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严澹又给陶清风试了试额头温度,倒是没有发烧,反而温度有点低。看药物说明也属于正常。严澹正准备关灯起身,忽然听到陶清风喃喃念了句类似牧童歌谣般的句子。一开始严澹还以为是句诗,语意很直白,像是小孩子蒙学时的句子。
“朝驱牛,平野草正肥……暮驱牛,烟斜山雨微……※”
陶清风念得很轻,唇边微微带着笑意,而且陶清风用的并不是普通话,而是带着一点点不知道何处的方言,只不过那方言语调也很容易听懂。严澹把句子记下,他并没有听过这首牧谣,随手搜了搜,也不曾找到出处。当然他也没在意,很多东西普通网络是搜不出来的,他回家还可以用资料库再检索一遍。
流行于民间的诗歌、牧谣、俚调等,乡野间有许多未被文献记载收录,却往往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研究素材之一。严澹对此非常的敏感。他意识到,陶清风病中念出来不同的口音,并不是他所知的A省海箕村那边的方言(那边的方言是一种严澹听不懂的少数民族言语)。
这首生僻的牧童歌谣,有没有可能是附身的陶清风的“灵魂”的童年时代唱过的歌谣呢?如果是,那么严澹可以利用这个线索,去查找陶清风真正的籍贯了。如果籍贯里的乡志县志保留得好,甚至有些古建筑遗迹,或者著名私志笔记流传下来,会不会能证明历史上那个“陶清风”曾经存在过呢?这是除了查找和燕澹同科的“登科录”名单外,第二条确认陶清风身份的方法。
第二天清晨陶清风醒来,一看窗外天色还黑着,生物钟四五点唤醒了他。陶清风的病好了很多,他本来就是年轻人恢复得快,之前累病本质上就是吃得少睡得少消耗太多,他一个囫囵觉睡了两天三夜,吃药加上饮食照料,把陶清风的元气补回来不少。
陶清风洗漱完毕后,还是有些头重脚轻,来到厨房发现昨晚熬好的粥和一锅新的药膳,正严丝合缝地温在灶台上。陶清风刚揭开盖子看了看,就被虫草鸭汤的香味熏得五脏庙一阵阵打鼓。陶清风还隐约记得昨晚严澹给他喂了药、粥水和药膳,但是他不确定严澹是不是后来走了。
严澹能进家里来,陶清风也没多想,以为是昨天来探望时,苏寻给他开的门。
正这样想的时候,主卧旁边的小房间门开了,严澹穿着晨衣走了出来,关切地问陶清风:“你起来了?身体怎么样?”
陶清风惊讶地发现严澹还在这里,不由道:“严老师,那小房间里没床,你昨晚怎么睡?”
陶清风住的单人公寓户型,是有一个主卧室和一个很小的次卧。但是次卧小得像饭厅似的,所以搬进来时也没在里面安床。被陶清风当成书房了。
严澹笑了笑说:“移了沙发垫子,拿了些被子打了个地铺。本来是躺沙发上的,但沙发侧边我总是有掉下去的错觉。后来就移到那个房间里去了。”
陶清风简直内疚得无以复加,严老师一个家里面几千万随便拿来玩的,居然在他这里睡沙发垫子打地铺?而且昨天还一直下雨,地铺更容易受潮了。陶清风连忙关切道:“你受凉没?用不着打地铺啊,我知道严老师是想照顾我,那你就一块儿躺我那张很大的床上就好了。这不是更方便吗?”
陶清风单纯以为严澹是不想打扰自己养病,所以才去打地铺的。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和严澹的想法不谋而合:要是自己躺到陶清风那张大床上,陶清风的病不但好不了,估计还会更严重。
第72章 回乡
严澹咳嗽两声转移了这个话题, 道:“没关系, 我一个人睡习惯了。地铺也很舒服。早餐先别喝药膳吧。我昨天买了包子和牛奶。但我不知道你的肠胃能不能吃, 要不还是喝粥吧。”
不得不说严澹在饮食方面的习惯从来没有身价豪门的自觉:或许跟他常年在学校里用餐有关。食材选择都是虽然普通却营养充分,口味清淡却也不寡, 荤素合理搭配,还特别经济实惠。
陶清风感觉脾胃已经好多了,喝了点粥, 吃了包子。前两天那种昏沉阴暗,整个人都烧糊了不清醒的状态已经远离了。雨后的空气又特别清新,推开窗子都是饱含着草木的湿润气息。
严澹划开了手机上的通稿给他看:“真的像你们公司发的声明里写的, 累成这样?”
陶清风这才看到星辉娱乐公司这篇溢美他如何敬业到昏倒的通稿,来作为安抚, 给粉丝一个交代。基本写的是事实, 但陶清风就是很不好意思, 在他潜意识里,总觉得这些事情是本分。既然他当了演员, 那么把戏演好就是最基本的工作。累昏了他还很愧疚, 觉得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也没调节好身体, 是他自己的错。耽误了大家的时间。结果现在这种事情居然被写成通稿来正面宣传报道?而且那通稿里的溢美之词真是太过誉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开云种玉
情有独钟
快穿
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