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长相哪里人照片联系方式!”
“手机里有!”
老陈从黄毛口袋翻出手机拿给贺展书,贺展书翻着相册。
“他叫阿邦,我们都叫他邦哥,他老家是邙山的,每个月都开车出去接货。今天也接货去了,估计快回来了。在车上的那个人就是阿邦。”
贺展书翻到了一张照片,一个眼睛不大的男的看着别处,最显眼的就是这个男的左边下巴上有一个长了几根毛的痦子。变得更加猥琐。
正说着呢,贺展书猛地回头,发现大门外有车灯闪过!
“老陈!”
老陈和几个兄弟随后冲向大门,打开一看就看到一个穿黑色羽绒服的人连滚再爬的要上车,老陈把手里的棍子抡圆了扔出去,打在这个人的后背上,这个人干脆也不上车了,转头就钻进玉米地里。
贺展书打开小型集装箱货车后门,手电筒一照,贺展书倒抽一口冷气。
如果不是知道这是假的,这是把那个博物馆给搬空了吧!如果这些都是真品这一车货比等体积的黄金还要贵啊。
第44章 黄总很忙
老陈半小时后回来,对贺展书摇头,天黑了,周围都是庄稼地,玉米秸秆很多,沟坎的也不少,这小子明显很熟悉当地地形,不知道躲到哪去了,没找到。
警察到了,工商的来了,就连古玩店里的鉴宝师父们都被接了过来。
鉴宝师父们把一个个的锦盒打开,一个个的鉴定,脸上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警察在拍照,鉴宝师父们围住了贺展书。
“仿制的非常精细,有一些精致到我们老哥几个都拿不定主意的地步啊,不管是胎制,花纹,做旧程度,就连内部都一模一样!如果不知道这些都是赝品,真要送到咱们店里去,少说也有五分之二的机会混进店里!”
“销毁了吧。”
贺展书沉默了一下,去找负责这个案子的警官。
这是仿造文物了,这么多,绝对是大案!
“警官,你们查封以后要集体销毁吗?”
“查清楚以后应该是集中销毁。”
“不会在市面上继续流通了吧。”
“查封,按件入库,每一个都有编号,不会在市面流通。”
“能不能当成工艺品销售?比如在这些赝品的底部打上工艺品的字眼,这也好区分开。”
“那就要等这个案子破了,把人抓了以后,才能这么做。”
“麻烦警官,这批货给我留着。”
鉴宝师父们你看我我看你,假的这么逼真的东西要干嘛呀。
老陈压低声音给几位鉴宝师父解释。
“对门的未来少奶奶是干嘛的?”
哦!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难怪要打上工艺品的字样,这是准备低价收购,让少奶奶做无本的生意,再高出一二百块的价格卖出去,变着花样的支持少奶奶啊!
年轻人谈恋爱,示爱方式都这么的转弯抹角。
这一车的东西就算是假的做工也太精致了,当工艺品家居摆设挺好的,避免还出现以假乱真的事情,只要在瓶底盖上工艺品的字样就好。
如果他们坚持警方也会销毁,倒不如他用低价把这批货买下来,给黄小豆,黄小豆那个工艺品店不也能多一点进项吗?
也算感谢黄小豆帮他抓到线索了。
这么一折腾回去天都大亮了,一宿没回家,直接回了古玩店,五个鉴宝师父,墨斋那边也过来好几位,围着贺展书拿来的崇祯年间瓷质绘青花人物的笔筒,你看看,我看看。
肯定是假的,这要是真的没有人把价值百万的东西随便往小办公室一放,除非家大业大的超级富豪,让给这些古董名副其实的做了本来的工作,而不是收藏品艺术品。茶杯不管是乾隆用过的还是李世民的,那就用来喝茶。物尽其用嘛。
但是假在哪呢?什么破绽呢?
看了一上午,十多个鉴宝大师,包括贺展书,用放大镜,看胎底,看口,看绘图的细节。看釉,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有时候这古董鉴定是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第六感本能的认为这就是假的,但是拿不出什么证据,只能说感觉。
想找破绽太难了。
既然人眼看不出,那就要借住扫描仪了。
土质和年代是骗不了人的,经过专业仪器的分析,就能分析出瓷质的密度。杂质程度。
多年前的老物件,不管是在地下还是在空气中,都会吸收一些杂质,这是新鲜货比不了的,再说随着工业的进步,新鲜货多少都会用到现代工业,以前的老物件是纯手工的,气闭结构啊,瓷器内的气泡啊,碳元素啊都不一样。
“会不会是碎片拼接的?”
贺展书提出疑问。
“有可能,但是,碎片拼接的也应该留下拼接的痕迹。破镜难重圆就是这个理啊,不可能严词合缝的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吧。从里到外咱们看了好几圈了,一点点小细纹都没有。”
一位德高望重的鉴宝师父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他们里里外外找了好几遍了,真的头发丝那么细的裂缝都没有。
“做个扫描吧。我们墨斋收古画都要做扫描。”
田清宇建议着,古画很多都是画在丝帛上的,只要一分析那丝帛就能知道真假。
52书库推荐浏览: 那个香 豪门总裁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