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家堂”放在我们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何才能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焚烧”。据说,焚烧之后,这样的“家堂”就会被传送到另一个世界,并转化成另一个世界先人的真正居所。因此,“化(用火焚化)家堂”也就成了我们这里白事事宜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化家堂”作为我们这里后事中的重头戏,与“入棺”一样是需要看时辰的。而给父亲“化家堂”的时辰就被定在了上午十点左右。
在准备妥当之后,一众亲朋好友就被召集了过来。当然,军乐队的人也是必须要同行的。因为,这“化家堂”可如同办喜事,要的就是热闹。因此,一路之上,这军乐队的奏乐是绝不能停的。
在队伍之前引路的是“纸驴”(用竹竿和彩纸扎成的驴子)。当然,“纸驴”自己是不能走的,因此必须得找个人拿着才行。拿“纸驴”的必须是孩子,而且这个孩子还必须得跟死者有较近的血缘关系才行。一般qíng况下,都是由死者的孙子或者重孙持着“纸驴”而行。可是,父亲就只有一孙女。于是,问题也就由此而生。有人觉得,在只有一孙女的qíng况下,那也就勉为其难地让孙女拿好了。但,绝大部分人却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拿“纸驴”的只能是男孩。因此,最终,还是让父亲的外孙拿起了“纸驴”。由此,就不难看出,在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有多么严重了。
紧跟着“纸驴”的就是彩纸“家堂”。这个“家堂”从外观上来看,与古时结婚时的花轿极为相似,只不过内部构造有很大的差别罢了。在“家堂”的两侧,各有一根竹竿延伸而出,这两竹竿是为方便抬起“家堂”而设。因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定抬“家堂”的人选。每根竹竿的两端各需一人,所以总共要四人。这四人与拿“纸驴”的一样,都必须是男xing。拿“纸驴”的是孩子,而抬“家堂”的则必须是成年人。以前,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一般都子女成群,那个时候,就是在一众儿子中按照排行选出年龄最长的四个。不过,父亲就我一个儿子,因此,这人选的问题就有些伤脑筋了。毫无疑问,我是其中的不二人选。另外三人,在经过一阵争吵之后,决定按照与父亲的亲疏关系来确定。俗话说,女婿半个儿,因此首先被确定下来的就是姐夫。再接下来的两位就是父亲三个外甥中到来的两位。
在抬“家堂”的时候,这站位也是有讲究的。关系最亲的必须站在最佳位置。前后中,自然以前为尊;至于左右,不同的场合,qíng况会有所不同,一般喜庆活动以左为贵,而凶伤吊唁则以右为尊。因此从前往后、从右往左依次是我、姐夫以及父亲的两个外甥。
其他一众人等则按序跟在“家堂”后面。一切准备就绪,在鼓乐齐鸣声中,浩浩dàngdàng的队伍就缓缓前行了。
我们首先要去的并非焚化目的地,而是土地庙。我一直在奇怪,为什么在化“家堂”之前要先去一次土地庙呢?难不成,这一方土地还能管到yīn间的物事不成?当然,也可能是当地的人们希望得土地庇佑让焚化的“家堂”能够顺利穿越时空而为先人所用吧。
在路途中,女儿见我外甥拿着“纸驴”当先前行,觉得甚是好玩,因此羡慕之余,也想上去拿着“纸驴”玩玩。在两个孩子眼中,这样的活动除了好玩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什么了。因为他们俩还远未到能够坚持悲伤的年龄。也许,就只有在得知自己爷爷或者外公过世的那一刹那,两个孩子的幼小心灵才略微触动了那么一下吧。起初,老婆是不让女儿上前的。但在不经意间,小家伙就窜到了外甥身旁。在我的准许之下,外甥就与女儿一同一蹦一跳地在前面领路。好在,这样的qíng况并没有遭到一帮老顽固们的反对和制止。
本来,化“家堂”就是当做喜事来办的。这也与我们这里的风俗有关。一般qíng况下,年过五十之后,就可以办成“喜葬”。所谓“喜葬”,就是指将葬礼当作喜事来办。比如说军乐队中那令我生厌的逗乐节目,实则上就是暗合了“喜葬”习俗。否则,军乐队的表演也就不会在我们这里大行其道了。只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好了,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大为增长,像父亲这般六十刚出头就过世的,已经算是年纪轻的了。因此,在父亲的葬礼之中所体现出的“喜庆”,总是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第263章 焚化家堂
浩dàng的队伍,在鼓乐敲打声中先是一路往西。这样的声势,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围观的人群。外甥和女儿是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的,因此每逢拐弯处,都会有人出言提醒。拿着好玩的彩色“纸驴”,一路领着众人前行,这两小家伙特有成就感,因此忙了个也玩了个不亦乐乎。
土地庙离我家并不远,没多长时间,也就到了。略作停留。主要是进去磕个头,跟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二人打声招呼。让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知道,这“家堂”乃是后辈孝敬父亲之物。这段时间,我给父亲送饭也都是送到土地庙来的。因此,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对父亲(鬼魂)也已经算是相当熟识了。在我们的恭请之下,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一般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拂一二。
应有的程序完成之后,我们就继续上路了。队伍的顺序依然不变。两个小孩子拿着“纸驴”在前面开道,我、姐夫和父亲的两个外甥抬着“家堂”紧跟其上,跟在我们后面的就是其他一众亲朋了。
其时,我心里也不大清楚,接下来,我们该去哪里。很快,我们就回到了我家门前的大路上。不过,没有重新回到我家,而是从我家门口一路往东。最起码,我已经知道,这“化家堂”的场所肯定选在东方。在我印象之中,似乎绝大部分人家都是在自家东边的方位进行焚化的。这跟我国“以东为尊”的古礼有一定关系。那古人为何要“以东为尊”呢?据说,这就与古人认知空间方位的先后顺序以及朝日风俗有关了。当然,我们可不是古人,除了受古礼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今人常以东方文明古国自居。中国地处东方,因此从名族qíng节来看,“以东为尊”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一路缓缓而行,一路chuīchuī打打。渐渐地,我们的队伍就越发地壮大了起来。在一众亲朋好友身后已经聚拢了越来越多的瞧热闹的人。当然,这些瞧热闹的以老人和小孩居多。
往东一段距离之后,我们又拐弯往北。起初,我是有些疑惑的。因为,从方位上来看,应该是以“东南”为最佳。不过,对于yīn阳(师)看时辰、测方位的那套,我知之甚少。在我想来,yīn阳选择这个方位,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再仔细地想了想,才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缘由。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