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 作者:宣蓝田【完结】(146)

阅读记录

  晏回如何能忍?主犯通通斩首示众,知情不报者发配至边疆,也算是以儆效尤。倒是未曾连坐家人,此举令好些近臣都称他为仁君。
  值得说道的倒是有一事,那被处斩的主犯之一——石工道道台全家脑子有坑,都去了钦差大人熊安邦的下榻之处。当时正赶上熊安邦和其他查案的官员在正厅议事,却听大门外吵作一团,似乎是有人聚众闹事,忙去禀了陛下。
  到了府门外一看,果然是有人闹事,围观的百姓七嘴八舌议论着。还没封口的棺材就当当正正摆在大门口,里头躺着的正是石工道道台,他的夫人小妾各个身着缟素,围成一圈伏在地上痛哭。
  他家的独子披头散发衣襟凌乱,大约是喝了酒,此时双目猩红,扯着嗓子高呼:“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取之于民便该用之于民,建皇陵劳民伤财,是要遭天谴的!我爹没有错,他私藏官银就是为了天下百姓啊!”
  这一番话直听得人触目惊心。乍一听还有几分道理,可明眼人都觉可笑至极。他爹结党营私、贪污官银,妥妥的不忠不义。能将他爹贪污之事矫饰成大义之举,可见这也是个脑子浑的。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年轻男子又高呼一声,说完这话他视线陡然一转,朝着府门前的石狮便一头撞上去了,血溅当场。
  “啊——杀人啦!”围观的人群中一片尖叫,连跪在地上的妇人都晕了两个。
  晏回眼皮一跳,却也仅是如此了。他朝着身后的侍卫挥了挥手,冷声说:“看样子这一家全是知情不报的,通通发配至边疆。”
第61章 小虐
  离京已经有半月了, 晏回心系朝事,不敢再留。一番思量之后在镇安县留了两个近臣, 等到新任的总督指下来, 再召他二人回京去。
  镇安本地的兵士都是土生土长的,在贪官手下任职多年。此次斩杀官吏十余名, 这会儿都成了无主之兵。晏回怕他们因牵念旧主而聚众夺权, 又怕这些土兵中也有觊觎皇陵的,毕竟这些年吏政腐败, 上行下效,再让他们守着皇陵反倒不美。
  于是晏回将随他从京城而来的六百羽林卫留了一半下来暂任守陵军, 寻思着剩下的三百来人护着三位主子回京绰绰有余了。

  坐马车赶路特别得闷, 晏回一向指着唐宛宛说话逗趣, 今天上了马车好一会儿都没听到她开口,嘴里却还在喃喃自语。晏回奇道:“你一直嘀咕什么呢?”
  “是左眼福右眼灾,还是右眼福左眼灾来着?”唐宛宛拿手指按在自己的眼皮上画圈圈, 哀叹:“陛下我俩眼皮都在跳啊跳的,从今天早上就开始了!”
  “你把手拿开, 我瞧瞧。”晏回说。
  唐宛宛听话得放下了手,晏回凑上前仔细看了看,竟然真的俩眼皮都在蹦哒。这么点小毛病, 晏回没当回事,开口取笑道:“莫不是中风了吧?”
  “呸呸呸!陛下乌鸦嘴!”唐宛宛气鼓鼓地瞪他:“左眼皮跳是福,右眼皮是灾,这说明祸福相依, 定有一件好事一件坏事。”
  晏回笑了笑,有心想告诉她这说法是假的,却觉得自己也拿不出证据来,索性任她去了。
  回京要一路往东行,走的都是宽敞的官道,比来时要快一些。
  第二日晌午时行到了灵宝县,平时走在官道上能碰见来往的商队镖队一类的,这会儿却瞧不到人影。
  又往里行了一会儿,只见前方有个镖队迎面行来了,骑在马上的镖师个个愁眉苦脸。
  侍卫忙打马上前去问询,却听那镖头叹气说:“这趟镖跑不成了。昨晚上大雨冲刷,道上全是从山上滚落的石头,马能行过去,车却是走不了的。”
  “陛下,这……”
  晏回说:“着人前去看看有没有伤着人。”
  几个侍卫领命而去,小半个时辰之后回来了,报说:“并未伤着人,滚落的都是些碎石,有那么好几里地都坎坷泥泞,马车确实走不了。县令已经带着几十名衙役前去清理道路了,怕是得两三日。”
  侍卫愁得很:“这可如何是好?这要是原路回县里,天黑前也未必能赶到,难不成要在山里过夜?”
  “在山中过夜不如去乡里,这地方处处是大小乡镇,总不会叫陛下夜宿山林的。”贺知舟笑了笑,拿出随身带着的舆图来查看,果然找到了一处。
  “半个时辰前行过一道岔口,沿着那条小径走能通到上戈乡,两个时辰就能赶到。虽然不是什么好地方,遮风避雨却是足够,且从上戈再往南行半日就能回了官道上,陛下意下如何?”

52书库推荐浏览: 宣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