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看台顶端,那里有棵大榕树遮阴蔽日,挡风挡雨。眼神时而看着下方的两方阵营,时而盯着虚无放空。放空的时候大多是在和布鲁斯聊天,或是看新闻。
崔星灿很快就和那群打篮球的人打成一片了,或许是因为他长得高,进步很快,现在技术看起来已经相当牛逼了,准头一流,动不动就是一个3分球。
“布鲁斯,他真的很适合这运动呢……”崔梦忱抱着膝盖托着腮,小结巴进了球就会自动向这个方向望过来,冲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似乎在求夸奖,而与此同时他也会回之一笑,把这当成鼓励,崔星灿打得更卖力了。
“或许可以让他一直打下去。”
崔梦忱认真地开始思索这个建议。
小结巴这样的人不适合任何职业,没有哪个好的职业是不需要说话的,既然运动神经好,球打得不错,以后让他读体育大学似乎是个不错的前途?
崔星灿不知道他这个弟弟正在为他的未来做打算,更不知道他不可想象的分离的那一天,会被这个对于未来的建议而提上日程。
越来越冷以后,他就改去室内篮球场了,人很少,只有一个观众不厌其烦地看着他投篮捡球投篮捡球如此循环。被消耗了全部精力,他的青春期状态似乎缓和了一点儿。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A大里也是越来越冷清,一家人打算回老家过年,这也是崔梦忱来这个家里的头一遭,往年都是一家四口在家里凑合过了,谁也没提回老家的事。
这么一想,他似乎并不是真正地融入了这个家。因为崔教授和韩老师还在顾忌,要怎么和父母提起这个多出来的小儿子。也怕崔梦忱会难以忍受。
飞机落了地,来接人是一辆面包车。开车的是崔教授的表叔,车上还坐着表叔的小孙子,虎头虎脑的,穿着一身红袄子,脸颊红扑扑的。
“表叔公好。”崔梦忱上了车,跟着崔星灿叫了一声。
“嘿,这是……?”表叔公有点儿怀疑自己的记性了,不是说只有一个儿子吗?怎么现在……他认真地通过后视镜又看了两眼,一……二,是两个,没错。
崔教授说道:“这是小儿子。”
“哎!瞧我这记性,上几年级啊?”
“上高一了。”崔梦忱笑着回答。前面那虎头虎脑的小崽子转过头抱着一娃哈哈一直看着崔梦忱。
表叔公拍了拍孙子,说道:“奇奇,快叫哥哥。”
奇奇继续用黑溜溜的大眼珠仇着崔梦忱,嘴里含着娃哈哈的吸管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声:“小哥哥……”又转向崔星灿,“还有大哥哥。”
“奇奇多大了?”崔梦忱问了句,看起来还挺聪明的。
叔公回答,“快六岁了,今年就得读小学了。”
这市里离老崔家的房子大约有3个小时车程,老家在一个镇上的村子里。车子在不平的公路上陡来抖去,形成一种催眠的节奏。崔梦忱于是趴在他哥的腿上睡着了,靠在肩膀上容易被抖醒,崔星灿怕他一歪身子栽了下去,伸手揽着弟弟的腰和肩。
村子背靠大山,家家户户都有一方土地。崔星灿对这里的记忆是房前的那一口井,顺着山道,爬着石阶,有些地方没有石头,只有泥路,顺着往上爬,爬到山顶,俯瞰这长久以来除了山色一无所有的村子。
车子缓缓停了。
崔星灿拍着弟弟的脸,小声叫道:“梦忱,醒了。”
崔梦忱半睁开眼,他大约是做了一个梦,梦的内容记不大清了。
他从崔星灿身上醒来,迷迷糊糊问道:“到了么?”
转头一看,车外头站着好多人,男女老少,全是陌生人,哦,这些人现在是他的亲戚了。他求救似得望着崔星灿,但他这哥哥也差不多,眼前这些人崔星灿大多觉得熟悉又陌生。他张了张口,十来张脸一个个没法跟记忆对上号,索性一个不喊。
从后备箱拿出堆积的年货,大多从A市买的,也有到了这里方才买的,几人将年货搬到房里去。这时崔星灿才看见客厅卧着吊着盐水的奶奶。
“奶奶!”崔星灿叫了一声,年迈的老太太望着声源的方向,她能看到眼前的孙子,但是听不清他说的话。
“啊?”奶奶张着口说,“……啊你说什么?”
奶奶自从几个月前去镇上看举办一个歌舞会,她看不清,想往前站,就找到音响旁的位置,她不知道那个黑漆漆的大家伙有那么大的威力,然后奶奶从那时耳朵就有点儿不太好了,现在崔星灿凑到她耳朵旁边叫了句奶奶,老太太才缓缓点头,抿着嘴笑着说:“好啊,是小灿?”她伸着手指了指,看了眼高的那个,“不,你是小灿。”
崔教授哭笑不得,“妈,我是学军啊。”
“噢……”老太太点点头。
崔教授说,“这是小忱,”又拉过了崔星灿,“这才是小灿。”
“噢噢,”老太太说:“学军啊,把我包拿过来。”老太太记不清她到底有几个孙子了,小灿和小忱,或许她听来只是一个人。
“啊?好……您包在哪?”崔教授看向旁边站着的大哥。
52书库推荐浏览: 睡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