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刑警_圆游丝【完结+番外】(775)

阅读记录

  “我们录制时,光是整理这些资料,就花费了小半年时间,可拍出来结果怎么样?播放次数还及不上人家用个把月拍出来的帅哥美女谈情说爱电视剧的零头啊……”

  李穗说到这里神情很是唏嘘,却又有一些释然。

  这是题材问题,刑侦纪实类片子受众面本来就窄,故而也就难免收视率低迷。

  但任谁费了更多的心血,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都难免会有几分戚戚然吧。

  而且你还不能怪观众不爱看,真实的案件调查过程本身就十分枯燥,哪像一些小说里写的一样,有那么多精彩推理和灵光一现?

  在现实生活里,案件调查大多不过就是监控的堆砌,以及一条条线索的调查走访罢了。

  没有激情,没有玄妙,有的只是海量的视频和案卷,和因五加二、白加黑而困倦不堪的普通警察。

  这样乏味的调查场景真实再现,有几个观众会不打瞌睡呢?怕是只有那些对刑侦极其感兴趣的小众群体了。

  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精心制作的东西没人看,收视率就低,即便是顶着公安部的牌子,也很难拉到投资。

  毕竟这年代哪家公司都不傻,在商言商,明摆着赔钱的东西投一次还能解释为赔本赚个吆喝,接二连三投资下去那就是真正的傻缺了,也没哪个公司能耗得起。

  由此,资金越来越匮乏,就愈发难出精品,所以市面上类似的题材日益减少,改革创新、寻求出路迫在眉睫。

  而这,也就是李穗此次前来的原因之一了。

  杨建义见状劝慰道,“这部《大案纪实》拍出来还是很有开创性意义的,剧中第一次由真实警察主演,时任该市公安局一把手的武平,不仅以警察身份担任主演,还担任了编剧的工作,所以才能让案件深度还原在群众面前呐。”

  李穗八字眉一展,笑着道,“可惜还是没能改变该剧曲高和寡的局面啊……”

  说着,李穗笑眯眯的看向闵学,怎么看都有些意味深长。

  第六百三十三章 名气

  哎呦喂,听李穗话的意思,是想让闵学也效仿一波当时的那位一把手?

  在座四人没一个迟钝的,俱都闻弦声而知雅意。

  “老李,我给你引荐闵学可不是让你挖墙脚啊。”杨建义莞尔打趣道。

  这话倒也不假,李穗联系他的时候,意向确实只在剧本,可没提主演这茬儿。

  再说了,别人不清楚,杨建义还不知道闵学这小子每天有多忙吗。

  原先直接在关弘济手底下还好,除了分到手上的案子,就剩下他自己鼓捣的那些不怎么着调的事儿,比如连载网络小说、创作流行歌曲什么的。

  现在就不同了,这小子自己当了头儿后,案子没少不说,下面一大帮子人也不能不管,基本上已经与“休假”一词绝缘了。

  让这样一个人空出一大段时间去拍戏?这不开玩笑呢吗?

  对闵学的日常,李穗自然不如杨建义这个顶头上司清楚,但也有所耳闻,不过他反而不甚在意,时间这东西,挤一挤总是有的。

  当时拍《大案纪实》时,人家市局的一哥难道不忙吗?最后还不是顺利完成了拍摄?

  “杨局您这话就不对了,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宣传工作嘛,哪里谈得上什么挖墙脚。”李穗说着还一手捋了捋头发,发际线似乎更突出了。

  “你啊你。”杨建义伸手指了指李穗,颇有几分哭笑不得。

  这厮为了拉闵学出马,看来是准备把脸皮扔地上自行摩擦了。

  又看了看“一脸正气”的李穗一眼,杨建义稍做考虑民主征求意见道,“小闵,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我想躺着看……

  闵学腹诽了下这俩不着调的领导后无奈道,“您二位可真瞧得起我,可如今这影视市场,名气是一回事,观众卖不卖面子可就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我这剧本你们可还没看过呢。”

  这话没错,观众的眼界经过这么些年的培养,早非当年,没有好的演技和内容打底,人家根本不会买账。

  多少影帝影后、视帝视后拍出的作品,该扑街的还是要扑街,这年头可不比当年,怕是没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说,我就是票房的保障!

  闵学都不知道这二位哪来的信心,觉得只要他参演就能扭转乾坤。

  “我看过你的全部作品,从已改编的《白夜追凶》到还在连载的《法医秦明》,专业度都很高,戏剧性的冲突把握也非常棒,完全经得起市场检验,所以闵队长,我不但对你有信心,对你的作品更有信心呐。”

  李穗难得吐了句实话,他想拉闵学“下水”无非是看中他的名气和话题度。

  但比起这些,李穗更看中的还是闵学的作品本身,当然,搂草打兔子,能顺带让其贡献个荧幕首秀就再完美不过了。

  李穗的意思闵学完全明白,但演戏这件事情并不简单。除了上述的时间问题,还涉及很多专业领域。

  别的不说,人家专业演员的台词功力,就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吧?虽说可以后期配音解决,但相信这只是庞大的影视剧拍摄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之一。

  闵学有开挂加持,演技理论上来说演技不是减分项,相反还很可能超过许多号称专业的演员,但说到要花费数个月时间混在剧组拍戏?

52书库推荐浏览: 圆游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