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_赫墨【完结】(1548)

阅读记录

  白马和轿子的外围,已经围了大量的人,把宽敞的大路都快堵死了。

  用了二十来分钟的时间,新娘子的花轿这才抵达杨家别墅的门前。

  此时的杨靖接过了伙计们递过来的一把金灿灿的弓箭,在新娘子下轿之前他这个新郎官必须要“射轿帘”。所谓“射轿帘”,在唐代婚礼中就是让新郎官手执弓箭,分别向天、地、新娘空射三箭,取意举箭弓逢凶化吉。这个古老的习俗据说可以驱除新娘身上的邪气,同时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要给新娘一个下马威,提醒她在成为新媳妇后要恪守妇道,做一个贤良淑德的好老婆。

  待到射玩轿帘,杨靖就会把头上戴着薄纱的格格搀扶下来,然后共同迈过摆放在门前的火盆。这个名堂名为“跨火盆”。

  这个“跨火盆”说的是新郎和新娘共同跨过了火盆,取意避邪,祈求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当然,这个“跨火盆”还有另外一个说法,相传是为了阻碍“跟尾鬼”跟踪,鬼魅怕火,无法跨过火盆,从此“一火两断”。

  跨过火盆之后,婚礼真正的高潮马上就要来临……

  第1001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新娘进了门,婚礼才算是刚刚开始,按照唐代婚礼的规矩,举办结婚典礼的时候还有好多“项目”呢。

  按照规矩,婚礼的典礼是要在杨靖家的屋里举办,可是现代的结婚典礼大都是在酒店里举办,毕竟家里的地方太小,无法容纳大量的宾客观礼,所以现代婚礼的典礼大都是在地方宽敞的酒店中举办。

  今天来到杨靖家的宾客要更多,光是杨靖请过来的名流政要就有上百口子人,再加上陪伴这些名流政要的秘书或者保镖一类的人,那就更多了。

  如果再算上杨爸、杨妈的关系,杨靖自己的关系,那今天来到现场观礼的宾客就足有六七百人。

  所以在杨靖接新娘子之前,在杨家别墅的门前,一座一米多高,面积足有一百多平米的临时舞台就搭了起来,上面覆盖着红色的地毯,一会儿的典礼,将会在这座舞台上举办。

  当时杨靖修建这四座自家人自己居住的别墅时,特意在门前围起了一座面积不小的广场,广场外围是休闲园中的人工河道,四座别墅全都用河道围起来,仅仅有一座桥通往外面。

  这么做一个是为了安全,再一个就是图一个心静。安保人员只要把守住那座桥,外人根本就进不来。杨靖是大运河休闲园的投资人,他自然有这样的特权,上面也同意这件事。

  现在,这座面积不小的广场倒是派上用场了。

  今天的天气也格外的赏脸,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所以今天的温度不高不低,天空中的云量也不少,而且没风,所以在外面举办典礼真是再好不过了。

  到了十一点十八分,伴随着那位著名主持人那充满了喜感的一嗓子:“吉时到,新人进门,有请新郎父母入座、有请观礼嘉宾入座,喜乐奏起……”现场的气氛顿时再次进入高潮。

  秘书团队的托马斯·加西亚这家伙办事能力还真不错,因为结婚典礼的风格问题,他并没有请燕京爱乐乐团,但是他却把国家民族乐团给请了过来,所以今天担任现场喜乐演奏的,就是这支华夏最顶级的民族乐乐团。

  顿时,宽敞的杨家别墅门前这座小广场上就响起了一曲《步步高》的民乐,和很多现代年轻人结婚时采用的诸如瓦格纳所写的《婚礼进行曲》或者是门德尔松所作的《婚礼进行曲》不一样,今天杨靖和格格的这场婚礼,喜乐全程都是古典的华夏民俗结婚乐曲。

  就好像这首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步步高》,还有诸如《八节长欢》、《八音谐》、《百媚娘》、《凤求凰》、《百鸟朝凤》等乐曲,全都是华夏民俗月中的经典。

  “有请新人入场……”司仪又吆喝了一嗓子,通过扩音器发出的声音,在整个略显嘈杂的小广场上都显得格外的清晰。

  这个时候,杨靖和格格就分开了,杨靖是直接走上那座小舞台,而格格则钻进了小舞台旁边的一座红帐幔内。

  待到格格从这座红帐幔中走出来时,她的手里已经拿着一把圆圆的唐扇,遮着自己的面颊,双眼带笑,在两侧侍女的服侍下,踏着红毯缓缓的向舞台走去。

  因为是唐朝婚礼,所以这个时候格格的头顶上并没有戴红盖头,而是拿着一把团扇。

  按照唐代婚礼的规矩,这时候杨靖需要对新娘子行“却扇之礼”,即新郎官对着新娘子吟唱《却扇诗》一首。

  按照唐代婚礼的规矩,却扇之礼就相当于后世新郎在洞房内用秤杆挑掉新娘子的红盖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环节。唐代婚礼的新娘子没有红盖头,那柄团扇就相当于新娘子的红盖头,因此新郎就必须要用却扇之礼将新娘手中的唐扇拿掉。

  却扇诗也是杨靖早就事先背过的,所以当他吟唱完了一手却扇诗之后,格格略作矜持状,但还是缓缓地放下了手里的团扇,对着杨靖微微一笑。

  今天的格格可谓是艳光四射,如果说今天在场所有人最大的官就是新郎官的话,那么今天现场所有的女性中,最美丽的无疑就要属格格了。

  本身格格就长得极为漂亮,再加上今天的浓妆淡抹以及那份发自内心的愉悦,让她这一笑顿时就充满了万种的风情,正所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此时用来形容美丽的新娘子再也贴切不过。

52书库推荐浏览: 赫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