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_赫墨【完结】(833)

阅读记录

  “老太爷,您的意思是说,这座道观在乾隆年间就是一片废墟?也就是说,这座道观其实已经存世很久了?”

  “嗯,确实应该是很久了。我们这一带附近的人都是明初从晋省洪洞那边移民过来的,村里流传的说法就是,当时移民到这里的时候,村边上好像就有一座道观,不过已经没人说得清了。后来满清鞑子打过来的时候,这附近的人杀的杀、逃的逃,过了好长时间才有人从外地偷偷回到这里。村子的历史中间少了很长一段时间,那座道观的历史也就没人知道了。反正光我老头子知道的这座道观前后废过两次。”

  听到这番话,杨靖心中大定。

  这座道观虽然现在叫黛眉观,可谁能保证以前这座道观也叫这个名字呢?按照这位老太爷的说法,早在乾隆年间,这座黛眉观就是从一个更早的道观遗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而且村子的传说中早在明初村子边上就有一座道观。

  至于这座道观最早之前是不是叫越城观,那还得亲自到那里考察一番才能确定。

  反正现在穿梭的时空是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的时间节点,这个时空和原时空的时间流速比例是八比一,在原时空自己和王大地约定的时间是晚上六点,中间有九个小时的时间,换算成这个时空就是足足七十二小时,三天三夜的时间。

  留给自己的时间还多的很呢。

  想到这里,杨靖也就没有再刻意去询问道观的事情,而是端起酒杯来频频和村里的汉子们喝酒。

  这一顿饭足足吃到傍晚五点才结束,虽然饭菜算不上多么的精致丰盛,但这却是正宗的农家饭,二十多年后就算是有钱都很难吃到这么正宗的农家饭了,所以杨靖也是吃了一个十分饱。

  晚上杨靖就住在了大婶家,热情的根生叔和大婶说什么也要留杨靖在家里留宿,然后杨靖就体验了一把正宗的农家大炕的滋味。

  第二天一大早,杨靖换上了已经干了的衣服,吃过了一顿简单但却可口的农家早餐,然后告辞了热情的根生叔夫妇俩,背着背包来到了村西边的道观。

  道观并不大,面积和昨天吃饭的宋老黑家差不多,灰墙灰瓦,门口正中央悬挂着一副牌匾,上书“黛眉观”三字。

  此时的大门已经打开,透过门,杨靖能看到不大的院子里正有一名身穿灰色道袍的道士在扫地。

  扫地的道士抬头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杨靖,随即放下了手里的扫把走了过来,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拱手礼说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元鹤子这厢有礼了,请问这位居士有何贵干?”

  这道士的一番举动让杨靖在心里暗暗点了一个赞。

  首先就是这位道士的作揖就非常的标准,后世那些假道士见了人之后大都不会做这种右手握拳、左手覆于右拳之上的拱手礼,这种拱手礼才是道家和普通人见面时应该做的行礼手势。

  至于道士刚才所说的“福生无量天尊”,更是一种非常准确的道家口号,后世甚至是现在道士常说的那种“无量天尊”,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道家口号。

  佛道两家都有各自的口号,比如佛教弟子开口经常要说“阿弥陀佛”或者“无量寿佛”这种口号。同样,道家子弟也有类似的口号,但绝对不是那种错误至极的“无量天尊”。

  真正的三清弟子在施礼的时候,嘴里唱诵的通常都是“福生无量天尊”的尊号,如遇众善信有不幸遭遇,则唱“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或者是“无上太乙救苦天尊”,即呼唤道教大仁大慈寻声赴感的太乙救苦天尊显灵帮助不幸的人,救苦度厄。这种唱礼,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解放后,被传讹为“无量天尊”。

  佛家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等诸佛称号。“阿弥陀”是佛之名讳,而“佛”是称号。“无量寿”即无穷之寿,以此为佛之名而称“无量寿佛”,可谓此佛是寿的化身,这都是讲得通的。

  而“无量天尊”却不然。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也就是天尊分类,比如文昌帝君是功德无量天尊,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仅保留“无量”,也就是说将原称号简化为“无量天尊”,那么还是原意吗?很显然,如依文寻意,“无量天尊”当解为“无穷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话吗?有这样简称的吗?

  所以,如果遇到开口就颂“无量天尊”的道士,那么这个道士十有八九是假的!

  就连杨靖这个不是道士的人,因为圣戒以及传承技能的缘故,都知道在唱诵的时候不说“无量天尊”,真正的道士怎么会唱诵这样的尊号?道家没有“无量天尊”这么一个天尊。

  这个道士显然是一名真正的三清弟子。

  第532章 摸啊摸

  杨靖微微一笑说道:“道长您好,我是一名旅行者,今天看到这座道观,就过来参观一下,顺便想给诸位天尊供奉点香火,以求天尊保佑。”

  那道长听到此话,微微一笑,单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就继续拿起扫把继续打扫庭院。

  杨靖也不以为忤。这间道观中的道士显然都是真正的三清弟子,不是某些风景名胜区那些沽名钓誉的假道士,一看到有功德主上门,恨不能把功德主兜里的钱全都留下才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赫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