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他就是不吃药 作者:天桥底下说书的【完结】(207)

阅读记录

  这看似不起眼的万卷峰,其实就是东灵剑阁的耳目,一旦将其遮掩,任剑修多么强悍,只要不知该往何处挥剑,终究无法敌过暗处敌人。
  释英这些时日细细看过了图纸,若净世宗要进攻东灵剑阁,最佳路线便是毁了穿林峰断了封魔大阵能源,其次则是蒙蔽万卷峰神沙令阵法失去控制。所以,他对文溯长老也是最为怀疑。
  如今得了结果,他却还想寻个答案,趁着沈逢渊和顾余生调派弟子,独自御剑来到了万卷峰。
  陶公是文人,管理的万卷峰处处是碑文时刻,就连断壁之上也满是圣人文章,所用金砂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远远瞧上一眼,便觉圣洁肃穆。
  书阁千年来都致力于收集天下藏书,如今已是沿着山峰盘旋而上的漫长廊阁,释英顺着红木过道走了许久,方才寻到正在清点书籍的文溯长老。
  陶公入了东灵剑阁仍是一袭书生长衫,所用兵器名为书中剑,乃是以墨制成的奇异短剑,平日就化作字迹隐藏于其腰间所悬卷轴之间,待到作战方才成形,以敌之血作丹青。
  站在万千书柜间的中年男子依旧是素日的温和儒雅之态,释英驻足看着他,只淡淡问:“鹤五奇呢?”
  无形神沙对灵气波动极为敏感,释英的到来自然第一时间便被陶公得知。他镇定地继续整理手中书卷,得知释英是为鹤五奇而来似乎放松了些许,立刻轻笑着回:“我给他送了些对少年有益的好书,他得了后认真研读,也算安分。”
  这张笑脸毫无破绽,释英再仔细打量也只能看出孺子可教的欣慰之意,就像他过去与此人见面时所感受的那仿佛发自内心的关切,真实得让他害怕。
  释英不明白世间怎会有这样擅长演戏的人,终是忍耐不住,低声道明来意:“你可知,元如和妖族使者被道印门阻拦,所运送的重要证物于混乱中丢失。”
  “青囊长老是糊涂了吗?阁中所有情报都由万卷峰送出,这消息我自是最早知晓的。”
  提起此事,陶公手上动作一顿,顷刻间又将那一瞬间的慌张压下,只佯装无奈地叹道:“你们行事也太鲁莽了,妖族与道印门素来不睦,这样重要的证物怎可只派元如一人前去接应?”
  这一次释英没给他伪装的机会,径直便道:“通知道印门的,不就是文溯长老吗?”
  果然,陶公闻言便是一惊,手中书卷蓦地跌落,只高声问:“你说什么?”
  这样的反应已说明了问题,释英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随之退散,心情虽是沉重,语气却还维持着往日淡漠,
  “无形神沙的确厉害,可只要修士压制体内灵气如凡人一般行走,它便不会示警。文溯长老,元如来寻鹤五奇之前,已徒手攀爬山壁带着信去了红袖峰和流波峰,这三路之中,只有你出了问题。”
  大家都是聪明人,释英一说,陶公便察觉出了问题,神色复杂地看着他,低声道:“你是有意试探?”
  此话一出,事情便已挑明,释英终于无法继续淡然,他不解地抬眼,言语中满怀痛惜,“我不明白,你为何要与净世宗为伍?”
  纵是无情的仙草,再被同伴背叛时依然难掩痛心。他还记得陶公战死时,自己独自立于沧浪峰,默默回想昔日长老聚会时的言笑晏晏,而今却只余寒夜中不间断的鸦鸣和猿啼,那些凄厉的声音告诉他所有故人都不在了,只有他还活着,除了满山寂寥什么都没有。
  而现在,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让他当时的落寞全都成了错付的笑话。
  陶公是头一次看见释英露出这样的神情,他沉默地将书卷捡起理好,回答的声音多了几分凄凉,“青囊长老,我入东灵剑阁已有一百五十年了。这些年,所有新入门的剑修都会来万卷峰。我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告诉他们要刚正不阿绝不能向邪门歪道低头,他们把这些话听进了心里,每一个都是很好的学生……”
  剑修最重品德教育,每一任新入门的弟子都要来万卷峰听授文溯长老传道,到了年末还要接受文试考核。不爱读书的剑修们看见这个长老就苦了脸,文溯长老却将这些爱闹事的学生一一记着,每一个都能准确叫出姓名,甚至还会在他们生日时送去几本经典书籍做礼物,吓得剑修们连声高呼“文溯长老你到底多恨我!”……
  这些往事回忆起来仍令人不经意间便含了笑,陶公抬眼看着书柜中的历代弟子籍贯,惨笑一声,突然问:“可是,你知道我的学生有多少还活着吗?”
  剑修死后皆要送往药阁验尸,释英对此自然比谁都清楚,虽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仍沉声回答:“不足三成。”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桥底下说书的 情有独钟 武侠修仙 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