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臻玉 作者:太极鱼【完结】(29)

阅读记录

着实顽了一会子,黛玉和馥玉小手拉着小手,跑去树下扑到哥哥怀里,臻玉才九岁的小身板险些仰倒。林臻玉拿着帕子亲自给他们把脸上的汗擦干、小手擦净,待气平了些,挥手着芦荟提上一个篮子来,馥玉掀开一看竟是一碟子各色糕点和一壶绿豆汤。臻玉揽着两小笑道:“只准稍稍吃些,待会和母亲一道儿正餐。”又诱惑道:“这栖灵寺的素斋可是远近驰名,极好吃的!”
……
过了午时,两小和贾敏都有些倦怠,幸好柳嬷嬷准备的很足,在寺院客房里换上自家带的铺盖用具,让他们暂且休憩一时。
林臻玉只带了长随秋千,独自漫步于这千年古刹,东廊影壁上,嵌有前朝大家邓石如的篆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碑刻,乃传世珍宝,旁又有邓石如石刻一方:“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携书剑客天涯。”
少顷,便有僧人来请,道住持大师望与小友一唔。臻玉虽觉有些奇怪,依旧理理衣冠,去了。一进禅房,便见住持坐于桌前正与一白眉毛白胡子的老和尚对弈,臻玉也不声张,只立在案旁细细看着。等小半个时辰后,住持大师以半子之差输了一局才算完。
那老和尚抬起头来,对臻玉笑道:“竟长这么大了,还记得老和尚么?”林臻玉惊异,他可是第一次来这栖灵寺,细看这老和尚又有些面熟,一时疑惑住了。老和尚见状,冲林臻玉眨眨眼睛,隐晦笑道:“老和尚法号一行,周施主还好么?”林臻玉瞬时睁大眼睛,原来是他!
说来这一行大师还是他和周姨娘的大恩人,周姨娘初初被封姨娘时曾十分想不开,在随贾母和王夫人去京中名寺借礼佛与忠锐侯夫人“巧遇”时,周姨娘曾受过这位大师几句点化才绝了那番心思。想到这儿,臻玉不禁在心内冷笑:这荣宁二府谁人不知其常去道观,倒在寺庙与忠锐侯夫人巧遇,说来还真是……!后来周姨娘怀上胎,特特去这寺中请念,又是这一行大师救了她们母子一命,原来这位大师颇通医卜,见周姨娘面色不好,稍稍说了几句,周姨娘就因为这几句医道上的话警觉,怀疑不是自己因为有孕身体难受而是被人做了手脚,这才使得当日的贾玦平安降生。后来林臻玉生在浴佛日,虽然周姨娘机灵,在产室里空嚎到次日凌晨,生生掩住了贾玦生下来时的哭声,在心腹丫鬟和买通的产婆帮助下才掩盖住臻玉真实的生辰日子,可就怕王夫人找人看相,周姨娘先是假称贾玦孱弱,洗三、满月、抓周俱无躲了一年,后又借为太太祈福的缘故跑遍了京城的道观和寺庙,借机求一行大师对贾玦命数面相掩饰一二。果然,王夫人对打平安醮时那拍马的老道士之言有所疑虑,悄悄着人请了京中有名的“慧眼”一行大师,又带着贾玦前去相看,大师见了两三岁的贾玦,端详甚久后,只摇摇头就走了,正是这“一摇首”让王夫人坚信他八字不好,福薄命浅。其实大师不过是说‘不可说,不可说’而已。由此,周姨娘十分敬重感恩一行大师,臻玉也常听娘亲私底下对大师的感激。
林臻玉郑重的向大师一揖到底,道:“多谢大师对我母子大恩!”一行摆摆手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也是老和尚和你们有缘,既有缘何须多谢二字!”又笑着对住持慧能大师道:“这位小友数载之前曾偶见,颇有慧根啊。”臻玉耳边凉飕飕的,不会又是一位想化他出家的剽悍人物吧?
臻玉有心想让大师替母亲问问脉,贾敏身体每况日下,着实令人担心,待向大师说明,一行虽点头答应,但注视臻玉良久,说得一句:“时也,命也……”林臻玉听闻心中震乱,忙压下思绪,并不敢深想。
及至下晌午,一行与贾敏讲了一通佛理,又指着侍立一旁的臻玉道:“我观这位小公子颇有福德,能惠及家人眷属,历波折但能化难呈祥,命有贵人,亦有子期之友,只一样不可行早娶之事。”贾敏大喜,抚着臻玉的头发,她方才已知这是在北方颇具盛名的“慧眼”一行大师,得他一句箴言,十分难得。又赶忙使人抱过黛玉和馥玉,一行依旧笑眯眯的,指着黛玉道:“如兰比仙,聪慧天成,早时虽有命薄之相却幸得贵人,如今已是无碍,这般仙葩璞玉,定有一番造化。”又指着馥玉道:“稳似磐石,质比青松,心性难得,好生教养,福寿绵延!”贾敏已是喜得不知该说什么了,只用手心抚抚这个,摸摸那个。臻玉一颗提到半空的、生怕听到不好的或是这大师一声要化出家去的心,才平复下来,又有些高兴:不管受过多少唯物主义教育,在这大仙、仙子,地上、梦里随便走的世界,也是多少信几分的。听到这些哪有不高兴的?只是有些微可惜自己的如花美眷想是要晚些年岁了,转念一想也好不是,至少不必着急十几岁就娶亲了,再说十几岁的新娘想想就可怕,那才是上中学的年纪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太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