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 作者:五色龙章【完结】(214)

阅读记录

斋夫便高声唤费宏上去。
崔燮走下来,正好跟他在台前相遇,便朝他拱手行礼,同情地看了他一眼。费解元倒似乎不以登台讲学为苦,矮身回了他一礼,精神满面地走上台去讲下一章“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他讲得也十分自然,声音宽洪,说话时略有些快,显得思维敏捷,胸中藏的经史也更丰富似的。再后来上去的几名监生都不及他讲得好,崔燮记笔记都有些懈怠,只记引注,那些学生自己添加的讲解就略过了。
这一天就在讲学中轮过去,上堂讲过的也就不会再抽。崔燮安安稳稳地听了半天课,到中午才回斋房拿那篓粽子给同学分,走到诚义堂外,就见几个学生凑在廊下,好似在看什么。
难道是卷子贴出来了?
崔燮想起讲学时撞见的小费解元,也很好奇他能写成什么样,就挤上去从人头缝儿里看着墙上贴的卷子。
看笔迹都是一水的欧体,看来是学里的教官誊录的,分不出是谁,名字又叫人遮了。他不好强挤进去,就在后面问:“是谁的文章,可否叫我也看看?”
前面的人头也不抬地说:“欧时振的……别挤了,这里正抄着,待会儿抄录好了会传与众人转抄的。”
也有好心人答复:“不光这里,六堂外都贴了,能留三天呢,你若不着急就等等再看或是找人要抄好的吧。挤在这里的都是要抄完了再走的,轻易不会挪开。”
既然贴的人多,那他也不急着要了。反正各位斋长手里总要有的,他借别人笔记那么多次了,肯定有人愿意借他抄。
崔燮道了声谢,还是决定先去堂上拿他的粽子。他顺着走廊往前走去,没走出几步就听有人在念“圣人于礼乐,述时人之所尚,表己之所从”。夸赞声隐隐传入耳,说这句破得多么恰当切题,中正平和。
他也觉得那句破得好,开局气象好,后面可以挥洒的地方宽阔,不知承题会怎么承。他不觉驻足站下,想要多听几句,那些人只围着破题点评个不了,好容易他们该评的都评得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念承题部分,却有一道不怎么和谐的声音插进来——
“这句破得得虽然工稳,但三句破题拉长了音韵,不够有力。我看这篇‘圣人述时人尚文之弊,而示以用中之极也’,才破得更透彻。”
这句……这句是他写的!
他的怎么会被贴出来!
他为什么刚才没利索地跑了,非要留在这儿听人家念卷子!
第94章
这才是真正的公开处刑啊……
崔燮瞬间抬起袖子遮住脸, 只想赶紧跑回学斋里去。至于那里有没有人知道他的文章贴在外面墙上, 他可也顾不上了。哪怕是有人知道,难道还能羞耻过当面听人夸他破题破得怎么好, 还拿他的文章强行艳压这些做了多年八股的前辈监生?
他又低头又遮脸, 撒腿就跑, 还是跑不过背后那人夸张的声音:“‘用中之极’一词化用得好!孔子有‘从先进’之言,盖因周末文过于质, 浮华靡事, 所以欲损过就中。《中庸》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正合用此破题!”
不仅艳压, 还带点评的, 太耻了!
他飞跑回书斋,把那篓粽子往张斋长怀里一塞,托他分给众生,头也不回地就冲了出去, 捂着脸去了彝伦堂侧的东讲堂, 找个没人注意的地方往桌上一趴。
讲堂这边的学生都散得差不多了, 也没人注意他又悄悄摸回来。他静悄悄地等到人散了,从书包里拿出早上现切的粽子块,洒上糖夹了几块吃,也没什么胃口,就趴在桌上思考下午复讲的问题。
熬到下午上课就好了,下午是林监丞主持复讲, 他兼着训导学生的工作,肯定不能有人在他课上说什么。晚上再跑快点儿,明天复讲糊弄过去,后天……总之这种事也就是新鲜时有人讨论讨论,两天过去应该就没什么热度了。
他深刻反省了自己当初的念头——出什么国子监文集!还是多人的合集,写得差点儿的和写的好的列在一起,得多羞耻啊!
还是跟那些学生好好谈谈,给他们出单人精品时文系列好了。
他想着想着,还真渐渐睡着了。睡得半梦半醒之间就听教室里有人嗡嗡地说话,本都是模糊不入耳的,却忽然有一句并不怎么宏亮的声音响起,像长剑般清晰地刺进耳朵里:“费子充文章堂皇冠冕,圆融浑脱,自是要胜过崔和衷那篇!”
崔燮的眼睛霎时睁开,从睡意中清醒过来。
那人继续说道:“费子充代先贤立言,以圣心为己心,规模闳远,矜重真醇。及至崔和衷,则义气过重,以其气压过辞章,初读畅快淋漓,再读则嫌不能精微。”

52书库推荐浏览: 五色龙章 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