圣地烂陀寺而来的一个僧人发起。此僧刚届不惑之年,佛法与武功皆深不可测,似乎与你我一般触摸到了外景之上境界的门槛。他此次便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来中土,还为自己取了个汉名唤作‘竺东来’。”

  “竺东来?”禹天来沉思半晌,随后向左慈拱手道,“此事贫道已经知晓,多谢先生提醒。”

  左慈见他沉思后似乎已有定计,便问道:“小友对佛门如何看待?又打算如何对待此事?”

  禹天来斟酌道:“佛学东渐之势已渐趋明显,崇信佛教的中土之人也越来越多,我道门纵使能阻其一时,也终难阻其一世。依贫道之间,泱泱华夏海纳百川,不管是何种文明,只要传入我中土,都会自然而然融入我华夏文明之中,佛学也绝不会例外。我道门与其抵制佛门,倒不如加以限制和引导。他要传教并非不可,却须摒弃外族的那些陈规陋习,遵从我中土的天理国法、风俗人情。

  “至于先生所说我道门利益或因佛门兴起而受损,贫道则觉得若我道门故步自封不求进取,即使没有外来教门竞争,也会为人所弃而自行衰亡;若是我道门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即使天下有成百上千教门,也只能唯我道门独尊!”

  左慈鼓掌笑道:“小友好气魄!只是那佛门未必愿意如你所愿般自动自觉地融入我华夏文明,老道方才已经说了,如今他们正筹谋扶植一位真命之主来争夺天下,所图的只怕是在中土独尊浮屠!”

  禹天来微微一笑,笑容中透出一丝说不出的冷厉之意:“贫道既然要定下规矩,自然也有的是手段教会对方遵守规矩。若对方仍冥顽不灵执意破坏规矩,贫道也不介意给对方换一个愿意遵守规矩的人。”

  左慈大笑道:“既然小友成竹在胸,老道便可以安心地求取大道了。去休,去休!”

  在愈来愈高亢,到后来响彻云霄声闻十里的笑声中,左慈的身形在禹天来面前渐渐变淡模糊,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禹天来默然肃立片刻,向着左慈先前站立的位置恭敬施了一礼,随后举手向远处一招。

  不知何时已经跟了过来,鬼鬼祟祟躲在一丛灌木中向这边偷窥的白鹿“飞雪”立即长鸣一声飞奔过来。

  禹天来飘身跨上鹿背,飞雪用力打了一个响鼻,撒开四蹄一阵风般向山下疾驰而去。

  感谢书友20180208125410843、萝德尼1925 各500币、弱者肺100币慷慨打赏。上一章弄错左右手,感谢书友三眼的乌鸦提醒,已改。

  第二百三十五章 清场,南北

  禹天来由益州返回襄阳后。面见了去年刚将王府由交州迁来此处的刘辩。两人密谈一番后,禹天来仍去自在修行,刘辩却将手下日益庞大的谋士集团召来。经过数日商议后终于定计,刘辩便发檄文宣布了刘焉割据、擅杀、僭越、谋逆等多项大罪,发兵五万入蜀征讨。

  刘焉其时正患了背疮而卧病在床,闻知此事后惊怒交集,伏在病榻上大骂刘辩,随机紧急调集人马严守各处关隘。

  蜀道自古以来便为天险,刘焉虽然愤怒,却也自信只要沿途关隘小心把守,刘辩人马便难以逾越。待到其日久粮乏,也只有无功而返一途。

  岂知刘辩人马所到之处,沿途关隘内都有五斗米道作为内应。各关守将被他们或收买、或胁迫,有的本身便是五斗米道信徒,个个不战而降开关献敌,刘辩军因而得以长驱直入,径抵刘焉所在的治所绵竹。

  当时刘焉病势已重,终日昏昏沉沉,日常军政事务都由其子刘璋主持。得知敌军兵临城下,素来暗弱的刘璋惶恐无助,只得唤醒父亲问计。

  刘焉听说自己经营多年的益州竟如此迅速的崩盘,狂怒之下在榻上大叫一声,背疮崩裂,当场身死。

  刘璋又是悲痛又是惶恐,更加的六神无主,除了痛哭之外什么事也不会做。

52书库推荐浏览: 半叶知秋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