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_赫墨【完结】(821)

阅读记录

  王大地脸上又惊又喜,要说不想开大G那纯粹是瞎话,凡是爱车的男人,几乎就没有不喜欢奔驰大G的。

  这可是三百多万的高档豪车啊,平时王大地估计也就只能对着照片想想罢了,结果今天竟然能够亲手开一开,这绝对够他吹嘘好几年的了。

  杨靖打开车子的后备箱,从里面拿出了羽绒冲锋衣换了下来,又给自己的脑袋上套上了一顶滑雪帽和一个大口罩,整个脑袋上光剩下一双眼露在外面,双手也套上了羊皮手套。

  在这种温度下驾驶冲锋舟,绝对是受罪,不事先准备好了,一会儿开船的时候绝对有的受罪。

  王大地手里拿着车钥匙,看着杨靖利索的换上了一身行头,跳上了冲锋艇,然后稍微熟悉了一下这艘船,就利索的把船开了出去。看到杨靖的操控手法比自己还熟练,王大地这才放心的长出了一口气,目送着一人一船迅速的消失在漆黑的水面之后,他这才兴奋的吹了两声口哨,兴奋的爬上了大G的驾驶位,打着火之后开车浪去了……

  冬季不到六点的时候,到处还都是一片黑乎乎呢,而且天气很冷,迎面吹来的风和刀子一样。

  杨靖放慢了快艇的速度,以大约十节的速度沿着峡湾向外开去,十多分钟之后就来到了小浪底水库的主库区。

  因为天色还黑,什么都看不到,所以杨靖干脆熄了火,从背包中掏出了一些食品开始吃了起来,一顿饭吃饱之后,天色也已经开始蒙蒙亮了。

  从杨靖驾船驶出来的这个峡湾向东走没多远,也就是黄河下游方向,就是著名的黄河三峡景区,不过杨靖没有心思去逛那个景区,而且从地图上来看,那里似乎也不是能够一眼看到黛眉十六峰的地方。

  天色越来越亮,过了六点半,天色已经完全亮了,只不过太阳还没有出来而已。

  这时候,杨靖能够清楚的看到湖面上有几艘渔船正在捕鱼,这是生活在水库附近的渔民。小浪底水库并不禁止渔民捕鱼,只要你别用绝户网捕鱼,别电鱼和炸鱼,那么基本上没人管你。

  毕竟小浪底水库太大了,周围也生活着不少农民。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生活在库区附近的农民在这里打渔,也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地政府并不禁止。

  杨靖发动了船,正准备四处转转,看看到底哪个位置能够和丝绢里的那十六座山峰重合起来呢,湖面上忽然升起了一片薄雾。

  雾虽然不很大,可恰好能够阻止杨靖向远处眺望。

  没办法,库区就是这个样子的,空气冷而水温高,冬季的清晨最容易起雾了。

  无奈之下,杨靖只得开着快艇慢慢的游荡,开着开着,就靠近了一艘正在捕鱼的渔船。

  这是一艘“纯手动”的木质渔船,也就是靠着摇撸才能开动的那种老式渔船。船上有一老一小,老人大约快六十岁了,小的也就是有十二三岁的年龄,看样子应该是祖孙俩。

  这爷儿俩似乎是刚刚起了一网鱼,正在拾掇鱼呢。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杨靖就大声的打招呼道:“老师傅,网到什么好鱼了没有?”

  爷儿俩正在忙着捡鱼,并没有注意到杨靖的快艇靠近,听到杨靖这么一招呼,两个人都抬起了头。

  老头笑着大声说道:“今天运气不错,已经网上来三条鲤拐子喽,而且个头都不小,最小的一条也有五斤多,最大的那条估摸着有十斤!”

  杨靖一听也有点惊讶了,这老头嘴里说的鲤拐子,就是鲤鱼的一种别称,而在鲤鱼之中,最著名的就莫过于黄河鲤鱼了,这里本来就是黄河,那么从这里网上来的鲤鱼岂不就是传说中的黄河鲤鱼?

  虽说全国各地都产鲤鱼,但唯独黄河鲤鱼却是公认的鲤鱼中的极品,鲁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糖醋鲤鱼”,其主原料就是用黄河鲤鱼做的。而黄河鲤鱼更是贵为华夏四大名鱼之首。

  黄河干流中的鲤鱼分为宁鲤鱼、陕鲤鱼、晋鲤鱼、豫鲤鱼以及鲁鲤鱼,号称黄河干流的“五大名鲤”。而小浪底地处晋豫交界处的孟津,所产的黄河鲤更是闻名天下。

  古代民间流传着一首诗是这么说的,“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说的就是孟津附近的黄河鲤。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说的就是洛阳龙门山这一带。

  可见小浪底的黄河鲤是多么的出名。

  只不过这些年的烂捕,导致了黄河鲤的数量急剧下降,四五十年前的时候,黄河鲤一年的捕捞量还能高达一百五十吨,可到了现在,黄河鲤一年的捕捞量不足十吨。

  而且由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全国一片鲤鱼引种杂交热的直接影响下,经黄河的不同支干流水域,混进了多种杂交鲤,使得河道内黄河鲤种质资源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出现多种鲤鱼混杂现象,黄河鲤鱼品质下降。主要表现为体色不一,鳞被杂乱,体型改变等性状变异。

  现在能捕捞上来一条正宗的黄河鲤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这老头竟然说网到了三条,鬼知道是不是正宗的黄河鲤呢!

  两条船离得不远,老头似乎是看到了杨靖不相信的脸色,笑着提起了一条还活蹦乱跳的大鱼说道:“看到了没有?这条鱼就是刚才那一网网上来的。瞧瞧这鱼的颜色和体型,这可不就最正宗的鲤拐子啊!这种鱼现在少见喽,老头子我这一个月也不过才网上来七条而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赫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