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_安尼玛【完结+番外】(205)

阅读记录

  哪里有什么华丽的袍子呢,只有劳作和随机应变的谋算,坚毅地执行自己的想法,以及望天打卦的无奈。

  有时候,童话真是骗人的。

  有时候,童话也有成为现实的可能。在这野蛮的星球上,没有古堡和随从,没有漂亮的马车和尖利的长矛。

  但王子和王子,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正文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终于写完了,抹一把冷汗。

  写这篇文的由头呢,还是因为去年写《芝麻绿豆蒜》,看了好些关于老北京的材料。有一件蛮有趣的事,民国时期的老胡同里,有所谓的四大霸,粪霸水霸车霸铺霸,分别垄断着老百姓生活的某个领域,这些霸富甲一方,马仔无数,卖屎挑水就能发家致富。粪便需要挑夫清理、水需要去井里河里打,当时生活之不便,在现在看来,简直可以逼死穿越者。回头算一下,其实也不过是□□十年前的事罢了。

  常常有错觉,我们的生活一直都是这样的,不过是差在今天吃火锅,昨天吃拉面。其实不然。互联网大范围使用不过二十年,第一代苹果手机出现在十一年前,当时马云还没成为我们亲人,方便面的牌子就十来个,情人节的时候还有大堆人排队吃必胜客。

  很多人第一次吃金枪鱼腩、龙虾、海胆,是这五六年里的事。即便像小龙虾这样的“国民第一夜宵”,走出簋街并在北京大规模流行,根本就没超过三年。如果在城市住的够久,回忆一下五年前常吃的是什么,就会吓一大跳:我们生活真是变化巨大,大到不用跟上一辈割裂,跟自己就能割裂了。

  这不只是消费升级,简直就是消费变异。再往深的讲,生活不是钱堆出来了,吃什么穿什么,总有某种文化心理左右着,如今生活急剧变化,什么应该吃、为什么要吃,甚至是什么才是好吃的,这种简单的问题都开始了很多的争论。如果在熟悉的文化里,这种问题根本是不太需要思考的。

  有一次吃个很不错的餐厅,厨房做得特别用心,服务员细心介绍每一样材料,真的是连葱都从日本进口的。就会想问,口味上的区别,值得这一番折腾吗?或许这跟口味不完全有关系,而是商业和文化上的考量。

  所以我们吃什么,不一定是因为好吃,不一定为了营养,甚至不一定是自主抉择。

  说得太远了。这大概就是我开始写《野蛮生长》的触动点,想回到食物的本源,食物生产的起始。当然笔力有限、脑子也不够使,写着就有很多困惑,而且也走样了,但无论如何,这就是开始写文的出发点。

  写阿达那样的人,那样的立场,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抵御这个潮流,在自己的地盘上,回到“吃什么、为什么吃都清楚明白”的状态里。写森林那部分时真的很开心,甚至阿达的小屋子都是我老家的复刻(当然并不在新加坡的森林里),架高的地板、缝纫机、四叶草窗花……或许因为太沉浸在怀旧的情绪里,跟阿达陷在林里一样,反而找不到可以让这种生产和生活良性循环的方式。

  阿达的方法艰苦难行,注定要付出很大代价。老三的急进和扩展野心,反而是常见的,成功率和失败率都很高,但却影响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

  不论对错,只说这种状况确实存在。我也很想写一个完美的结局,两人终于驱除所有障碍,事业成功赚大钱,至不济也能在森林里逍遥自在,买下这片地,再也不受别人干扰地生活。但最后写着写着就变成这样了,现实就是大家很可能都是输家,只能靠着意志力和不值钱的责任感,去慢慢修复野蛮生长留下的千疮百孔。

  这就是最后的乌托邦吧。

  感谢追文、留评、打赏和帮我宣传的大小天使们,这文写得磕磕绊绊的,谢谢各位的谅解和支持。

  番外会有,但最近实在没太多时间写文,等有时间了马上写!

  就酱啦。

  番外一:赤道

  第107章 老罗的企图

  苏老三开车回家,一路顺畅,过了黄梨种植园,车子却走不动了。

  老三大为惊奇,这条偏僻公路平时车辆稀少,今天竟然堵车!公路的尽头除了阿达的小屋,就是郁葱葱的大森林,这些车是找阿达,还是去看猴子?

  过了一阵,他才知道两个猜测都错了。车子还没到小屋,就在一条岔道上排起了队,缓慢地驶入度假村前的停车场。

  这两年来,老三大部分时间在外地忙碌,只要回到新加坡,无论工作多繁忙,都会回小屋住。尤其这几天阿达也在家,老三更是心急火燎地想早点回去。

  正堵在车龙里心烦意乱时,后面的车发出了一串车笛声,催促前车快点移动。老三被撩起了火,摇下车窗,转头对后面的司机骂了一句:在森林里他妈安静点!

  从那辆车探出了一个头,头发嚣张地染成灰白色,欧美人的高鼻梁之上,戴着深棕色的雷朋墨镜。那人给老三比了个中指。

  老三有心下去打一架,刚下了车,就看见皮埃罗从那车的后座走下来,亲热地对老三道:“你终于回来了!宝贝,我可是每天都想你。”

  原来那声车笛不是催促,是老罗跟他打招呼。老三双手插进裤袋,皱眉道:“你搞什么鬼?这车龙都快赶上国庆阅兵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安尼玛 美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