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子胤礽 作者:伊川【完结】(19)

阅读记录

胤礽依旧用哀怨地眼光瞧他,这次老康却心如铁石,挥挥手说了句:“那就这样。”别的儿子的功课也不检查了,带着一众侍卫太监浩浩荡荡离开了。深觉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胤礽脸黑的像锅底,他侍读里最缺心眼不会看人眼色的奶妈家的儿子达春却傻乎乎地凑过来瞎激动:“太子爷,皇上这么看重您,这真是太好了!”胤礽冷飕飕看了他一眼,直看得他和所有打算凑过来拍马屁的人都退避三舍。
然而无论胤礽如何不情愿,老康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算是定下来了,胤礽次日早辰便开始跟着老康御门听政。所谓御门听政,顾名思义,就是在乾清门外召集文武百官听取政事。真的是门外,胤礽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是在门外而不是屋里,但他也认为门外比较凉爽敞亮。胤礽跟着老康上早朝是跟亲王们站一列的,一群成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中间站一个小孩子,感觉很不协调,胤礽甚至觉得有点搞笑,但老康还是一本正经的时不时要他发表点意见。幸好老康毕竟考虑到了他的年龄,问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好决断的事情,而且大都是他对某事的理解,还不怎么难应付。
胤礽跟着老康听政一个多月,终于到了礼部选定的黄道吉日九月二十八,老康的御驾启程,南巡去了,硬是将胤礽留在京城,并且还留给他一个任务,照顾诸多弟弟们。胤礽不明白这些弟弟们有什么好照顾的,每人都有专门伺候的宫女太监侍卫嬷嬷一大堆,但还是严格遵照老康的指示,每天去看他们一圈,过问一遍每个人的生活情况。他不知道老康的这个指示有什么用意,但他知道这些弟弟们日后都是牛人,现在事先打好关系总没错。不得不说老康同学很能生,不算那些夭折的,不带姐妹,他现在已经有十一个兄弟了,而老康同学还刚到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个数字必定还将继续增长下去。老康童鞋还真是将中国人的多子多福思想刻进了骨子里。
接到照顾弟弟们的任务后,胤礽最注意的当然是被无数清穿小说描绘过的四四和八八了,但这两只目前还没什么看头,四四童鞋现年虚岁才6岁,八八童鞋才3岁,刚刚会走稳,有时候还流口水,什么冷酷深情、温柔多情都连个屁影子也没有,让胤礽很是遗憾。不过幸好小孩子也很好玩,又很好哄,胤礽没几天功夫就和这一众小萝卜头混的关系很好,并且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兄弟爱,一有空就率领所有能跑能走的小萝卜头挨宫找众兄弟联络感情,紫禁城内顿显温情脉脉。
捉迷藏
这天,胤礽率众弟弟在孝庄的慈宁宫玩,老康的书信来了。老康出巡在外,每隔三天就有一封长信给胤礽,详叙自己在外的见闻行程,胤礽投桃报李,收到信就回一封更长的,把自己生活学习中鸡毛蒜皮的事,像学习的进度、周围人员的状况、和弟弟们的相处,甚至吃饭的热冷都事无巨细告诉他,从老康回信的反响来看,他也很喜欢听,回信也开始鸡毛蒜皮起来,甚么都说,两个人心灵的距离倒比在紫禁城里还近了许多。
这次给孝庄也同样有信来,孝庄先看了看没什么大事,就叫胤礽代笔回信,胤礽根据她说的回完了就接着回自己的,照例长篇大论琐琐碎碎写完了自己的生活和对老康来信的感想,恰到好处表达了一下对老康的思念,他看看众小萝卜头,又让小太监找来纸笔让弟弟们也给皇阿玛写几句话。小萝卜头们都很新奇,能写字的都一个个像模像样的拿着纸笔,兴致勃勃的写,还不会写的,比如现在好奇地瞪大眼坐在胤礽腿上的小八胤禩,就也由胤礽代笔了。写完信封了,交由侍卫送走,胤礽掐指算算老康的行程,差不多已经到了苏州,顿时嫉妒了,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不知现在的苏州有何种风情,又想,自古苏州多美女,不知这次老康现在是否沉醉在温柔乡里,回来顺便给他再带几个小妈。
但事实证明是胤礽的思想太不健康了,老康童鞋此时确实是在苏州,但并没有在温柔乡里, 而是在战舰上与高士奇讨论古今兴亡(胤礽:囧,皇阿玛乃太8浪漫了)。高士奇是康熙十年御考的第一名,博古通今,过目不忘,几乎是百科全书般的存在,胤礽常见老康把他当百度用。老康这一路南巡从京城出发,永定河经顺天府、河间府,到山东德州,在济南停留一日,观了趵突泉,而后登泰山,祭泰山山神,至桃源县,亲察黄河北岸各项险要工程,然后乘战舰渡扬子江,这才到了苏州。老康非常勤政,路上曾有谕旨:如有奏章到,立即呈进,不限时间,所以一路上也照常处理公务,哪怕是半夜三更。

52书库推荐浏览: 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