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孢子叶球【完结】(59)

阅读记录

  而秋穆尽管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但高等数学对于四则运算的速度反而没那么看重,要不是她做生物学研究需要经常进行统计,估计计算速度还会更慢。并且她之前都是习惯于手摇计算器,到丘阳之后只能拿手算,当然不如人家算盘算得快。好在她来到丘阳之后也呆了小半年,计算逐渐熟练,速度也慢慢提高了。

  不过秋穆会用线性规划等其他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这也算是她相比于农村一般的账房先生的优势。然而客观地说,这些技术在处理丘阳这么多人、这么多因素混杂在一起的问题时优势并不明显,倒不如张兴满她们的“土办法”——不要把每件东西、每块儿地对应给个人,而是给东西和地分好级别,然后安排群众自己去挑、自己去换。

  这也是一种整体论思想的体现。要想由一个“全知全能”的设计者给每个人分配好东西和地,那是非常之困难的,就算是对于最简单的情形,N个人也需要N维的线性空间②。然而每个群众个体都能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把分配的权力下放给群众,让群众自己决定分配方式,按照这个博弈的思想就应当能得出最接近合理的分配方式,并且还不失灵活性。秋穆不得不承认,她在丘阳的这四个月里虽然也做了许多工作,但更多的却是学习了这些看似“土”却实际很有用的办法。

  然而,虽然王飞凤算得比村公所的财粮主任要快,但却从来没人质疑过财粮主任秋穆的能力。毕竟,王飞凤是地主成分,而且还是个男孩儿,就算他现在划分阶级应该算是中农了,村公所的其他人也不会接受让他当什么干部。

  并且大家也都认可,秋穆虽然算得比用算盘慢些,但也足够做好财粮主任的工作了。相比于计算得快慢与否,大家更关心的是村公所的帐能不能记得清楚、全面,在这一点上秋穆绝对是他们能找到的最靠谱的人选③。

  注释:

  ①这处情节参考《翻身》,其中记载了张庄村公所组织村里的妇女织布,以作为村里的副业;这也是响应土地改革政策要促进手工业发展的号召。

  ②这方面的知识请参考线性代数相关课程,在此不予赘述。

  ③这大概是由于秋穆在从事遗传学研究时经常进行实验记录。

  作者有话要说:  秋穆:啊啊啊啊!我想要一台手摇式计算器!

  凤仙:用算盘不好么?

  秋穆:……我不会用算盘。

  凤仙:不会不能学么?

  秋穆:……(内心:也对哦,可是找谁学呢?)

  ————————

  改错字……

  ☆、第六十一章:错误

  自从丁凤仙跟她说王飞凤比她算得快之后,秋穆就一直琢磨着,她要不要也去练练珠算?

  秋穆知道珠算的原理,其实就是用算盘作为每一步的记录,然后靠口诀进行四则运算的操作,本质上就相当于是人手动的机械计算器。算盘没办法开平方根、立方根,做起除法来也很困难①,并且人的动作总没有机械快,所以之前秋穆并不觉得用算盘有什么必要,而依旧想着她的手摇式计算器。

  然而现在,她却有点儿想用算盘了。也不完全是为了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算盘比较节省演算纸。她平时无论做竖式计算还是印度速算法,都要花费很多演算纸,虽说是方便了检查,但在丘阳这个物质资源缺乏的地方,这么使用还是有点儿浪费了。而如果她能用算盘代替演算纸,就能够省下来相当的一笔开销——前提是她得有一把算盘。

  不过,王飞凤既然有一把算盘,秋穆就暗自想着,王高从家可能还有另外的算盘。或许是之前淘汰下来的老算盘,不管怎么样只要修修还能用可以凑合。以后等到村公所不缺钱不缺粮食了,她就可以不用这算盘,而继续买演算纸来用。

  然而村公所没道理“征用”一个普通群众家的算盘,秋穆觉得这事儿还得由她自己去和王高从商量。于是她便找了个有空闲的时间,到村东片儿最顶头儿的王高从家去了。

  秋穆来到王高从家门前的时候,她家的院门儿正敞开着,能看到里面的地上晒了一地的玉米粒儿。王高从正拿着一把铲子,铲起一小堆玉米粒儿又洒在旁边儿,似乎是在翻动这些籽粒。

  秋穆有些好奇她这是在干什么。一般来讲,由于村里多数农户都是将玉米连穗儿晾晒的,等到穗儿完全干了之后才会为了减少储存空间而脱粒,很少有人会在院子里边翻边晒玉米粒儿。而且,玉米在九月末、十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收下来了,现在都已经快十二月,该晒干得早就干了,也不能等到这时候才拿出来晒吧?

  正当秋穆心里觉得奇怪呢,便看到张兴满拉着一个满当当的袋子往这边儿走过来。她的脚还是跛着,这么拉着重物走显得有些费力。

  “把这袋玉米粒儿也铺开。”张兴满招呼在那边儿“磨洋工②”的王高从道。

  王高从很不情愿地说道:“我这儿手里有活儿干呢,你自己铺了不行吗?”

  “嘿!”张兴满停下来,有些生气地说道,“我是来教你干活儿的,不是来给你扛工的。把你手里那铲子放下,先把这袋儿也铺好再一起翻。”

  要真说起来,王高从这样的确有点儿过分。先不说张兴满本来就只是来教她干活儿的,脚上又带着伤,根本没有给她出力的义务,就是说她自己干活儿的态度,也是拖拖拉拉、不紧不慢地,翻个玉米粒儿还非要拿铲子这么扬。这一看就是态度不端正,恐怕是等着张兴满忍不了她这样,而直接来帮她干呢。

  不过鉴于王高从之前是个地主小姐,她现在已经肯听一个贫农的指挥去干活儿了,也算是挺大的进步。只是如果她想要真正学会怎么把她家这四十二亩八分地儿捣鼓清楚,恐怕还得再端正态度,不能以一个地主的心态去应付,而要以一个中农的心态去好好做这些事儿。

  只是秋穆还是不太明白,究竟为什么现在要拿出这些玉米粒儿来翻晒?

  正好王高从放下铲子去接张兴满手里的袋子,张兴满抬头瞧见了秋穆,打招呼道:“呦,秋会计怎么来了?”

  秋穆觉得有张兴满这个村长在场,她不好直接说借算盘的事儿,免得被误以为是村公所要“征用”王高从家的算盘,于是只是笼统地说道:“我找高从有点儿事儿。”又问道,“你们这是在干嘛呢?”

  “晒玉米粒儿。”张兴满没好气儿地解释道,“这小子当时收下来玉米,晒了两天也没翻动就直接给脱粒儿放仓库里了。结果前两天翻出来一看,好些都发霉了,剩下的也没干透。”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莫斯科的粮仓,那这批粮食大概就直接要被认为不可食用了。即使是那些表面没有长“毛”——即长出霉菌的繁殖体——的粮食籽粒,里面也有可能已经有了菌丝,很难分辨得出来,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全部弃掉。不过现在在丘阳,普通群众家里的粮食都并不富余,这么多粮食肯定舍不得扔掉。而且这些对于王高从而言也都是姐弟俩过冬的保障,她即使是地主出身也不会乐意把粮食全扔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孢子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