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次恢宏盛大的百事巨宴,所耗费的绝不仅仅是无比的jīng力。事后,父亲不完全统计,估摸着用了一万多人民币。现在看来,似乎觉得没什么。但,你别忘了,当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个时候,有个特殊的称谓,叫“万元户”。所谓“万元户”,就是拥有一万元资产的家庭。这在当时就已经算是相当有钱的了,因此才会博得“万元户”的光荣称号。也就是说,“万元户”就是当时的富翁。但,仅此一次盛大的白事事宜,父亲就花了一万多元。这对父亲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但最最看重亲qíng的父亲,觉得这是对亡者的尊重,因此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个“不”字。非但所有的事qíng都统筹安排得妥妥当当,而且所有的费用皆一力承担。
此次白事,我所戴的是红帽。之前所提疯狂众人中,戴红帽的不少,但戴绿帽的也大有人在。更何况,其中有些戴绿帽的,还是因为根本就弄不清应该戴什么颜色的帽子而将就着戴的。从中也就不难看出我们家在村上的辈分有多高了吧。
记得还有这么一个小趣事。每逢chūn节,我们这里就有一种窜门拜年的习俗。当然,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现在这样的习俗已经越发的淡了。所谓“窜门拜年”,就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全村之人相互之间恭祝新年的一场盛大活动。每个人家吃罢早饭,就只留一人在家,其他的全部出门,一个又一个人家的恭祝。当然,每到一处,热qíng的留守长辈会分发香烟(成年男子,一人一支)和喜糖(妇女和儿童)。
小时候,我都是提着一个大方便袋子,然后在长辈的带领下挨家串户地用奶声奶气地声音说“新年快乐”的。那时候,限于条件,人家发的都是水果糖,而且一家一般只发两块(取“好事成双”之意)。但,即便是这样,我通常还得中途回来更换方便袋。因为大大的方便袋已经装糖装满了。由此可见,大年初一,我得恭贺新禧多少人家。
也许是我人小辈分高的缘故,所以我的行动就比较容易引起众人的关注。据说,村里,小孩子拜年提袋子的先例,就是从我那时候开始的。呵呵,自夸一下。我小时候可也是小有名气的哦。
本族一个后辈子弟,年龄比我略大一点。他的肺腑之言就是,每逢过年,最怕的就是到我家去拜年。因为,我们一家全是太太,不管男的还是女的。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先前刚刚提到我太太的寿辰和白事。我是从孙,因此称她为太太。这跟爷爷辈不同,男的称“爷爷”,女的称“奶奶”。如果换成“他”,依然称“太太”。所有才有“男太太”“女太太”一说。但如果是从从孙呢?可能因为qíng况稀少的缘故,我们那里似乎并没有再想出什么新的称谓,依然称之为“太太”。也就是说,自我父亲辈开始,他就得称“太太”。因此,到我家拜年的时候,给他的感觉就是一家子的“太太”。这让他感觉十分别扭,所以才会宣称“最怕的就是到我家去拜年”!
第062章 兄弟反目
父亲和叔叔辈分高、脾气倔(qiáng)且bào(躁),在他们关系闹僵之后,由于很少有人敢于劝说,因此我们跟叔叔家的关系就一直未能改善。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小人。虽然没人劝说,但是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的却大有人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未能改善的兄弟关系就呈现出日趋恶化的趋势。
分家的时候,我们家所得乃是北边的三间旧屋,而叔叔家所得乃是父亲新建的坐落在南边的四间新屋。按照传统,南为前,北为后。因此,根据地理位置,我们称叔叔家为前头家,而他们则称我们家为后头家。
三间旧屋与四间新屋隔路相望。这里的路乃是我们村上的主gān道。之所以说四间新屋的地理位置优越,那是因为新屋前临小溪、背靠主gān道。而我们家的三间旧屋虽然也算是在路边,但距离主gān道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估计得有一百多米。
这可能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了吧。当时,爷爷主持分家的时候,以其长辈的身份,硬是将我家距离主gān道之间的那一块田地分成了两份,一份归我们家,一份归叔叔家。爷爷这一愚蠢的偏帮行为,就成为了我们家与叔叔家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源头。
正是因为田地一分为二,靠近谁家的归谁,所以,我们想要从家门口走到主gān道上去,就必须得经过叔叔家的田地。说得简单点,我家门前通往主gān道的小路,有一部分是占用的叔叔家的田。
不知道是何等小人的鼓捣,不知道当时的叔叔和婶婶因何鬼迷了心窍,有一天,叔叔和婶婶竟然将他们田地上的我们家走的小路给断去了。美其名曰:那是属于他们家的田地。言下之意,我们家无权从他们家田中走过。
什么叫咽喉要道?我们家门前的小路就是。没有了这条小路,难道要我们家的人出门就得飞到主gān道上去不成?
叔叔家的这一举动,成为了两家本就僵化的关系开始全面恶化的导火线。闻讯而回的父亲为了咽喉小道的事跟叔叔大打出手。那时,我在外面上学,具体qíng况并不是很清楚。后来听说,父亲和叔叔当时都抄了家伙,似乎是父亲稍稍占据了一点上风。那一次,父亲和叔叔二人皆出了彩。但,我想,他们毕竟是兄弟,毕竟血浓于水,就是再怎么激愤,他们也还是保持了一份理智的。否则,就父亲和叔叔二人的火爆脾气,即便是不闹出人命,也势必会拼个两败俱伤(重伤)。虽然挂了彩,但好在都是皮外伤。只不过,父亲和叔叔的这一次火拼,想必肯定让那些背后挑拨的小人们笑开了花。
激烈的打斗之后,父亲和叔叔皆冷静了下来。父亲知道,不管怎么说,这事qíng必需得解决,因为我们家进进出出的非得要有路走啊!在父亲的大力推动下,兄弟二人最终坐了下来和平协商解决之策。鉴于叔叔死咬住“你们走的是我们家的田”这一点不放,父亲最终想出了以田换路的妥协方法。当然,叔叔也绝对不好意思真的一点也不通融。就算不是兄弟,“既不让你走,也不跟你换”的话,想来他也是说不出口的。
当然,这样的“和谈”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因为,背后的小人又开始闹腾了起来。这些卑鄙的家伙,最乐得看到兄弟之间的大吵大闹了。于是,就有人出谋划策:第一,除了做路的之外,其它的田地一分也不能动;第二别的田不能要,要换,就还用他们家(指的我家)门前的田地来换。他们的意思就是,这样一来,叔叔家能够牵制我们家的田地非但没少,反而向我们这边多“入侵了”一分,以后如若再起冲突的话,也好掌握住更多的主动权。气愤中的叔叔哪里顾得了亲qíng,竟然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一恶毒的计划。
最终,为了能有路走,父亲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叔叔所提出的这一苛刻的要求。当然,父亲是相当jīng明的,在谈妥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之后,就在村里德高望重的几人做见证人的qíng况下,将这些条件都白纸黑字写了个清清楚楚,然后双方签字,最后才将各自所jiāo换的那一部分田地当众jiāo接。为了自己出入必经的咽喉之道,父亲不得不谨慎。所谓口说无凭。如此正式的更换之后,叔叔即便是想反悔,也绝不可能拉得下自己的脸面。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