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问道淼,也一样嘛。
“哦,您是说那鼠患啊? “道淼果然知道:“我听老道士说过,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画了一张驱鼠符。”
驱鼠符又名氍毹符。
同音,而氍毹在古代,乃是指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毛或毛麻混织的布、地毯之类。
据传闻,氍毹最初是产于西域。
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
而在明代,氍毹逐渐演变为对舞台的习称。
当时昆曲盛行,江南官员富户蓄优成风,时称“家乐”或“家班”,在家中习演昆曲。
而演出多于厅堂中所铺的红地毯上进行,久之则成风俗。戏曲舞台又称“氍毹”,也就是代指舞台的意思。
这类演出形式到清中叶后渐衰,但以“氍毹”称舞台则成定制。
当时老道士花了好大的功夫,弄了个氍毹,在上面用朱砂画了符篆之后,叫人挖了个好大的坑,坑里灌满了清油,上面放了桐油,都是易燃物,还用木板堆积了一下,打了个挺厚的积垫,将氍毹铺好,一块香料被点燃丢了进去,然后四面八方的老鼠,不顾一切的往坑里去,最后堆了满满一坑的老鼠,上到白毛老鼠下到刚会跑的小鼠崽子,各种各样,然后一把火,全给烧了!
那个年代,鼠患尤为严重,又怕发生鼠疫,老道士一连走遍了东北三省,各个地方都去过,整整三年,才遏制住老鼠泛滥成灾的趋势。
而老道士也是那个时候,被一些普通人知晓,可是政府更注意保密工作,老道士的资料,在那个时候就是保密级别的了。
知道这种事情的,现在也就是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家。
“道术还能这么用? “独孤浩炎真的是吃惊了。
他认识小天师之后,各种捉鬼,降妖,还斗法。
但是他真的不知道,道术还能灭掉鼠患。
他是学过历史的人,知道新中国成立的那几年,各种天灾人祸,要不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肯定扛不下来。
“道术怎么用,全看修道者。”道淼道:“我小时候就是听老道士的各种人生阅历长大的,很多事情,我并没有经历过,但是老道士经历过,他讲给我听,免得我到时候不知道怎么应对。”
他还记得,老道士当时特别得意洋洋的告诉他:“老道士我什么没见过?那些政府要员说什么要给我请功,要自家孩子拜我为师,我都没点头,我就要这个道观,成为一个方外之地,谁也别来打扰我,拜师?说得好听,还不是想学我的技术?我就直接告诉他们,看到我满脸褶子了么?从在襁褓里就入了道门,到了这么大岁数,才学会这一手,他们要是不怕我耽误孩子,就让孩子拜我为师,送到道观里来吧!他们就都滚蛋了。
“
那个时候的他还小,很天真的就信了:“这个办法真好!”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老道士真的那么说了,但是有人不死心啊,三天两头的来打扰老道士,老道士火了,直接把那家伙干过的缺德事儿都给捅了出去,那个年代官员的要求比现在可要严格多了。
你夫妻不和,现在你可以离婚,不耽误你什么;那个年代离婚就跟干了什么了不得的丢人事一样,是要受处分的。
收拾完了那一个,就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其余的都消停了。
于是那个时候小小的道淼就知道了一个词儿:杀鸡儆猴。
虽然长大后,他知道了许多成语,不过还是有那么几十个,他是记得很清楚的,因为都是跟老道士有关,他做了许多事情,认真说起来,他都不知道老道士多大岁数,而且老道士从来不过生日,只给他过。
第302章:梦境
道淼现在想起老道士,以前跟他说过的那些话,无一不应验,或者他遇到的事情里,几乎都包括了。
不禁想,如果老道士是他的话,会怎么办?
可惜,他不是老道士,不知道老道士会怎么处理。
聊了这么一会儿,就十一点了,因为今天天气不好,但是独孤浩炎的生日,厨房早早的就做了午饭。
“节日快乐哈!”刚坐到了餐桌上,大家就看到管家过来了。
管家抱了好大一个透明的酒坛子过来,里头泡着大金丝菊,这是一种美观加食用的菊花品种。
菊花泡开能有小二拳头那么大。
按照管家的说法,重阳要饮“菊花酒”。
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
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尽管在北方并不讲究这些,但是谁让重阳节是独孤浩炎的生曰呢?
除却饮酒,就是吃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曰食品。
秋高气爽,登高辞青,品尝花糕,赏菊吟陶渊明诗句,举办各种尊老敬老活动,充满了人间亲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初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