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泪流_飘无踪【完结】(234)

阅读记录

  正在晒场上玩耍的两个孩子,见我们这么多人围在一处,出于qiáng烈的好奇心,也就一蹦一跳地围了上来。一人凑上前来,抢过我的活计,有些吃力地压起水来;一人凑到大塑料盆边,伸手就要逗弄正在恢复活力的大青鱼。压水的倒没人去管,虽然有些吃力,但却玩得不亦乐乎;试图逗鱼的,在伸手的那一刹那就被母亲抓住了手臂,目的没有得逞的他,小嘴儿顿时就噘得老高。

  “某某(外甥小名的代称),千万别碰到鱼。这鱼可有大用,将它弄死了,看我不揍死你!”姐夫见状也立刻出言喝止道。

  听了自己父亲怒骂,孩子只得收起自己的逗鱼之心,有些心不甘qíng不愿地围着大塑料盆仔细观察起那游得不是很欢的大青鱼来。只是,那双小手却有些不老实,在姐夫转过身去的那一瞬间,终于没能忍住,伸入水中搅和了两下。在他的惊扰之下,那条恢复了稍许体力的大青鱼就本能地蹦跳了那么一下。在“哗啦啦”一阵水响声中,姐夫再次转过身来,并狠狠地瞪了外甥一眼。

  “爸,我可没碰它。我只是试了试塑料盆里井水的温度。谁知道这条鱼就突然间蹦跳了起来呢。”外甥见状,就赶紧替自己辩解道。

  “你不将手伸到塑料盆里,青鱼会跳啊?让开点,不许再待在这边了!”姐夫狠狠地叱责道。

  “爸,看样子,这鱼一时半会儿是死不了了。你就让我在这边看会儿吧。我保证不再将手伸入水中了,还不行吗?”外甥闻言赶紧讨饶道。

  正待姐夫想再次警告外甥一番的时候,一段经文正念结束的和尚却走了过来。“恩弥陀佛,善哉,善哉!”

  “大师,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向你讨教,该如何处理这条鱼呢?”姐夫顾不得跟外甥计较,赶紧恭敬地请教道。

  “上天有好生之德。用活鱼,乃是为了放生。待我用活鱼做完法事之后,就将它放了罢。这也算是为亡者积累功德了。”

  如果不是早知道这人乃是个假和尚,那么听闻他此番言论,我必然会误以为面前的这位就是个得道高僧。也不知道这人所谓的善心是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反正,在席间,我倒没见他少吃荤腥。

  “放生?师父,这么大一条鱼可是花钱买的,就这么放了,是不是可惜了?”母亲听了似乎有些急了,于是试探着问道。

  “可惜什么?这可是在为你家那口子(指过世的父亲)积功德呢!只有积累了无上功德,他(指过世的父亲)方才能够……”

  不待和尚说完,姐夫就赶紧qiáng调说:“放,放!法师,今天,我们全都听您的。”

  和尚见无人再提出异议,也就不再啰嗦。在和尚的指点之下,我们将活鱼拿到家中,举行了一次祭拜仪式之后,姐夫就端着塑料盆前往河边放生去了。两个孩子见状,都赶紧跟了上去。在他们眼中,爷爷或者外公的“五七”除了好玩之外,应该就没有其它什么了。

  第285章 不入地狱

  和尚做“五七”,最主要的仪式都是在下午进行的。因此,吃过午饭之后,和尚与我们就都开始真正忙碌了起来。

  这两个仪式的具体名称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反正,在这两次仪式之中,我和老婆皆是披麻戴孝。也正是由于相当正式,所以我才会认为这是和尚所做法事之中的两个最最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仪式,在我们穿戴(孝衣、孝帽)完毕之后,和尚就让我们跪拜于做法事的方桌之前。在和尚念经的同时,已经有人用三张长凳在我们家大门处架起一个桥梁的形状。所谓桥梁的形状,就是先将一张长凳跨放于门槛之上,最好要保证门槛两边的长凳长度基本相等,接下来在这个长凳的两边各骑着放上一张长凳,尽量让这两张斜放的长凳紧紧地挨在一起。如此一来,一个三角形状的“拱桥”也就形成了。通过那两个紧挨着的斜放长凳,完全可以在不接触门槛的qíng况下进出大门。也不知道是因为和尚预先吩咐过,还是因为这几人见多识广,反正,他们所搭的长凳似乎很让和尚满意。

  也不知道此次这位和尚念的是哪段经文。念诵完毕之后,就见和尚双手合十于胸前,对写着父亲以及我们生辰八字的纸张深鞠一躬。然后,和尚就让我们起身。在和尚的指挥下,我走到被供着的纸张之前,然后将之请下法事桌。在和尚的嘱托之下,我如同捧着珍宝一般将那个帽子状的纸张捧在怀中。

  和尚拿起一早就准备好的小碗,往其中注入少许清水,然后将小碗放到长凳正下方的门槛之上。和尚对我吩咐一声之后,就继续念起经文来。

  在和尚的吟唱声中,我双手小心地捧着纸张并让其由内而外地一点一点地从一张倾斜的长凳登面上缓缓而上,达到最高点之后,再从另一张长凳的倾斜登面上缓缓而下。下了登面,我就捧着纸张立于门外。

  后来,我细细的想了想,这应该就是模仿的传说中的yīn间之事。那架着的长凳就宛如奈何桥,那长凳下面的小碗中所盛放的清水就如同孟婆汤。当然,这并不是真的奈何桥和孟婆汤。我刚刚所捧的纸张,实际上就相当于父亲的灵魂。之所以要在门槛之上架上长凳,在我看来,应该是因为门神的缘故了。有门神看护,已成亡魂的父亲是无论如何也进出不得的。因此,人们才想到为回家探望的亡魂架起桥梁,以便其在不触动门神的qíng况下能够自由出入。由内而外,实则上就是送父亲出门了。当然,对于已经亡故的父亲来说,“五七”的这一次,应该就是最后一次了。所以,人们才会在半途之中备上类似孟婆汤的一碗清水。喝了这碗清水,实际就是与自己在阳间的一切做了一个彻底的了结,从此之后将不再回来,从此之后将尽可能地忘却人世间的一切。

  在市场经济的大cháo下,即便是真的和尚也很难免俗,因此在如此重要的一个程序完成之后,和尚就会惯例xing地讨要钱财。不过,和尚毕竟是和尚,绝不会做得像军乐队那般出格。和尚只是与我们说,作为孝子是需要出“碗底钱”的。所谓“碗底钱”,就是在这个仪式完成之后,孝子们将钱币放于刚才盛放清水的那个碗底之下。出“碗底钱”的,自然都是与逝者关系最最亲近的人。比如说这次,需要出钱的就有我、老婆以及姐姐、姐夫。我问了一下,每人应该出多少?这和尚倒也实诚,他说:“熟人(姨舅舅)介绍的,我就不开价了。你们自个儿看着办,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倘若换成生人,估计他就会忽悠说:“心诚则事诚。给过给少,那就得看你们心诚的程度了。”

  最终,经过商讨,我们每人出了五元。也就是说,在那和尚收碗的时候,只不过获得二十元的收入。倘若他忽悠成功的吧,估计收上几百也是完全可能的。

  接下来,和尚就将我们领到门前的晒场之上。只见和尚手拿稻糠,然后用洒糠的方式在地面上勾勒了起来。他先是写了一个大大的繁体“狱”字,然后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画出一个半弧形,接着,再于每个半弧形的内侧写上方位。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