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多吃点,小伙子吃得多才能长个儿。”老板娘也挺高兴的,拉着陆明远看了又看,还掉了几滴眼泪。
这一顿早饭的钱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肯收:“大伯这包子铺开在这里啊,来来往往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多少事,你们这俩崽子也不用跟我瞎客气,免费的就这一顿,明儿要还想吃,那就得掏钱了,嘿,咋样,咱这口味还是跟以前一样正宗吧?”
“包子小了。”陆明远就事论事。
“嘿,不仅小了,还贵了呢,五毛钱一只,少了不卖。”老板依旧很乐呵:“不过你要去市区看看才知道,咱这包子铺,已经顶厚道了,市里那包子也卖五毛钱,不过也就比小笼包大点,你们俩要想吃饱,那得要一笼才行。”
叶程和陆明远乖乖坐在那里听老板自吹自擂,好一会儿,才打了个嗝说:“我们要去爷爷那儿了。”
“对对,赶紧去吴老头那儿看看,那个老头子这些年都一个人,日子过得忒没滋味。”说到这儿,这老板突然又想起钱兴良来了,想当年他们俩还能说上话,没事的时候就爱凑在一块儿喝喝小酒。“你钱大伯还好吧?”
“一直在外面打工,去年过年的时候回家了,看着挺好的。”对于好不好这种事,叶程也说不上来,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大概就算是好的吧。
吴老头年纪大了,觉也少了,前一晚翻来覆去都没睡好,天一亮就又醒了,勾着背下楼去摆摊子,门板才卸到一半呢,就见两个十来岁的男孩向他这边走过来了,如今的孩子难得有起这么早的,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吴老头没戴老花镜,也看不清楚。
这两个男娃走到修鞋铺前面就停了下来,吴老头见他们背上背着包,像是读书的孩子,可前两天学校不就放假了吗?这一放假啊,整条巷子就热闹得不行,那些孩子一群一群地在巷子里头跑,一边跑一边喊,有时候被吵得烦了,吴老头也要骂上几句的。
不过这两孩子倒是安静,站在他门口好一会儿了,楞是不吭声,吴老头卸了门板,就把修鞋架上的老花镜给戴上了,这才刚戴上呢,就听到有人脆生生地喊爷爷。
——爷爷?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花花!谢谢小李探花的地雷!
40
40、第 40 章 ...
这一天吴老头很高兴,他哼着小曲儿到外头买了一斤五花肉回来,剁碎做了一盘肉饼,又从邻居家分了半只鸡,放在砂锅里小火炖着,一直炖到皮烂肉酥。
叶程和陆明远刚刚在巷子口吃了许多包子,肚子也不饿,就帮吴老头把摊子摆上了,有人过来修鞋,他俩就直接干上活儿了。吴老头这修鞋摊也在这条老街摆了许多年,过来修鞋的都是附近的居民,大家都熟得很,见他家来了两个小伙儿,七嘴八舌地搭话,没几句就把叶程和陆明远的身份搞明白了,嘿,这不就是当年那俩小要饭的吗。
吴老头不爱听这些人在他家瞎咧咧,那些看热闹的,都被他挥着抹布赶跑了,不过这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老街老巷的,大人小孩都闲得很,赶走一波又来一波,有往他们家送吃的,也有从他们家拿走点吃的,个个都熟络得很。
“嘿,老吴,这都赶上你的手艺了,你徒弟出师了啊!”
“早出师了。”吴老头从来就不是个谦虚的。
“这儿娃娃能干的,都能自个儿赚学费了吧?”
“赚什么学费?成绩好的都不用交学费。”吴老头更得意了。
“诶呦你这人,说的什么话呢,咱这条巷子可还没出过一个读书都不用交学费的娃娃,人家成绩就都不好了?”老太婆家里大概也有正在读书的娃娃,一听吴老头说这话,不乐意了。
“那是咱这巷子,你家那娃娃,也就能在咱这巷子露露头脸。”那老太婆家的孙子成绩好,在这片老区算是数一数二的,平时说话那个得意的啊,吴老头老早就看她不顺眼了,今儿刚好,呛呛她。
“怎么,你俩读书都不用交学费啊?”有些人反应快的,就这么问叶程和陆明远了。
“嗯,学杂费都不用交。”叶程也乐得替吴老头挣脸,陆明远撇撇嘴,到底还是没说话。
“哎呦喂,这娃娃出息的,跟大妈说说,学校怎么给你们免的学费啊?”大娘大婶的一听说这孩子这么出息,那说话的口气,一下子就亲切得不行了。
“就中考的时候考得好,高中就不用交学费了。”叶程见吴老头一脸得意,言语上就更加配合了起来。
“那你今年是读高中了?”这娃娃怎么看,也没到十六岁吧?
“我们俩都读高一。”
“不对呀,这才几年?我算算……这才六七年吧,怎么就读高一了?你们村里的小学不到八岁就给读书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报纸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