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拿金湾的影帝,一定要。
他会等,也许五年,或者十年,但不能太久。他想的,那个时候的年纪也能从偶像这个名号里脱身了,没那么多人给他期望与负担,他也能对自己演艺事业做一个完美的终结。更重要的是,他要在那受万众瞩目的舞台上,把他和林砚生之间讲得清楚,哪怕只是为了能够正大光明地牵着林砚生在大街上做虚度光阴的游荡。
他们的期望原来只这么简单,可也太难。
所以在挑本子的时候,姜煜世不太想接明年的那个一切都齐全完美的商业片的邀约,而是这一部彻彻底底的、显得单薄苍白的文艺片。
而且邮件上还明确写了,姜煜世的片酬只有十万。
十万是什么样的概念,哪怕用他一张照片也不只这个数,怪不得李珊根本没有让他去看这封邮件。
可上面写的,导演愿意将之后的获利全部给姜煜世公司。雷迪还在旁边吐槽说这篇不陪就不错了,获利的钱说不定还没片酬高呢。
这位导演叫宁海,大不了他多少,不过是二十八九的年纪。之所以姜煜世对他有所耳闻,是因为他原本也算是北影的科班出身却在大三退学,更是冲撞了不少大家与名人。
这个北京爷们常常被人诟病说是太过骄傲、太把自己当回事,在之后的工作之中完全学不来一些人情世故的道理,自己的理念绝不求全。哪怕两袖清风,也出来自己陆续做一些项目,没有良好的推广导致建树也不很多。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是真正存在的,怪说不得疯子和天才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姜煜世接到邮件邀请时,去读了一本宁海的小说,里面全是大片的复杂的、甚至显得有些无病呻吟的句子,却微妙地表现出一种迷茫,发生在各层人士之上的迷茫,有点《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意味在。氛围和细节做得很好,渲染出来一种彷徨,大概也是对生活有感而抒。
而其中一个疯子画家的故事,正是他要找姜煜世拍摄的片段。
姜煜世不知道为什么宁海会找上他,他以为这样的“艺术家”是从来不屑找他这样的流量偶像的。
宁海这个人做事很靠直觉,他无意见姜煜世的一个广告短片,喝醉酒在屋里角落瘫倒的姜煜世,一下子让他觉得“什么来了”,所以他不管周遭好友怎么嘲笑也向姜煜世发了邀约邮件。
姜煜世原本还在犹豫,直到在把那本小说读完之后,认真地、亲自地回复了宁海的邮件。
李珊听见这个先斩后奏的消息之后也没有做出过多的惊惶,默默地去做那方大投资的公关,只说这说不定也是个转型的好机会。
但是加强了姜煜世回归的工作量,姜煜世实在苦不堪言。
在录音室录收尾的时候,姜煜世看着那些歌词纸上的字,突然觉得遗憾,他想会不会有一天能唱起林砚生为他写的一首歌。
这张专辑概念延续加冕,但换到了另一个阴暗面,着重于加冕后的挣扎彷徨。姜煜世想着,一把冲出了录音室,对李珊说,他想翻唱暂停时刻《浮沉》。
大概是姜家实在也向公司注了不少的资,于是在一些有弹性的方面上,李珊是十分由姜煜世乱来的,颇有些拿钱陪少爷过家家做明星的意味在。
于是这一首翻唱的《浮沉》成为了CD里的隐藏曲目,不在公众平台上发布,却以一种更真实的方式被镌刻进时光之中。
他在发布第二日忙过了,才匆匆向林砚生打电话,想给他一个惊喜。
但林砚生早就听了,那个夜晚里,听得绝望的要命。
第33章
这个时候林砚生才算是意识到最大粉丝站的功用性之强。姜煜世最近忙得脚不沾地,而林砚生自己又不善于主动,这导致许许多多有关姜煜世的行程都是他通过微博小号悄悄关注站姐得来的。
距离姜煜世发首张专辑的日子没有多少天了。林砚生算了算,等到他把这档节目彻彻底底做完也盼不来一个鹊桥相会。
当大明星太辛苦了,林砚生认真地觉得等到以后姜煜世完成了目标,老了也没有那么多妹妹迷恋他的时候,就去给楼下的连锁火锅店开业剪彩算了,能补贴个家用就行了。然后自己开个琴行,也许会赔本,但应该还能见到那种音乐疯子,也挺有意思的。
现在林砚生离开卫视大楼在一边儿买水喝都有人半路截住他,找他合影或签名。这让林砚生感到困扰,他唱了这么多年歌也没有夸张到出门需要遮脸的程度吧。
播出之后收视率很喜人,更在第三期播出的时候打到了一个巅峰值。娱乐性和专业性中和的很好,噱头也卖得很足,业内业外好评不断。
52书库推荐浏览: 迟雎
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