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必拓跋真不会直接承认海莲娜是他这位西厥大汗以男子之身自己生育的,但他有的是办法给女儿找个身分尊贵的母亲。只要此事坐实,他那边寻个合适的契机,要将海莲娜接回西厥,还真有可能成功。
不过这些都只是北堂曜日的推断。
北堂曜日自己也以男儿之身生下了北堂君情,按说有些地方与拓跋真应该能产生"共鸣"。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北堂曜日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因为若是处理不好,海莲娜很有可能会变成最大的受害者。
因此北堂曜日非常恼怒。拓跋真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无情,如果真的疼爱女儿,就不该让海莲娜有任何一丝受到伤害的可能。
他与司耀辉商议之後,决定先将海莲娜暂时送到灵隐谷去。
一来她年纪小,在灵隐谷住上几年再回京,谣言也就被人遗忘了;二来离开遥京,拓跋真便是想将女儿要回去,也找不到人。
北堂曜日很快便安排好了人手护送海莲娜去灵隐谷。
听说要去与祖父和爷爷住段时间,海莲娜并无异议。她年纪小,已不太记得北堂傲和言非离的模样了,不过听说灵隐谷风景美丽,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还有好多小朋友,她就高兴而期待起来了。
因事情隐密,灵隐谷也不是外人能随便去的,北堂曜日并没有安排多少人手,只选了北堂家的一干暗卫和心腹护送。
原本他该亲自去的,但奈何他现在的身体情况有些特殊,不宜上路。
一切安排妥当,谁知却还是发生了意外,海莲娜在去往灵隐谷的路上,被人劫走了。
根据暗卫们的回报,劫走小郡主的,应是一群西厥人。
北堂曜日接到消息,又气又急,险些晕了过去。他一面派人去追,一面向虎阳城的言子星送了消息。
司耀辉也是又惊又怒:"必定是拓跋真干的!他是怎麽得到消息的?"
其实事情说来也是巧合。
拓跋真在京中确实留下暗探,盯著北堂王府的一举一动。
海莲娜被送往灵隐谷的事情隐密,那暗探并未打听到,但他们发现北堂王府出了一队人马,离开了京城,秉著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想法,仍是派人盯了上去,并通知了领头人。
而拓跋真早已想到海莲娜身世的传言一旦蔓延开,北堂家定会将海莲娜送走,所以派了一队人马打算在遥京外的路上将女儿抢回来。
恰好半路上遇到大雨,这队西厥人躲到一个破庙中避雨,谁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在同一条路上,出京不久的北堂王府人马也跑到这个庙里避雨。
双方偶遇,北堂王府的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但海莲娜极为醒目。西厥人看见他们护卫的小女孩的年纪、容貌都与大汗交代的相仿,那领头人再把遥京传来的消息一核对,便断定这个女孩就是大汗要找的人。
他们不敢与北堂王府的护卫硬拼,便在火堆里下了药,迷倒了王府的护卫,抢了海莲娜就跑。只是出来时与暗中保护的北堂家暗卫打了一场,无奈西厥人多,还是让他们抢了人跑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得犹如话本小说里的故事。
北堂曜日和司耀辉了解了事情经过,也不由大叹天意弄人。
第十章
这边海莲娜的身世传开,在被送往灵隐谷的路上被人劫走,言子星在燕州暂时还一无所知,他来到虎阳城,是因为半个月前得到消息,拓跋玉死了。
拓跋玉不是被拓跋真杀的,不过死得很窝囊。
他原本带着残余人马跑到南边,想投降明国,但守城的将领在得到皇上的旨意前不敢让他进城,只允许他驻扎在城外,同时快马加鞭向遥京送报。
拓跋真却先一步得到了消息,他要赶在明帝接受拓跋玉的降表前制服他,否则拓跋玉有了明国的庇护,他便不好动手了,这才匆匆离开遥京。
他命人制造出抓捕拓跋玉的假象,拓跋玉不能进城,听说拓跋真派了大队人马前来,心下惊慌,来不及等明帝的旨意,便带着人马向西仓皇逃跑。
原本追随他的残余部队有数千人,但在逃跑的路上人数越来越少,他们驻扎在明国城外,更有不少人偷偷溜进了明国的山林,到最后还追随拓跋玉的,不过区区数百人了。
拓跋玉被拓跋真逼得慌不择路,他的母亲是布闼族长之女,布闼族在草原西北之地,他却一路被逼着南逃,离得越来越远,无法搬救兵,此时走投无路,他便想穿过西边的西域诸国,绕道回去找布闼族。
谁知他们刚进入蒙芷国,便被守城的边将发现了。蒙芷当年是被老北堂王北堂傲攻破的,如今是明国属国,那守城的边将也是明国人,他见拓跋玉这队西厥人马在蒙芷境内穿行,便下令围剿。
52书库推荐浏览: 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