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这这……这是……”那名年轻的日军向导哆嗦着嘴还没有能把话说出口,前锋营营长便以汉语对着耳机上的麦说道:“前锋营记录,59魔改三型目前装备的二代mbt电磁炮可以在一公里半的距离上从正面有效击杀硬壳子beta……哦,现在应该叫做突击级beta了……下面实验加大距离之后二代mbt电磁炮的效果……不过估计不咋地来着……回头向上面打报告去把59魔改五型要来,最起码也得是四型啊……这三型现在也就只能卖到非洲去了……”
听不明白坦克上那个前锋指挥官在说些什么,被旧型电磁炮发射时的声势近距离吓倒了的日军向导终于把话说出了口:“请、请问贵军这辆战车装备的是……”
“轰隆隆”,又是一声闷响,却是后面另一辆59mg-3开了火,将两公里外仅剩的那只突击级迎面开花,让这场支援军,也同时是中华统一战线赴日派遣军的第一场交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总数58只的突击级,三分钟不到便被三十辆坦克从正面全灭在这山谷之中,而那个张口询问的日军向导则是被第二发电磁炮发射时撕裂空气的声浪给震慑的心惊肉跳,半晌才缓过来,而这时整个前锋营已经开始再次的前进。
看着坐在临车上的那个日军向导,前锋营营长打着官腔随口敷衍两句,便扭过头去继续指挥部队进军,同时肚子里还腹诽道:这些小鬼子还真是没人了啊,连这种小孩子也给拉进军队,这模样也就十一二岁吧,叫……哦,对了,叫山本,md,看着和uh技术测试组那些小丫头们差不多大,可这小子比起咱们的小姐们连渣都算不上啊……这小子也就配呆在整备间里面让那些红蜘蛛……额,战车级,给围上扯吧扯吧咽了……?我怎么觉着这小子要不了几年就要这么死来着……好像死之前还会碰上个黑发**美少女长官什么的……
营长在这边腹诽,但是手上的活计却是毫不含糊,没过多久前锋营便通过了长长的山谷,前方是一片比较宽广的平原城市,往南边一看,然后对着电子地图瞅了半晌,前锋营营长指着南侧山坡上一处从远处看去不怎么起眼的,已经被beta踏碎后只剩下残垣的古墓问向导山本道:“向导,请问那边那块,是竹中重治的坟墓吗?”
年幼的向导对着前锋营营长指的方向看了看,点头道:“是的,营长大人……”然后黯然自语:“连这里都……”
“那就对了”前锋营营长没有管向导在自言自语些什么,对着队内通讯道:“我部即将进入预定战场,各部按照第二部署前进!”说着,由三十辆坦克与十来辆步兵战车组成的前锋营踏入了三木。
在与中华统一战线合作之后,关于beta们的名称,支援军按照这个世界的资料进行了修正,将原本自己军中仅凭初次印象而产生的叫法全部和这个世界的叫法统一了起来,铁壳子更名为突击级,没尾蝎更名为要击级,红蜘蛛更名为战车级,扁脑袋更名为士兵级,小蓝象更名为斗士级,筷子架更名为要塞级,小眼睛更名为光线级,大眼睛更名为重光线级,虽然战士们一时还不能完全改口,但是为了统一与盟军中华统一战线的联合作战指挥系统,这套称呼还是按照这个世界的习惯统一了下去,这才有之前前锋营营长说话间带上了新老两种称呼的情况。
三木市,是京都防线南段的一处支点,想要知道之前布置在这里的部队番号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当前锋排的坦克进入这处已经被突击级突破过去的城市时,这里已经到处都是战车级和要击级的身影,西北群山上散落着些许光线级,正在将那些正在起飞逃离的战术机一架一架的临空射落。
夜空之中传来了轰然闷响,就在前锋营的脚步踏进这片战场之时,从南面的濑户内海上掀起一道道密集的海浪,一道炽红射线划破空气,贴着海面直冲而至,在跨过海陆交界线的瞬间纷纷领空炸开,如同烟花般洒出无数红线,仅仅三秒多一点就戳到了光线级的整列之中,将山丘打的稀烂,尘土砂石伴随着光线级的碎片一起翻卷上半空,哗啦啦的散落向北方。
依旧还是那套在国内清剿beta时使用的战术,使用卫星定位在发射卫星之前这一项是由无人机的自杀式强行侦查来完成,为此消耗了大量的无人机库存,而且侦查定位的效果还不能让人完全满意,所以才那么急着发射卫星来完成全球定位作战系统beta们,然后让走外海低空飞行的陆航团从海上发射ft-32型导弹,从海上凭借着这种最大巡航速度12马赫的导弹掠海前进,在目标:光线级的18公里外引爆弹头,将内置的预制破片推进到20马赫的极速,用弹雨击破山坡上的光线级。在有了卫星系统更加精确而持续的定位和引导之后,这一套反光线级的战法效率大大提高,之前没有卫星系统而需要无人机去定位时对付光线级所消耗的导弹,有不少在最后阶段因为目标的移动而使得预制破片的打击效率大大下降,不少打在了空处,后来有了卫星就完全不同了,在战车部队进入战场的同时就将光线级先行清除,剩下的直接用交叉火力清理就可以做到。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有德MKII
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