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小碟子里,没有和记忆一模一样的味道,但是肉已经没有了。我只能选择了三个目标,剩下的打发郑家宝喊人端出去,让店里人吃掉。
美其名曰,试菜。
这次,我要更严格地去找肉。省会的超市已经被我扫荡了一遍,我几乎可以确定,省内根本买不到我想要的肉。
我不得不联系外地朋友跟同行,想办法运一些过来。
差不多把朋友圈翻了个遍,终于逮着一个正在北方旅游的同学,死乞白赖让他返程当天给我买几近,带回来。
他嚷嚷着“安检怎么办”,我无情又冷酷,道:“你自己想办法,花了多少钱都给你报销!”
那边无话可说。
我们彼此沉默了一下,双方都觉得有些滑稽,最后商量着,勉为其难选择了最快的快递方式。他买到了我需要的肉,立刻请快递以生鲜食品配送规格安排,并且加急。
用这个方法,最快的操作,是他早上买,我晚上拿到。
一箱我需要羊肉,就这样坎坷曲折地来到我手上。
我又用这箱来之不易的肉,试了七八遍,终于品尝到裴鄢雅的味道,算是大功告成。
我让郑好去喊谷羽来吃饭,郑好去隔壁跑了一趟,几分钟后把谷羽带了回来。我正在做最后一遍,也是要给他吃的一遍。
他现在比刚来的时候,爱吃多了,但晚饭还是不怎么吃的。我特地让郑好去喊他吃,令他对我手上这道菜的期待值拔得相当高。
“要是不好吃,我就发微博给差评!”他一边拍照,一边说,“我可是很红的,在你们这里影响力非同小可!”
我冷漠地说:“哦。”
过两分钟,上菜。
这份它似蜜一看就知道偏甜,卖相上色红汁亮,还没吃就能想象它细腻如蜜的香甜与柔软。
事实上,我不能确定谷羽喜欢这个口味。但我确定他有一条记忆力很强的舌头,所以我赌他记得这份口感。就像他记得炸酱面,记得鸡蛋仔。
“蜜汁羊肉?”他举着筷子,问。
我点点头:“嗯,还有更好听的名字,叫它似蜜。”
“我知道我知道,香妃从回族带来的嘛,名字还是乾隆取的呢!这个典故我听过的。”他做出一脸郑重的表情,说,“好,看在你最近让我进食规律的份上,我帮你做这个小白鼠!”
我悠悠道:“还有另一个说法,认为这道菜的名字是慈禧起的,现在北京的饭店里很多都是用这个典故——我不是请你做小白鼠的,我只是喊你吃晚饭。”
我并不想让他认为,我主动请他过来吃饭,是为了让他试菜。而想要让他清楚,这份菜和他这些天吃的任何一顿一样,是特地为他做的。
至于怎么做出来的,他就不需要了解了。
他嘴里塞着一块肉,不方便开口,于是用眼神把略微惊讶的心情反馈给了我。我转身给他盛上半碗米饭,也给自己盛了一碗,头一次陪他一起吃饭。
“怎么样?”我看他常完第一口,故作平淡地问。
“好吃……”他低垂视线,目光放在菜碟里,停顿了片刻,然后夹起第二块肉送了一口米饭。
我看出他有话没说出来,但并不能确定他在想什么,多追问似乎也不合适,便缄默着。两人就这样食不言,用罢一餐饭。
我到底有点不甘心,于是又问:“你喜欢这道菜吗?”
他点点头:“喜欢啊!”
“那你怎么不多说点,适当给厨师以鼓励?”
他说:“说了啊,好吃!”
“就这样?”
“好吧。”他划开手机屏幕,打开修图软件。我眼见他把饭前拍的照片拖进编辑界面,调色、加滤镜、试相框……“给你写一篇食评,发微博,广而告之!”
我:“……”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问了。
他这一条微博,直到我睡了也没等到,第二天早晨醒来才看见——他居然是十二点过后发的,平时这个时间,他早就睡了。
图片他又修过了,比在我家随手修的好看得多。配文很长,开头说了是“朋友特地下厨给做的它似蜜”,然后用搜来的形容词夸张地描述了一番美感,之后是一段回忆录。
“七岁那年,我从南方到了北方。江南的菜色一贯精致,家里的口味多半偏甜,所以我刚到北方的时候,对北方只管饱不管美感的菜没有好感,觉得北方人对美食一无所知。
当时,在我认识的北方人里,只有我老师做的菜,我认为是特别的、好吃的。入冬后的一天,老师带来了她做的蜜汁羊肉,就跟下图一样貌美惊人。入口一尝,香甜嫩滑。和江南的甜法不一样,但一下子唤醒了我的食欲。
那时候我已经开始严格控食,基本上每一餐都不会完全吃饱。但就那一回,我忍不住吃了个大饱,之后心里又满足,又罪恶。老师就偷偷跟我说,“偶尔吃饱饱,才会幸福快乐”。
那以后,每次老师带来自己做的菜,我都会吃得很饱,得到慢慢一肚子幸福快乐。
今天,我又吃到了幸福快乐,谢谢我的朋友。”
后面还有一个“比心”的表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豆荚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