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后的一个星期,陆续有学生在两科之间调动,学理的来学文了,学文的又跑去学理了。余笙的同桌在第三天的时候转去了理科。在同一天,韩最背着一个空瘪瘪的书包,怀里抱着厚厚一沓子稿纸,晃晃悠悠地走进了他们班教室,一屁股坐在了他旁边的空位上。
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要搬动的,一个装满了书的柜子,一个空书包,一沓稿纸,除此之外,倒真是两袖清风。揶书柜的时候老师安排了他俩搭个伴儿免得抬上抬下那么重一柜子磕到人了,余笙无言,只得跟他去四楼拖那个柜子。
余笙还记得那天他们俩一前一后吭哧吭哧地揶那个死沉的书柜时,余笙偷偷扫了扫那柜子里装的书,《教父》、《波斯少年》、《鲁迅随感录》、《西西弗的神话》。他读书的范围相当的广泛,而几乎每一本书看上去都是缺了角少了页的,透着一股经常翻阅的陈旧气息。没来由的,余笙突然开口道,“看过《黑暗的左手》吗”韩晟当时正在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个大家伙从楼梯上滑下去,听到这话,头都没抬,回了句“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生气归一,如同相拥而卧的克幕恋人,如同紧握的双手,如同终点与旅程。”
余笙心里突然卷过一阵失落,又扬起一丝莫名的兴奋。他跟我的书圈很像一一这就像是一个人在孤独的道路上行走许久,突然有一天,你看见路的另边有一个与你一样默默行走的人,你们眼神有短暂的交汇,会心一笑,又各自埋下头去匆匆赶路。真是一件既欢乐而又悲伤的事情。
后来余笙看见他整好了书柜,小心翼翼地收拾好了稿纸,然后伏在桌上拿着一支已经掉了色的记号笔在桌上认真地写着什么
余笙没忍住好奇心,悄悄看了一眼。“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一一”是鲁迅的句子。行楷笔锋削立而骨感,仿佛有着挫不完的锐气。
“此后如竟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少年慢悠悠地接出了后半句。伏在桌上的那人笔尖一顿,抬起头来,向后扭动上半身。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了一瞬,像是同时看到了对方眼底的一丝明了,原来不是仇敌,是知己。
余笙直到很久以后才跟他坦白说,不是你的文笔不好,而是天天活在你的作文的阴影之下,是个人心里都会有点小情绪的。韩晟那时候爽快地笑了笑,“酒逢知己千杯少,不打一架怎知道”
他和韩晨本就住得近,两栋房子就隔了一条小道儿,几乎天天上学打照面儿。后来上学的路上,多了两个挤在公交车老年人专用座位上的少年,早班车人不多,一车稀稀拉拉,他们俩坐在这儿虽然手长脚长的,倒也没那么碍事儿。起初余笙还挤着韩最一起参瞌睡,直到有两次坐过站,两人边笑边骂着狂奔回来,一路踏着上课铃声上气不接下气地冲进教室,余笙便养成了每天早上坐在车上死命听听力,到站再一脚把酣睡的某人端下车的习惯。他的MP3上有新概念四册,也有莎翁全集,偶尔韩会和凑他在一起塞上耳机,听满脑子的新概念英语课文里常有的怪异的语气词。但往往是两分钟后便忍不住笑出声来,扔下耳机无奈地抱怨一句,“读个英语咋还阴阳怪气的”又歪头睡觉去了。
在漫长的似平没有止境的高一生活中,学习似乎是与他们并无什么太大关系的身外之物。他们缩在没有写过的辅导资料堆起的小山后面读一本《西西弗的神话》,畅谈荒诞哲学:在数学试卷的背面写下洋洋洒洒的“趁我们头脑发热,我们不顾一切”;在越来越后的摘抄本上写满了川端康成的名句;“即使靠一支笔沦落于赤贫之中,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无法分开。”他的文稿塞满了抽屉与书包,每一篇成稿的首位读者总是余笙,十六岁的青春在一间刷得雪白的教室与一块逼仄的小天地里缓缓淌过。余笙的成绩依然在五百名开外,韩晟的语文依然稳居年级前三,其他科目甚至比余笙还要烂,好像这个少年倾注了这十七年的心血与爱意,都凝聚在了这纸笔之上,白纸黑字,道不尽平生夙愿。
韩最爱文学。爱是什么爱的可贵经验就在于,从某一瞬间的偶然出发,去尝试一种水恒。他的水恒灌注于文字之上,让余笙无法不相信,他就会像长基罗塔一样,标刻着太阳位置,持续着水恒不变的光芒。(摘自七声号角)
少年人的一腔热血,满心热爱,在这个汇聚着各种理想的地方野生长,汲取着光芒与养分,建意地成长。
他们一起给韩晟起了一个笔名一一长青,意味着野蛮生长的藤蔓,持续着亘古不变的青色。就像这个人,长青常青,水远茂盛,永远无畏。
他的稿子时常被寄去报社,虽然也有遭退还的情况,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这时候的韩晟天不怕地不怕,笔意张扬,行文洒脱不拘一格。他无所顾虑,大胆恣意。余笙有时候想,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两个都能沉住一点气,被这无数次地退返稿件消磨去一点锐气,是不是未来的苦涩就会少一点;以后的绝望可以轻松一点
【四】
高一期末考试的时候,余笙的成绩滑到了五百名,韩晟勉强靠着语文挂在了四百名的分数线上。两个人却只是对着成绩沉默了半响,默契地彼此都不再提。他们用书与汽水填满了整个不算长的暑假。偶尔出去打打球,再偶尔写一写大半空白的暑假作业,日子过得不算有趣,却也足够充实。
52书库推荐浏览: 骆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