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上谷村当然不是跟以前一样,人人都有变化。
自从出了王良才那事儿,柳五叔就找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商量,最后大家决定不叫柳爻卿操心。他们种野山莓,每年都拿银子,这都是柳爻卿给予的福泽,若是这点小事还找柳爻卿,那村里的汉子们岂不是都白活了。
于是便各家拿钱,汉子们组成巡逻队,便是看似坐在村口闲聊的老头其实也都是盯着路口的,眼熟的做生意的脚夫等人放进去,若是看到生人,老头喊一嗓子,就有三五个壮汉瞬间跑出来,总得问明白才能叫人进村。
第245章
以前村里人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现在聊的都是刚刚过去的陌生汉子究竟有没有问题。
这事儿柳爻卿还不知道呢,听柳五叔说了他心中也高兴,上谷村安稳了,他在外面才能安稳。
从柳五叔家中出来,柳爻卿还拿了个西红柿,掰成两半给哲子哥一半大的,“咱们村也出了许多能人呢。”
“嗯呢。”哲子哥牵着柳爻卿的手,俩人迈着同样的步子,踩着同样的石板往前。
上谷村是最先富裕起来的村子,是最先接触到山上作坊的村子,也是最先识字、算账,甚至后来书生们建学堂,上谷村就是第一家。
他们最先跟别的村子变得不一样,虽然现在还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户,但某些想法、做法等等早就变化了,只是他们自己没有察觉到而已。
这回再有谁家不和睦,整天勾心斗角的,便是村里人不说什么,他们自己便也能想到:自家天天算计那点子芝麻蒜皮的事儿,结果别人家早就齐心协力齐头并进的出去种了野山莓,拿了银子了。
回到山上,柳爻卿见着厉氏从外面进来,抱着一匹布,看花样跟柳爻卿成亲那天穿的衣裳差不多。
“娘,你要缝衣裳?二伯娘那边可有这样的料子?”柳爻卿问。
“我给了她一匹。”厉氏道,“这还是卿哥儿的嫁妆呢,我这就拿出来用了,回头娘给你补个更好的。”
“快别,库房很多布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完,别等以后花样过时了。”柳爻卿赶忙道,“我库房那些东西娘你做主好了,反正我以后都不打算分家。”
山上库房多,柳爻卿有自己的库房,他很少去看,不过厉氏若是拿东西都会有记录。
虽然没有分家,但是库房里的东西都有明确的归属,是柳爻卿的就是柳爻卿的,是厉氏自己的就是厉氏自己的,甚至兴哥和辉哥他们自己的工钱也都是自己的,不是全家的,只是当有需要的时候,所有人属于自己的东西又可以拿出来,变成全家的。
算的明白,但是又是一个整体。
柳爻卿觉得这样才算是正常的一家人。
“对了,我前些日子买了一些料子,回头要给果哥儿家送去,叫他娘帮着做衣裳。”厉氏道。
“成,这几天我就得出门,到时候给捎过去。”柳爻卿道。
成亲那天穿的衣裳也有讲究,可能大户人家会请专门的针线婆子缝,但若是疼爱自家孩子的爹娘基本都会拿针线比划比划,当成是自己亲手缝的衣裳,给孩子穿着可以护着孩子。
厉氏自然要亲手给兴哥做衣裳,当初柳爻卿和哲子哥的就是厉氏亲手做的,果哥儿那边自然也是如此。
在山上放松几天,柳爻卿再次坐上马车。
这回三个孩子都想跟着出来,不过天冷了在外面不方便,家里烧了炕,还有热乎乎的澡堂,洗澡啥的都不冷,柳爻卿便没有带他们。
马车路上拐了个弯,去果哥儿村子里。
果哥儿家兄弟好几个,爹娘都是最普通的农户,便是跟兴哥定亲了也没多大变化,见着 柳爻卿和哲子哥来倒是很高兴。
“我娘叫我送些料子来,给果哥儿做衣裳的。”柳爻卿道,“还有一些其他吃食,都是我娘置办。果哥儿在外头你们可放心吧,兴哥护着他呢。”
“哎,果哥儿也叫人捎口信回来了。”果哥儿的娘乐呵呵道。
“那成,我外头还有事儿,得走了。”柳爻卿没留下吃饭,赶忙上了马车一路去丹县。
今年事情多,几乎大部分时候都在外面跑,再加上岛上的事儿,柳爻卿几乎没怎么顾得上丹县。还好有刘清在,大事小事一把抓,定期跟柳爻卿写信,旁的用不着操心。
远远地看到丹县的围墙,柳爻卿只觉得亲切无比。
这里跟临海不一样,临海那边用的石料颜色发白,围墙白花花的,丹县这边围墙颜色深,有点像深海的颜色,远远看着整个丹县就像是一头蛰伏的凶兽,刚猛、庞大。
“大壮,你看看是不是卿哥儿家的马?”
52书库推荐浏览: 歪脖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