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一愈2 作者:覆水倾墨【完结】(15)

阅读记录

  吃过饭,周戈撑着下巴靠在餐台上一边喝茶一边看孟阑洗碗,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孟阑说了说自己拍戏的经历,倒是比周戈想象中有趣。
  几位演员都不是什么大牌,性格虽然各有不同,但为人都不错,因为是拍密室杀人类的电影,拍摄场景比较集中,又是密闭拍摄,大家基本上天天都在一起,即使没自己的戏份也会过去围观,剧组气氛很是融洽。
  经过两个节目和诸多活动的磨练,即使寡言如孟阑,也能与剧组的同仁们多聊一些了。他虽然不是健谈的人,但总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对待女士足够绅士,与男士们在一起,也从来不凸显自己,反而喜欢待在角落。
  原则上来说,孟阑这样实在不利于发展事业,太佛了,高调是获得关注的最佳方式;但情理上来说,周戈非常欣赏他这种低调沉稳的个性,对他将来在圈内长久地混下去,反而有利。
  大约是因为年长几岁,两人关系又亲近,周戈总免不了露出些长辈的说教毛病来。好在孟阑从不是自尊心强到容不下别人指导批评的人,也不是看不得另一半比自己优秀成功的人,反而非常崇拜周戈,这也是促进他努力提高自己的动力之一。
  “不过我还是有点笨,钻研剧本背台词需要好久。”孟阑有点小小的挫败。
  “一直在准备吗?”
  “对啊,有时候要准备五六个小时。”
  周戈听陈臣说起过孟阑有事看剧本背台词熬到下半夜的时,忍不住放轻语气,问:“会不会很辛苦?”
  “说实话,有点。”孟阑笑了笑,又说,“可我不像其他人那么有天赋,也不如他们专业,至少在努力这件事上,我还是可以做到的。”
  聊到后来,孟阑问起周戈的生活。
  周戈不是一个能闲得下来的人,忙习惯了,闲下来反而让他觉得焦躁、空落落的。所以除了去学校之外,他还是会去工作室上班,会参加一些活动、接一些主持工作,也在接触许多投资项目。不过空闲时间确实比之前高压期多了不少,也有空经常去见见朋友、陪陪父母。
  娱乐圈正在更新换代,老牌的大佬们正在接受新时代的冲击,而信息化、娱乐化时代的日新月异,也让娱乐圈的许多制作变得艰难起来,涌入的资本和消失的资源都多得数不清,高投入的作品很少能带来巨大回报,反倒是许多低成本的小制作竟然以小博大获得了超出投入几十倍的回报,导致娱乐圈人心浮动,资源混杂,而没有太多原始资本积累的中生代娱乐圈人士反倒异军突起,逐渐改变着娱乐圈的格局。   以李霖、周戈这类人为例,他们首先自身就是优秀的艺人,因为见识广博、人脉广、为人也谨慎自制,在三四十岁的时候,既积累了名气,也有了足够的阅历,并且长年累月去帮助、提携别人,口碑很好。各自都有独立的工作室,不再受制于娱乐公司,又赶上网络信息时代,凭借着个人的魅力和独到的眼光,能够制作出优秀的节目,不仅获得更好的口碑,也积累出大量独立制作节目的经验。也因为他们自身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对圈内规则熟悉透彻,更懂得如何应付媒体和舆论。在网络监督日益加强的现在,也用不着惧怕大公司的打压,因为他们的项目与大公司的大部分项目是不重合的。
  而他们带出来的人,不论是曾经帮助、提携过的,还是现在接触的,这批年轻人已经成为现在娱乐圈的新鲜血液,在遍地的小哥哥小姐姐里,且不论自身水平如何,粉丝群体绝对比老一辈艺人要大得多。而年轻人们对他们这些前辈也是比较尊重的,尤其是在他们手握不少优质节目与资源的情况下,年轻人对他们也会较为尊敬。
  这样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他们手里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可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但同时,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不再单纯追求利益的情况下,他们的理想和情怀又促使他们去做更有意义的项目。
  对周戈来说,焦虑仍然有,但不再是贷款、转型、养活一个团队那种巨大的双重压力了,而是到了审视自己、去承担公众人物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思考理想的阶段了。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
  这是周戈现在在考虑的事。
  现在的孟阑远远达不到周戈他们这个水准,他是利益催生下的既得利益者之一,还没有主动选择的余地。现在的他,还是一个蹒跚学步、跌跌撞撞的孩童,他只能看到眼前的小路,看不到天与海。可他为周戈能极目远眺,奔向星辰大海而高兴,也感谢周戈愿意回过头,告诉他星星很亮,大海浩渺,伸手邀他一起走。

52书库推荐浏览: 覆水倾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