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泪流_飘无踪【完结】(220)

阅读记录

  但你千万就别小看了从后边托木棺的那两人。虽然棺尾比棺首轻了许多,而且有两人合力起托,但他们所能依靠的就只能是双臂的力量。站在前面“背托棺首”的,虽然承受了绝大部分的重量,但他却可以借助背部来缓解双手所承受的压力。因此,在后面托棺尾,其实也并非什么容易的事qíng。

  当然,抬木棺的可不只是三人。其他抬棺材的,在出门的时候虽然不是主力,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必须起到从旁辅助的作用。如何从旁辅助呢?首先,在刚刚起棺(将入殓好的棺材从木凳上给抬起来一直到落葬都称之为“起棺”)的时候,其他五人要帮着那三人站起身来。有负重的时候,从蹲着到站起的那一刹那是最最费力。如果,有人从旁协助的话,那么这三人将省去许多力气。一旦站起之后,旁观之人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取出木凳。然后,这三人就会一步一蹒跚地往门口走去。当然,在未到大门之前,其他五人都会一直帮忙托着木棺。在快到大门的时候,就得分出两人并率先出到门口,然后一人站在一侧等候。也就是说,在出门的那一刹那,这托木棺的主力三人是最最吃力的时候。当然,考验最大的就是“背托棺首”的那人了。因为,在那一刹那,棺首的全部重量就完完全全地压到了他一人身上。只要他坚持着略一迈出大门,那么等在两旁的两位抬棺材的人就会立即伸出双手托起棺首以减轻他的负担。

  父亲所提及的那次,就是在木棺出门的那一刹那发生了意外。紧靠在“背托木棺”的两人被分出来之后,“背托木棺”的那人立即就感觉背上一沉,顿时就有些脚步不稳。但本是因为自己“自势力大”,所以才占据了这一最最重要的位置。考虑到自己的颜面,最最重要的是那时的他已经是箭在弦上。所以,他只能咬牙苦撑。泰山般的重量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只是本能地迈开双腿往前走去。每挪动一分,他就感觉自己的双手和背上的重量重上一份。就在跨越门槛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脚被门槛绊了一下,还是因为力竭而导致脚步虚浮,他突然踉跄了一下,然后就失去了重心,双膝一软,整个儿往前栽去。

  当时,站在门外的,有一个就是父亲。父亲见势不妙,与另一人赶紧上前一步,双手用力,及时地托住了棺首。父亲与另一人可谓反应敏捷了,否则,倘若慢上一步,那人很可能就会整个儿被压于木棺之下。但,即便是这样,那人也因此而闪了腰并失去了再抬之力。在那一刻,父亲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勇敢地接替了那人的位置。

  父亲说,正是由于这次意外,所以那家人的祖坟就出了问题。后来,那家人接连出现了好几次倒霉的事qíng。而“背托棺首”的那人,自闪了腰后,腰疼的毛病就一直没能好得了。不管如何治疗,都不行!甚至,用当时最先进仪器都检查不出毛病出在哪里。但,那人的腰就是一直疼着。父亲曾唏嘘,当时,如果那人不是“自势力大”而将“背托棺首”的活儿让给自己的话,那么他也就不会遭受那无妄之灾了。

  因此,“出棺”是白事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绝不能出任何意外。否则,不仅出意外的人要倒霉,连带着主家也跟着要倒霉。

  虽然有小推车分担了绝大部分的重量,但抬棺材的人也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必须要保证木棺能顺顺利利地出到门外,在此过程之中绝不能有任何磕磕碰碰,当然更容不得小车失去控制而横冲直撞了。在简单的分工之后,八个抬棺材的人终于开始行动了。

