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 作者:宣蓝田【完结】(177)

阅读记录

  “你可不能哭!”晏回心下一沉,赶紧把人抱进怀里说:“你要是哭,马车现在就掉头回宫。”
  身在这个位子上,晏回很少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晚上听底下人传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在赶回长乐宫的路上足足犹豫了半刻钟,连道己都劝着:“娘娘怀着龙种,这会儿万万不能受惊,陛下三思啊!”
  然而刘家既然将这信传进宫里了,怕是人熬不过去了,这没准就是姐妹间的最后一面了。告诉了宛宛会让她受惊;可要是瞒着她,宛宛将来知道了,怎么可能不怨他怪他?
  晏回想想就觉得心慌,匆匆忙忙换来医女一问,医女说:“娘娘如今胎位已稳,只要别是声嘶力竭地哭,问题不大。”晏回这才拿定主意带她出宫。
  唐宛宛憋着眼泪忍了一路,马车紧赶慢赶赶到了刘将军府,已经快要亥时了。刘家的门卫头回迎驾,个个惊惶不安,唐宛宛从他们身边匆匆行过,甚至都不敢问一句姐姐如何了。
  宛宛步子越来越急,连举着灯笼的仆从都得小跑着才能跟上,晏回索性将人打横抱起,大跨步往内院去了。
  唐二姐的相公是刘家老幺,住在一个偏院中,这会儿院子里满满都是人。却不像是晏回想象中乱糟糟的样子,从老夫人到大夫人,甚至是几个年轻的妇人都悄无声息地坐着,各个面上白惨惨的,看模样也是提着心吊着胆的。
  几个年轻的妇人搀扶着刘家老夫人给陛下请了安,搬了两张太师椅出来请他坐下,甚至没人想到该把陛下请到别处去等。
  屋子里灯火通明,只能看到人影子从窗户上显出来,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唐宛宛上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唐家的丫鬟,两只眼睛红通通的,一见她忙说:“小姐可算是来了!”
  丫鬟将门打开小小一条缝,唐宛宛正要往里跑,又被晏回扯了回来,低声飞快地叮嘱了一句:“你二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可要是朕在外边听见你哭了,就算点了穴也要把你扛回宫里去。”
  唐宛宛连连点头,只是整副心神都不在这儿了,心慌得压根听不到他在说什么,被红素和絮晚搀进了屋里。
  唐夫人和大姐并上几个嫂嫂都在里边,围着人坐了一圈。刘家人都在院子里坐着,这是专门把地方留出来给娘家人告别来了。
  “宛宛。”唐夫人已经哭不出声了,只一个劲儿地掉眼泪,连唐老爷和两个儿子都在屋子角落里坐着,隔着一道屏风听着屋里的动静。亲人身逢大难,兴许这就是最后一面,已经顾不得规矩了。
  “宛宛怎么来了?”唐家二姐唐玉儿脸色白得跟纸一样,唐宛宛走上前握住她的手,都已经是六月天了,她的手却凉得吓人。
  唐玉儿抿了抿唇挤出一个笑来,拍了拍一旁丈夫的手:“都说了不让你把信儿传到宫里去,吓到了宛宛怎么办?你偏不听。”
  刘小将军没吭声,暖着她的一只手,红着眼睛定定看着她,好像连多看一眼都成了奢侈。
  唐家二姐大概是家里最厉害的了,总是中气十足的样子,发起火来连唐老爷都敢怼,唐老爷在她面前从不敢喝酒。这会儿声音虚得像是气音,唐宛宛没忍住又掉了眼泪。
  不知想到了什么,宛宛忙从脖子上拉出一条红绳,最底下坠着个乳白色的椭形石头,把石头摘下来埋进了二姐手心里,握着她这只手不放,哽声说:“这是祀天坛的石头,据说能逢凶化吉的。”
  唐玉儿笑了笑:“行,那等二姐撑过去了再还你。”
  唐夫人泪流得更急,知道玉儿说这话不过是为了让宛宛宽心,果不其然,她紧跟着就说:“宛宛可千万别着凉,我这几日总是打喷嚏,今日好像是打喷嚏时劲儿使大了,把孩子给惊着了才早早发动的……还有怀着的时候也不能吃太多,方才我生下的闺女七斤八两重,可把我给疼死了……起了个乳名叫香如,将来你要是得闲,就把她喊进宫里去说说话,这样就没人敢欺负她了。”

  话说得断断续续的,还在微微地喘。唐宛宛抹了一把眼泪,瘪着嘴说:“你不要说话了,你攒着力气。”
  满屋子的血气,即便是已经清理过了,还能从被子上看到斑斑血迹。唐玉儿侧身躺着,腰腹上和背上扎着十几根银针,太医闷出了一身汗,捻着银针微微转动,两寸长的银针要斜斜刺进一半去,看得人触目惊心,又叫刘小将军在她舌下压了一片老参。
  两刻钟过去,唐玉儿没了力气,闭上眼睛睡过去了,把唐家人吓得不轻,时不时伸手去探探她的鼻息。太医却面色渐松,深深出了一口气:“血止住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宣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