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史官每天都在作死 作者:书归【完结】(216)

阅读记录

“县主是什么?”云珠凑在齐昱身边好奇问,“珠儿要做大官了吗?”
齐昱忍俊不禁:“大,比你小叔的官大。”
温彦之:“……”能不能别这么比。
云珠欢天喜地起来,三人又笑闹会儿,薛婶奉了饭菜出来,用过了齐昱就与温彦之出了院门踱到隔壁。
齐昱瞧着这巷弄尽头的深棕色院门,还是那干净古朴的模样,灰砖青瓦,门当中垂悬了根红丝编织的绳结,却又透着丝古怪。
像极了温彦之他本人。
齐昱忽而一阵莞尔,此时想起去年头回造访此处的情景,竟觉像是过了一辈子那么久似的。
他抬手扯了扯那红绳子,本猜着当是个响铃什么的,然却没听见什么动静,不禁问温彦之:“这绳子作什么使的?”
温彦之一边掏钥匙开门一边道:“铃啊。”
齐昱怪:“我怎没听见响?”
温彦之把门打开了,笑着看他:“外头听不见,你想听我带你进去听。”
齐昱:“……”
……什么铃还要进去听?进哪儿听?
——你这么一说朕突然不是很想听。
温彦之见他立在门边儿不进来,慢慢板起脸:“你嫌弃我院儿小?”
齐昱连忙拉他往里走:“没有,怎么会。”
——根本就不是小的问题。
不过一进门再次夹在那寒梅影壁与屏门当中的空里,齐昱觉得这院子是有些小。
扑鼻的还是青草兰气与竹香,二人拉着进了内院,当头又见那一方偏提之法的活泉,堆叠的小巧假山上一挂铜壶滴漏上青竹小楷细刻,未完工的唱戏箱子搁在边儿上,一切都同齐昱记忆里的渐渐重叠起来。
这小院儿就是温彦之的味道,好似是一成不变,乍看下甚至有些素净寡淡,然细细观摩间竟能觉出丝过日子的趣味与清幽宁静。
影壁的梅,院中藏栽的兰,映照灰砖石墙的翠竹……
“你这院儿里还得有菊罢?”齐昱忽然问。
他猜出这个叫温彦之一喜,抬手往活泉边上的瓷盆指了指:“原没寻见合适的,还是父亲前年秋天送我两盆瑶台玉凤才补上。去年花期正赶上南巡,我也没瞧上,今年当是能瞧见了。”
——还真是梅兰竹菊凑齐了,温彦之这书呆子作得也忒尽职。
齐昱心里正好笑间,被温彦之拉到了正厅里,温彦之将身上素麻的布包搁在背椅里道:“你坐会儿,我去烧些水来泡茶。”
齐昱倒没坐,他挺好奇温彦之平日自己在家都做些什么瞧些什么,此时自然要四下瞧瞧。
这正厅北墙挂的是秦文树当年所画的治水图纸,工工整整精精确确,占了大半张墙面,足显示这屋里住了个工痴。左右山墙上各两幅成对的寒烟叠翠条图分挂,意境深远又笔功细致,提词落章款款,齐昱凑近看完,发觉竟是郑思肖的真迹。而右手挂图下头有张条案,上头随意置了一口白胎釉碗搁了两粒香丸,看着挺沉璞,低头一瞧,却见碗底里有宋定窑的印。
——还真每样都有来头?
齐昱不信邪,走到正厅北墙边,方桌上有三个红木排盒,上头什么都没有,仿若终于是个朴素玩意,然他一揭开,却见里头满满放置了旁边儿小香炉用的三种香料,煞一闻着很有点儿那蘅芜新叶的意思,料想绝不是便宜货。
齐昱伸手拿了一小块起来闻,这拿起来后木盒内底露出一块,竟是方艳丽的图案。
见了这图案齐昱就了然熟悉了,只因他宫里用来装文房四宝的一套红木盒子便是此种。这盒子是高丽去年年初送来的贡礼,外头简朴得很,当时差点被周福当做普通盒子赏了下人,谁知一揭开里头绘色鲜明漂亮,都是上好的釉漆,精工细作,瞧着甚大气,这才留下来做了用。
齐昱心里叹上了。
——朕也就得了四个大盒子,呆子这儿竟就有三个小的。
——果真是鸿胪寺卿的儿子,好东西真多得是。
齐昱将香料扔回盒子盖上,突然想起之前温彦之还愁养不起他,现下他瞧瞧温彦之这一干用度也是透着股浓浓的宗家作风,看着简朴的格调都挺深沉,眼见这呆子也不是个好养活的。
——焚香品画的,仿若能比他自己更不好养活。

“你想燃香?”温彦之烧好水进来寻茶叶,一边同齐昱说话,一边竟从屋角的立柜里又摸出个颇大的红木盒子。
齐昱:“……?!”等等,什么情况?
齐昱走过去把那立柜打开一看,见里面停停一排这样大大小小的红木盒子。
齐昱:“……”好,多。
是朕输了。
亏周福还将这宝贝似的换着给朕用,人小呆子这儿都嫌用不完的。
温彦之偏偏脑袋看他:“怎么了?你想吃东西?这里头东西南巡前清空了,还没补上,你想吃明日我去炒货店买些回来填上。”

52书库推荐浏览: 书归 he 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