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端说要跟他和小柏成一家人,可是两个大男人跟一个小孩子,又不是什么亲戚,怎么就能成一家人?而且凌云端说这话时眼睛又深又沉,刘彦都不敢看他,直觉看了就要坏事。可坏什么事?他不知道。
他脑袋浆糊一样想来想去,最后救命稻草一般抓住一句话:跟从前一样。
从前什么样?
不就是做饭给他吃么。最多现在再加一样,帮他洗衣服。不然刘彦还真想不出来一家人除了这个还能做什么,不就是多了个人么,像照顾小柏一样照顾着就行了。
他如此说服了自己一番,才感觉脑袋渐渐从浆糊变了回来。又想起刚才凌云端说是凌晨赶回来的,连忙提声问他:“你吃饭了没?”
凌云端把头从卫生间探出来,“没有。”
刘彦站起来往外间走,“我给你下碗粉,今天没有馄饨了。”
“行。”凌云端跟在他后边出去。
前半截屋子跟后面半截差不多大,一边靠墙摆了四五张小桌子,是给客人用的,另一边是一个一人多高的木头架子,叠了十来层竹扁,米面年糕蔬菜什么的都放在上面。再往前一点是两个炉子,上面架着两口锅,这就是刘彦吃饭的家伙了。
刘彦昨天就打算要回双井村,昨晚就没包馄饨,幸好店里其他的米面很多,也不怕没东西下锅。他从架子上抓了一把粉泡在脸盆里,另一手就升起了火。这种番薯粉是镇上人自己洗了蒸熟晒干的,全程手工无添加,口感既筋道又顺滑,虽然卖得不便宜,吃的人却多,要知道在外地,有钱都买不到。
粉泡软了,锅里的水也开了,刘彦平常都拿鸡汤做高汤,但是今天没有,就剥了几尾干虾下去提鲜,再拣几棵新鲜的小白菜一并焯水,他想了想,还觉得不够,又用小炒锅在另一个炉子上煎了个荷包蛋。
粉入味了出锅捞在小瓷盆里,浇上汤,铺一层小白菜,再叠个鸡蛋,周边几尾对虾头尾弯弯朝圣一般众星拱月地围着荷包蛋,配上那四溢的香气,直瞧得人饥肠辘辘口水泛滥。
“快吃吧。”刘彦把粉放在凌云端面前,自己在他对面坐下。
“唔……怎么摆起花样来了?”凌云端用筷子戳了戳荷包蛋,金黄色凝胶一般的蛋黄流出来。
刘彦不好意思地笑笑,“客人总是喜欢好看一些。”
凌云端点点头,不再废话,埋头大吃。
刘彦看了会,百无聊赖转头看向街面,见凌云端的车就在不远处,这才想起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我在这边?”
“呃……”凌云端迟疑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我之前听人说了这边的状况,又打电话问了陈庞,才知道你已经开店了。对了,还没恭喜你,你现在算是真正的小老板了。”
刘彦还有些疑惑,然而被他最后那句话一干扰,就给忘了,他低头涨着脸,“你别来取笑我。”
凌云端毫无形象“哧溜哧溜”吸着粉条,百忙之中还要调戏人,“哪有,别人难道不这么喊吗?”
别人只会喊老板,除了安城来的这几个,谁会加个“小”字,不管怎么听,老板就是要比小老板正经多了。
但是刘彦嘴笨,不知道怎么反驳,只好低头不语。
凌云端嘴角挂着笑,“你自己答应了,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以后我破产了你可要养我。”
他这话摆明了是玩笑,但刘彦却急急抬头,“不许说不吉利的话。”
凌云端笑得更欢畅了,“好好,不说不说。”
等他吃完,刘彦洗了锅碗,已经快到中午了。
“我要回双井,你……要跟我一起走吗?”
凌云端那张嘴咧得都快到耳边了,“当然。”
两年前那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为刘彦新开了铺子,一段时间没用,就给报废了。刘彦舍不得买新的,刘思柏那辆自行车他又不愿意动,因此回村往返都靠双脚。
双井村人大都以种地为生,村中通往镇上的主干道两边都是水田,这个时候快到早稻播种了,田里到处都是犁地引水的人。
刘伟就有一亩田在碎石路边上,他和刘思鹏两人正在锄地,老远看见刘彦,高声喊他,“老二!”
刘彦听见了,加紧几步赶到他面前,“大哥。”
“今天怎么回来了?店子没开?”
“嗯,最近没什么生意,我休息几天,回来帮帮你也好。”
刘伟大手一挥,“别,你是读书人,怎么能下地。”
刘彦无奈,“我这算哪门子读书人,有我这样的读书人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开花不结果
种田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