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凡尘 作者:一叶苇【完结】(1682)

阅读记录

  像柳侠现在这样,跟学校的专业课老师似的一点一滴指导着袁黎明学习,那是一大队的施工员们连做梦都不能想象的事。
  袁黎明现在和大学时期的兄弟们通信,每次都跟他们瑟自己的老板和工资奖金。
  柳侠给新加入的三个人的工资是不同的,苏元洲每月两千,袁黎明和许铮是一千三,这个工资放在中原省算很不错了,但如果是在京都,以他们的学历,偏低,不过因为柳侠这里包吃包住,所以大体上还算合理。
  但是,和当初柳侠进三大队时马千里给出的诱惑一样,柳侠这里占大头的也是奖金,有工程的情况下,奖金系数最低的浩宁和洪军、洪志,也能拿到至少两倍于工资的奖金。
  袁黎明刚结婚,准备攒钱买房子,所以他平时很节俭,加入柳侠的队伍到现在,他已经存了一万五了,而他同寝室几个哥们儿,从毕业到现在也没人能存这么多钱。
  袁黎明十分庆幸自己当初毅然决然停薪留职的决定,他现在的奋斗目标是:在三大队的人全部撤回原城之前,攒够钱在二号楼买一套房;在明年春节之前,能独立带队作业,替柳工独当一面。
  张秋峰和浩宁出去了快一个小时,买回来两个黑色的塑料桶小卖铺老板家的水桶。
  柳侠说:“不是说买盆儿吗?尿盆儿尿盆儿,尿桶说着多别扭。”
  张秋峰说:“人家卖的盆儿都是陶瓷盆,和面的那种,又沉又浅。”
  “还贵。”浩宁又加了一句,“这俩桶十二块,一个盆儿,最小哩八块。”
  柳侠一指墙角:“放那儿吧,总有一天,咱出来自带坐便器,会自个儿冲水的那种。”
  话音未落,屋子里一片漆黑。
  房东大娘的声音从上屋传来:“停电了,客人家,您使蜡不?”
  四个人异口同声:“使。”
  这天晚上,房东大娘一家见识了一下城里人的铺张浪费同时点八根蜡。
  柳侠和袁黎明就中蜡烛,完成了当天所有的工作。
  不是柳侠钻牛角尖,没电了还非要抹黑干活,主要是他今天干不完,后面也没有能追赶回来的时间了。
  大后天小蕤结婚,明天再干一上午,下午开始,他们这个小队放假四天半,全体杀回荣泽。
  柳侠不喜欢假期里还得惦记作业的感觉,太糟心了。
  林洁洁的父母一直对这门亲事不满,对结婚的事当然更是提都不愿意提,不过因为林洁洁特别坚持,林家小姨和哥哥就在中间做林家父母的工作。
  今年暑假,林洁洁的小姨、哥哥嫂子和表哥表嫂一起来了荣泽,他们看到小蕤的婚纱摄影店和婚房,再看看家电城和窗帘店,对柳家的情况算是比较放心了。
  可当听小蕤说,他们家的人,不管谁结婚,都必须回柳家岭举行婚礼时,几个人又有点犹豫。
  其实,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方,凡是有老家的,家里的后辈结婚基本都要回去。
  中国是农业社会,土地从人类有私有财产的概念开始,就是最可靠的财富,没有之一,所以,在以前长远的历史中,扎根在家族最重要的财富土地上的老家,就是一个人的根之所在,在老家举行婚礼,等于是在宣告一个认同:你认同自己是这个家族的一员,这里是你的根之所在;反过来,家族也在认同这里是你的根,是你可以做为归宿的地方。
  林洁洁家乡那边也有同样的风俗,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某一件事,就未必那么绝对。
  随着近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很多在城里出生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对老家不再有归属感,这种改变的实质,其实是城乡经济的巨大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更向往富足安乐的地方,人们所追求的所谓高贵的生活方式,总是以富裕阶层的行为为衡量标准的。
  当老家成为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被嫌弃直至被抛弃便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此,老家也成了一部分婚姻中价码的一部分。
  就像小蕤和林洁洁的婚事,林洁洁的父母不满意女儿远嫁,但又不得不同意这门亲事,老家便成了他们诟病柳家的一个因素。
  林洁洁的父母本来就对婚事不满,柳家在荣泽县城的经济条件算是个加分项,可以勉强说服林家父母,林洁洁在这边不会遭罪,这样的情况下,柳家如果坚持婚礼必须在柳家岭这样一个大山窝里举行,可能正好送给林洁洁的父母一个彻底黄掉这么亲事的理由。
  可是,一直软绵绵好性子的小蕤,在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强硬,婚礼必须在柳家岭办,这没得商量;如果林家的亲戚不愿意去柳家岭,他可以在荣泽最好的饭店为他们单独置办酒席,但林洁洁必须和他一起在柳家岭举行婚礼仪式。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叶苇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