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飞不答,问她:“你给那熊换衣服了吗?他不想当厨师了吗?”
他等了好一会才等到方靖的回答,她的声音特别正经严肃:“嗯,这熊,是我买菜的时候顺路看到的,想着它穿得跟职场精英似的,应该工作能力很强,可以给飞哥当助理。所以就买了。”
孟文飞久久应了句:“哦,这样啊。”
“嗯,就是这样。”
接下来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了,两个人都沉默。然后方靖小声说要没别的事她就先挂了。
孟文飞盯着那熊助理看,看着看着忍不住笑了。
小骗子。
买菜顺路看到,亏她说得出口。
孟文飞给方靖发微信:“你在哪儿?”
方靖回了。“在公司。”
“今天还过来吗?”
方靖抱着熊二厨,涨红着脸盯着这问题,好半天回复:“明天再过去吧。”
“好。”
孟文飞的这回复让方靖不知是该松口气还是该失落。
她有些不安。可等了又等,之后孟文飞再没发消息。
半小时后,方靖听到有人按一楼的门禁铃。她过去开门一看,孟文飞拎着熊助理站在外头。
“你的二厨呢?”
她听见孟文飞问。
方靖赶紧奔回屋把熊二厨抱出来。她真的没有给二厨换衣服然后抛弃它。
孟文飞看了看熊二厨,又看看熊助理,笑了。
“既然是我的助理,应该放在办公室里。而且这样它俩也不用分隔太远。”他伸手去牵方靖:“我们上楼,看看摆在办公室哪里好。”
方靖跟他去了办公室,心里头悄悄高兴。飞哥不生气了呢。
两个人摆好了熊助理,方靖还给它怀里插了根签字笔。孟文飞一直看着她笑,方靖又觉得不好意思,把笔拿下来了。
孟文飞正要说什么,方靖的手机响了,她拿起一看,是邹岚。
邹岚打电话过来是想让方靖现在去她们公司开个会。
孟文飞皱眉头:“现在?今天周六。”
邹岚听到孟文飞的声音,道:“春节前肯定是要加班的呀。我们开会正好谈到阿靖的项目,阿靖最好能参与下。”
于是孟文飞带着粉红泡泡时间被打断的不满,开车送方靖过去了。
邹岚他们公司加班的人还不少,几个会议室都有人开会。
毕卉出来接的孟文飞和方靖,把他们带到了三号会议室里。里头坐着四个人,其中一个二十出头白净斯文秀气的男生让孟文飞多看了两眼。
方靖也在看那个男生,一脸惊讶:“班长。”
宋明川腼腆地笑道:“我跟岚姐说了我们商量的那个帮助小摊的企划,我说是我一个高中同学先做的,可以请她来合作。结果我说我同学叫方靖,岚姐就说她也有个签约私厨叫方靖。”
方靖笑起来。
宋明川道:“你没说你签了我们公司的约呀?”
“因为还什么都没做嘛,我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倒是我忘了问班长你就职的公司名字。”
两个人都笑了。
邹岚道:“真的巧,挺好的。你俩的主意我觉得很不错。还有私厨项目,我正好也想让小宋学习执行,你们是老同学,配合上应该没问题。”
一旁的孟文飞脸都要绿了,没问题吗?他怎么觉得问题很大!
第43章
一行人打完招呼坐下开会。
邹岚手上好几个项目, 今天一整天的会, 现在这场已经是今天的第四个会。原本是想讨论明年的新企划——《忘不掉的小吃滋味》, 主要是想拍些有特色有故事的小吃摊。前期收集素材的工作交给了小组里的新人宋明川。
宋明川刚入职三个月, 是个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社会新人。他做事很认真, 也有想法。自从接了这个企划的任务后, 他就大街小巷的找小吃摊, 收集回来大量的素材。
今天开会时他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提议,说是拍美食的网络视频节目有些多, 就算把特色小店改成小吃摊,讲述这些劳动者的故事, 但煽情有余, 积极意义不足。
小吃摊卖的东西有限, 在画面上能表现的比较少, 拍出来不美。再有, 摆小吃的人群一般都比较雷同,遭遇或多或少都类似, 偶有比较有意思的, 也难支撑起节目量。也许一开始找到几期有代表性的,可以吸引观众,但后期难维持热度。
宋明川说, 他那天打听到一个小吃摊,冷冷清清的地方却有人排队,据说卖的芝心薯丸特别好吃,于是他就去看了看。没想到却遇到这样一个故事——原本的摊主阿婆做的东西并不好吃, 但有美食高手根据摊主阿婆的情况帮她改良了小吃产品,没增加阿婆的负担,还让阿婆的生意变好了。
于是宋明川有了个想法,他建议不要拍那些知名的有热度的小吃摊,反而拍些做得不好但值得帮助的小吃摊,然后请人根据摊主的经济情况、身体条件和家庭环境等等为他们定制改良计划,帮助他们把小吃摊做起来,解决生活困难。
这样节目内容有悬念,有故事性,而且重新改良的过程就是对这些摊主困难的一个挖掘,挖掘出来并帮他们解决,这样也能让其他的从业者学习并提高,找到更好的糊口技能。如此一来,内容会比煽情更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邹岚听了觉得很棒,不止内容上的提升,在商业操作上也很有操作性。她脑子里甚至已经跳出来好几个美食博主网红的名字,一个博主负责一个案例,自带流量,还能有品牌赞助的空间,节目也会有美誉度。与那些美食博主能双赢。
她说了说大致的想法,大家都觉得实施起来应该没问题。但宋明川却说,他想推荐一个人,帮助阿婆的是他的高中同学,也是个厨师,这个构思设想不是他一个人的成果,是这位老同学与他一起策划的,他希望公司能给个机会,找她来一起合作。
“她叫方靖,她跟她外婆以前有个小店,叫‘终于等到你’,其实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她也很有想法,阿婆的芝心薯球案例她就做得很成功。我觉得岚姐可以找她聊聊看,毕竟这事她有经验,也许合适能合作也不一定。”
邹岚一听,跟外婆有个小店,店名一样,还都叫方靖。不是她的签约私厨还能有谁。原本私厨的项目她是想过两天再开会的,现在干脆把方靖叫过来,两个项目一起聊。
方靖了解了前因后果,便仔仔细细地介绍了一遍她帮助李阿婆改良小吃的具体想法和过程。还有一些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方,比如产品包装,小摊车的改造装饰,阿婆年纪大了,摊位的车子有些不方便的地方等等。
方靖自己早年也帮着外婆开过小吃摊。外出打工时,有些餐厅做宵夜也会在外头摆摊子卖些小吃招徕顾客。方靖对小吃摊也有些经验,把她知道的情况都说了。
宋明川也详细报告了他这些时间考察各家小吃摊的情况。大家热烈讨论,很快就把这个企划定了下来。邹岚让宋明川把项目书做出来。形式上还是她之前提的,一个案例配一个网红美食博主,必须要有红人才能把节目流量带起来,才好进行商业操作。至于方靖,本就是邹岚带的,她本就对她更偏心些,但她是素人,所以前期节目没打响时不好把她塞进去,得找个适当的时机。
52书库推荐浏览: 明月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