  围观的以及前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们皆知道此事的重要xing,因此不用旁人吩咐,自认为能够帮得上忙就全都自动上去帮忙。一时之间,小推车四周就围满了人。我早就跟一众抬棺材的qiáng调过了,在“起棺”的时候,绝不能“拖”或者“拉”。他们也知道,因此见众人过来,就立即忙不急跌地跟众人解释相关注意事项。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有这么多人的帮忙,小推车出得倒也相当稳当。而且,在前面的人就只是稳着小车并不断调整小车的方向,绝不往前拉拽小车。出了大门,有一个小小下坡。这个时候,站在小车前方的,就会反方向撑住木棺,以阻止小车陡然急速下滑而失却了控制。

  第268章 声势出殡

  在众人的齐心合力之下,木棺顺利地来到了门外的晒场上。此时,楼板车早就等在了外面。司机在抬棺材众人的指挥下将楼板车上的吊臂给伸了过来。众抬棺材的迅即将象征xing绑着的抬杠解下来,然后用绳子将棺材给固定到吊臂之上。司机在一众抬棺材的示意之下,开始启动吊臂将木棺给吊到敞篷的车厢之内。

  待木棺居中停稳之后,一众抬棺材的就一跃而上,均匀分成两拨坐到木棺旁边。紧接着,就是鼓乐齐鸣。在军乐队的哀乐声中,楼板车就缓缓往前开动了。

  在我的引领之下,一众亲朋好友纷纷站起身来,然后徐徐跟到楼板车后。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在整个过程之中,我自然是走在最前边。如果儿子众多,那么走在最前面的就只能是长子了。

  当然,这里的“走在最前面”,仅仅是指所有参加葬礼的亲朋。事实上,我们是不可以走在棺材前面的。在整个过程之中,最最劳累的可能就数我了。其他人可以空手,但我却不能。我不仅要带着哭丧棒,同时还要用托盘带上父亲的遗像和牌位。可怜我只有两只手,双手端着托盘之后,就再也腾不出手来提哭丧棒了。于是,无奈之下,我只得将哭丧棒夹于腋下。夹得紧了,腋下会被压得生疼;夹得松了,又怕哭丧棒会从腋下滑落。这种紧也不是、松也不是的痛苦,极大地影响了我端着托盘的双手。因此,没多长时间,悬着且一直用力的手臂就渐渐变得酸疼了起来。

  我们是一直沿着水泥大道而行的。按照机动车的速度,本可以一瞬间就开到田里。但司机却不能这么做。虽然请了机动车辆,但却必须还得按照老规矩来办。倘若司机不管不顾地先行将木棺给装到田里,那么就违背了本地的白事风俗。司机尽量将机动车的速度放慢,以便后面的我们能够紧紧跟在后面。

  在拖拉机的轰鸣和军乐队的震天哀乐声中,很快水泥大道的两侧就汇集了不少瞧热闹的人群。万众瞩目的除了那高居在楼板车上的大大木棺之外,就要数披麻戴孝的我了。当然,披麻戴孝的并非只我一人,但你别忘了,我手中还端着那独一无二的托盘呢!托盘之上的照片和牌位,在放置的时候也是颇有讲究的。照片和牌位的正面一定要朝向外面。这样木棺过后,迎面看来,围观众人首先见到的就是父亲的遗容和父亲牌位上所书写的姓名。

  现在想来,如此做法还是有些道理的。人活了一辈子,一旦咽气之后,就难免会被人们从视野之中逐渐淡化。作为亲人,自是不希望这一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办后事的过程中,才会想方设法地吸引众人的注意,以期众人能够更好、更长时间地记住自己已然过世的亲人。所以,白事的隆重,除了表明世人对死亡的畏惧之外,还充满着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qíng。父亲的出殡,之所以会选择水泥大道,说到底最主要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既然是水泥大道,那沿路自然就都是家居密集处,听闻拖拉机的“突突”声和军乐队的鼓乐喧闹声,能够忍住不出来瞧上一眼的绝对是少数。因此,一路高调行来,就必然会吸引众多瞧热闹之人的目光。看到父亲的遗像,看到父亲的姓名,他们就会不禁想起父亲过往的种种。这也算是村里人对父亲的最后一次怀念吧。我想,这次声势浩大的出殡,最大的意义就莫过于此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