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盐水考古志 作者:吴羡鱼【完结】(6)

阅读记录

5点的时候,其他技工和民工也都到了,每人都是戴着草帽,挂着毛巾,拎着水杯,一群人徒步向田野里走去。走了大概十分钟后,便看到了一弯清澈的湖。有柴油船停靠在岸边,“上来吧”。吕老师招呼大家。
柴油船发出轰鸣声,黑色的烟气从船头冒出。坐上船的感觉不是特别真实,船行进了一段路后,便看到鹭鸶拉拉杂杂地受惊飞起。
“这里风景真好”,蒋菱歌说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小娃子是城里人吧,俺们乡下都长这样,不稀奇。”有民工说,其他人都笑。
民工的口音很重,蒋菱歌听得有些费劲,“和我以前去桂林差不多,还比桂林人少安静。”
“有眼力,德昌宫发掘好之后,不回填,计划造一个遗址博物馆,到时候这湖就成风景区了。”周馆长这次也一同来了,周馆长虽然已经退休,但研究德昌宫最久,绝对可以说是专家。
下了船,又西行十分钟才到目的地。
德昌宫遗址是南宋的皇家园林,南宋第一任皇帝退位让贤后便搬入了德昌宫颐养天年,继任皇帝为示孝道大肆改建扩充既有园林,并将西湖搬入园内,称“小西湖”。
现在德昌宫遗址已经将元代地层揭露完毕,正要进行宋代地层的发掘。技工和民工到了地方,便自发地分成了几波,往自己清理的探方去。
吕大临和周馆长带众人转了一圈遗址,大致介绍了一些遗迹形态,便告知三个学生他们的任务就是每人管理一个探方,保留遗迹形态,收集遗物并编号,撰写探方日记。魏召南在吕大临讲完之后,又增加了几个学校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做好考古发掘的记录,并自选一个德昌宫相关的课题,实习结束后写一篇文章。
几人将要求记下,便先跟着技工师傅学习,然后各自分了一个探方。
魏召南和吕大临、周馆长在旁边谈论了一些关于德昌宫的最新成果,然后话题又转到系里希望吕老师和周馆长可以去Z大开一门专业选修课,吕老师说要看时间允不允许,周馆长则摆了摆手,说学生大概听不懂自己说的普通话。
其实不用他们管,这些民工都发掘了近一年,早知道该怎么做。蒋菱歌一会下探方眼巴巴地看他们清理,拿手铲这里戳戳,那里敲敲。一会又爬上隔断墙和林晏说话,把探方里清理出来的遗物给林晏看。
蒋菱歌拿着一片碎瓷片,兴冲冲地给林晏看,“这是龙泉青瓷吧,是吧是吧。”
“看着像是龙泉窑的风格。”林晏心里好笑,系里就有一个文物室,之前文物普查,他们这些人都整理过古陶瓷。
蒋菱歌似有所觉,“之前确实也接触过龙泉青瓷,但这是我看着它挖出来的啊!它在土里埋了上千年,就等我把它挖出来啊,这么想想是不是意义就不同了。”说罢打开笔在瓷片上认真地写好编号,然后放到标本袋里。
第3章
太阳逐渐升至当空,温度已经有些难耐,林晏拿出毛巾擦了擦汗,喝了一口水,继续蹲守在探方边。蒋菱歌蔫蔫地走到林晏边上,一屁股坐下。“不行了,我快要变成一条死鱼了。”裘适远看到他们坐在一起,也走过来摸鱼。“手机的信号断断续续的,只能用来看时间了。呃,距离午饭还有一个小时。”
蒋菱歌哀嚎一声,“嗷……革命道路还很长,同志还需努力。”
“这里蚊子好多,我快被吸干了。”蒋菱歌伸出手,给裘适远看她手腕上的蚊子包。
“不止蚊子。刚刚一锄头下去,爬出来一条十公分长的蜈蚣,密密麻麻的脚,吓死我了。”裘适远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长度。
“不会吧”,女孩子生来怕这些,蒋菱歌立马哭丧了脸。然后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嗷嗷,你们有没有觉得魏老师好帅啊,帅我一脸!”
“有吗?”裘适远疑惑道,“林晏更好看一点啊。”
“唉你不懂,岁月沉淀的魅力啊。林晏你说是不是?”蒋菱歌看向林晏。
林晏回神,低低嗯了一声,然后看向魏召南的方向。魏召南似有所觉,也转过头,恰好对上林晏的视线,便向他们走过来。

“怎么样?”
“挺好的,感觉很有意思。”蒋菱歌一扫刚刚的颓废样,扬着脸回答。
“林晏,你觉得呢?”
“刚刚吕老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和书本上的知识对上。”
“不过还是会有不同的,你们在这里发掘一段时间就会发现。”
“嗯,我们按照土质土色包含物来区分地层,但是实际操作上有些地层区分并不明显。”林晏指向探方里的一小块地方。

52书库推荐浏览: 吴羡鱼 天作之和 甜文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