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子胤礽 作者:伊川【完结】(279)

阅读记录

始皇焚书尚留原本,弘历是彻底阉割扭曲。
所有子侄中他最不喜弘历,然而却还是不能不传位给胤禛。诸兄弟里只有他最有君主的资质与才华,也是年龄手段性格最合适的人。胤礽更看中的他强烈的责任感,他眼睛里看得见百姓。
没有更合适的人,他不能因为儿子舍弃父亲。传给别人他立刻将不知道会怎么样,传给胤禛至少可以确定老百姓还能过二十年好日子。
——————更新分割线——————
他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所谓地历史自身的纠错能力,康熙提前二十多年退位,换成他在位二十年,皇位传给胤禛的时间倒比原来历史上早了好几年。
康熙与他皇位顺利交接,没有了康熙朝晚期惨烈的“九龙夺嫡”,但他一直无子,为了下一任帝位,兄弟子侄们暗中的争斗激烈丝毫不逊于传说中的“九龙夺嫡”。
在四十岁正值人生巅峰的时候退位,固然是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可以做的都做了,只能将帝国带到这个程度,也未尝没有不愿见更血淋淋的场面出现,不愿见因天家内斗消耗国力,以及心冷的缘故。而今的清朝与历史上那个“大清”相比似已面目全非,然而他清楚地知道,只要有个见识短浅,像原历史上乾隆那样喜欢自作聪明的不肖子孙出现,那么一切照旧会回归原位。
他留下了强大的海军;他开拓海疆,将国家赋税的三分之一以上倾斜于海洋,将贵族们的利益直接与海外贸易所得挂钩;他免除农民的税收,在理番院门口竖立“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的石碑,规定宗室子弟十五岁之后必须出洋历练三年;将满人不许擅离驻地规定放宽,允许他们出洋,希望能开拓后人的眼界,让他们看到全世界。
他以身作则,留下成例,希望帝王在位的时间不长于二十年,克制君权的膨胀。但他也清醒地知道,这一切都是建于浮沙之上的,满人是奴隶制社会,整个中国的都处于半奴隶制,臣子们都是酷乐猫购买奴才,怎么可能站直了身体与军权相抗。然而又没有一个君王不希望君权集中,不希望国家只有一个声音,有利于统治思想,在这个没有制衡的朝代,四库全书的出现简直是必然的,不是弘历,也会是另外一个人。
但是他改变不了什么,他改变不了整个满清政府的体制,即便他是皇帝。八旗制是这个民族立足于这个国家的根本,他试图触动,只能让自己粉身碎骨,除了引发动荡让百姓受苦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他所能做的只有保存下这些书,保存下一份火种、一份可能罢了,引导人们放远眼光看向中国之外的广阔世界,不要眼界狭窄到只惦记着阉割自己。
沈廷文看他有些意兴寥落,不再追问下去,改变话题道:“我们还要在这里住多久?你既是来看望六王爷的,何不就住在他同那个鸳鸯眼儿公爵的封地里,这儿也就那个城堡收拾的能住人了,做什么要在这个乱糟糟地城里待这么长时间。”
胤礽也不想就刚才那个话题再谈下去,笑笑顺着转变话题:“你不喜欢这里?其实我也不喜欢,只是这里正酝酿着一场亘古未有、关系着中西气运的大变,我想好好看看。”
沈廷文皱皱眉,他是世间第一流的聪敏人,不是没察觉到一路行来胤礽特别注意的几座城市蕴藏的那种或隐约或明显的躁动,但毕竟不能后知五百年,不明白什么样的大变能关系到中西气运。

胤礽搂住他的腰,继续道:“既然你不喜欢,我们过几天就走。小六已经看过了,我们出海接着接着去找那块极南的未知之地吧,那片土地大到几乎与我们中国等同呢。”
沈廷文笑了:“那里到底是什么地方,谁都没听说过,为什么你这么笃定就有?是海外仙山么?是蓬莱、方丈、5、门前岁岁生灵草,人采食之多不老 ...
还是瀛洲?”
胤礽抬起头来吻他:“是南极仙翁的仙府呢,处处生长着灵草,采食之可使人不老,我们成仙去可好?”
沈廷文靠在他身上,任微风轻拂二人的衣发,心神向往。
作者有话要说:修改年龄BUG,无新内容
46、仓央嘉措 ...
雍正十年二月,青海正是寒冷的日子,冰封万里的青海湖像一面泛着冷光的镜子悬挂在天地间。湖畔被茫茫飞雪漫压的抚远大将军直亲王胤褆行营内,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躺在帐子里,浑身烧的火炭一般。
直亲王胤褆坐在旁边,看一名黄衣喇嘛俯身为少年诊治,脸色有些难看。他手握重兵镇守边陲多年,杀伐专断,威严极盛,帐内人都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喇嘛却雍容自若并不受影响,查看了少年的舌苔、眼睑之后道:“只是风寒罢了,并无大碍。”声音如清泉淙淙流过,帐内众人心顿时为之一静。

52书库推荐浏览: 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