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挨老夫[娱乐圈] 作者:青丘千夜【完结】(199)

阅读记录

  如果要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了解他们的思维,那么这么一档节目绝对是最好的。
  它不像别的节目一样只专注一种,而是像一个读懂华夏的大纲,按图索骥之下,就能明白他们的文化多由多方面形成的。
  这对于国家展现自身形象也是相当有利的东西。
  如果后期收视率好,欧美那边的电视台也可以同步引进,想来当地的华人都会乐意将这么一档节目推荐自己的外国友人。
  “我们央视不是还有一档最牛逼的节目么?”李素秋淡淡微笑道,“在它没有对我们节目伸出橄榄枝之前,我不觉得我们做到最好了。”
  “您,您说的是……”
  “没错,就是《新闻联播》。”李素秋微笑道,“我记得当初国家周年庆和伟人周年庆的时候,还有丝绸之路等等的纪录片全部都上了《新闻联播》,既然它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我们《特色华夏》半点也不比它们差啊。”
  《新闻联播》的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如果它能够在节目里给他们《特色华夏》一段介绍,哪怕只有短短的十秒,也绝对能够让他们《特色华夏》带来更多的观众。
  毕竟他们这档节目可是接档《新闻联播》直接在央视一台号播出的啊。
  只要是央视的受众,想来都会对这么一档上了《新闻联播》的节目好奇吧。
  只要他们看完第一集,李素秋就有这个自信可以让他们继续看第二集第三集。
  她对自己的节目很有信心,也对他们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有信心。
  “可,可……”
  可是《新闻联播》的时长是有限的,每一秒都要精确到位,除非发生了特别大的新闻,不然基本不会延时。
  “我已经和台长递交申请书了。”李素秋认真说道,“《新闻联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观众都在看的节目,上不去《新闻联播》,我们《特色华夏》算是哪门子的席卷亚洲呢?”

第62章
  要上《新闻联播》,肯定是要经过重重审核把关的。
  要不是李素秋之前在央视里做节目有了名气,家里又有点背景,这种申请书恐怕还没有到台长桌上就要被撤下来。
  想什么呢,一个节目而已,还想要《新闻联播》帮忙打广告么?
  第一次看见这个申请书的时候,台长除了觉得年轻人就是不怕事之外没有别的想法了。
  如果开了李素秋这个先例,以后央视又有节目,难道又要去《新闻联播》上打广告么?开什么玩笑,《新闻联播》不仅仅只是一档新闻节目而已,它同时也是国家对外沟通的喉舌。
  要是随随便便就给节目打广告,以后连《新闻联播》的权威性都要打个折扣。
  李素秋第一次提交的申请书自然是没有任何下文。
  不过李素秋要是这么简单就放弃,也就不是她了。
  她带着已经做好的《特色华夏》节目母带直接去了广电总局,死皮赖脸的拉着一些上了年纪的领导和她一起观看这档节目。
  虽然广电总局时不时就搞出一些一刀切的政策来,不过那也是因为国家对于媒体这一块本来就不怎么擅长。加上娱乐圈里各种资本错综复杂,一个个区别对待,怕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倒不如直接一刀切了干脆,到时候再慢慢改就是了。
  反正只要不掐住资本进驻娱乐圈,娱乐圈总是能能恢复的。
  不过,正因为这些总局的领导们上了年纪,又有点文人式的清高,被李素秋强拉着看节目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容易生气。
  毕竟这真的是一档好节目。
  以前因为国庆周年纪念日啊伟人诞辰周年庆啊,又或者是什么港澳回归周年庆啊,睦邻友好周年庆啊等等,出过各种各样的纪录片。领导们也是见过不少这种类似片子的。
  不过即使那么多的纪录片加起来,也不得不承认李素秋这一次拍的节目称得上是顶级水平了。
  可能让李素秋自己继续再拍一次,也未必能拍的比这更好了。
  想上《新闻联播》,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李素秋之前递交申请书,不过是和台长打个招呼,她想要真的将自己的节目农商《新闻联播》,哪怕只有短短十秒,那也是需要经过各方认证考量的。
  要奖项的话,她就带着片子去评奖;要证书的话,就带着专家团们一起开证书;要许可的话,就直接去发放许可的部门,带着片子去“以理服人”。
  这种流氓式的做法,让不少人看见李素秋上门就头疼得很。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丘千夜 娱乐圈 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