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这么一刻,徐少杰觉得自己这么爷们。就算再苦,也会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他心怀感激。
第 36 章
一个星期后,马百超和徐少杰又去医院看那个孩子,他恢复的很好。正躺在病床上看书,斯斯文文的样子很安静,和前几天那个只会说卧槽的小鬼截然不同。
男孩的母亲正床头给他削苹果,徐少杰原本想买个果篮的,只是果篮太贵了,华而不实的包装,要价却高的吓人。权衡再三,徐少杰和马百超在小区门口的水果超市里买了点橘子和苹果,这些水果价钱不贵,用不了多少钱就能卖一大袋子,拎着也好看。
徐少杰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寒颤过,马百超也看着他笑,人生真是奇妙。两个人交往的时候,总是喜欢问我没有钱你还爱我么,现在徐少杰和马百超是穷得就差去卖底裤了,但是心里却是欢喜的,就像是念高中的时候,明明累的和孙子似的,却像傻逼一样快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缘由,只是因为你在我身边,这段岁月有你的陪伴,即使辛苦,也充满感激。
男孩的母亲看到徐少杰的出现,招呼了两声。让徐少杰坐,病房里很拥挤,只有一个椅子,徐少杰当然不好意思坐。男孩的母亲从床下拿出一个脸盆走了出去,病房里除了其他的病人和亲友,就剩下男孩和徐少杰两口子。
马百超和徐少杰对视了一会,向男孩的床铺移动过去,并立在另一边的床头。
“嗨。”男孩转过头看了看徐少杰两人,打了声招呼。
徐少杰刚想问好,忽然发现这孩子的眼神全在马百超身上,和帅哥在一起,自己再一次路人化了。他觉得自尊心有点受伤,索性低下头不再说话。
“你好点没?”马百超客气的问了一句。“对不起。”
“没事没事,我挺好的,不用上学挺舒服的。”男孩子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冲着马百超扬了扬手里的书。
刚才一进门徐少杰就看到男孩手里拿了本书,书皮挺华丽,应该不是高中课本,听男孩的妈妈说过,他学了特长,好像是编导。所以徐少杰猜测是特长书,学导演什么的,应该充满想象力,而高中课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从各方面扼杀你的想象力。
“在学习?”马百超和徐少杰的注意点都在那本书上。
“不是。好不容易不用上课我还学习,我是有多想不开啊。”男孩拿起书,把封面大方的露给徐少杰看。
看到拿哥特字体的三个字,徐少杰觉得自己在风中凌乱了,那三个字是‘最小说’。这本杂志在徐少杰念高3的时候创刊,一时在广大高中生中风靡,尤其是在女生中广为流传,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本书依然经久不衰。
“我上高中的时候也看过。”马百超接话道,每个人在中学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阶段特别文艺,自顾自的认为生活中充满了明媚的忧伤。只是有些人的文艺期持续的比较长,比如魏来。
“好看吧。”男孩拿起书,得意的冲马百超他们扬了扬下巴。
“不记得什么内容了。”马百超侧过脸看向徐少杰,“你们那时候看什么?”
“我们看《萌芽》。”徐少杰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马百超扯入话题,他文艺的时候,最小说还没有创刊,校门口的小书店里最文艺的杂志就是萌芽了。徐少杰上初中的时候是《读者》派,后来也随波逐流跟着广大群众投身到了《萌芽》的行列。
十七八岁的小孩,哪有不想谈恋爱的,徐少杰也想,只不过他看上的小帅哥身边都有大把大把的姑娘,漂亮的,不漂亮的。秉承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徐少杰就算去排队,高中毕业前也够呛能排到他去告白。因为从初二开始,姑娘们就不喜欢班长和学习委员了,他们转而喜欢长得帅的男生。
就是在这种苦闷的情形下,徐少杰的一腔热血无处发泄,终于把他逼成了文艺青年。好在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不长,等徐少杰考上大学之后,症状就缓解了。这段美好的青葱岁月,一直被徐少杰视为自己的黑历史。还有一件事他没说,《最小说》火起来的时候,他和部分顽固派一直坚守《萌芽》的阵地,坚决抵制这种靠华丽的外表来吸引眼球的杂志,他们力挺《萌芽》微黄的纸页和细小的铅字。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堪回首,‘最小说’派和‘萌芽’派唯一的区别就是‘最小说’派是高调的明媚忧伤,‘萌芽’派是一本正经的明媚忧伤。说到底,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没有超市冷柜里的完达山酸奶和三元酸奶差距大呢。
徐少杰正在走神,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几个学生打扮的孩子走了进来,有男有女。他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去,原来是男孩的同学来看他了。看到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们,尤其是少年,徐少杰心生愉悦。但是站在他们身边,徐少杰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悲伤和喜悦让他的内心格外纠结。徐少杰抬起头看马百超,忽然发现马百超的表情有点不对劲,他皱着眉,看着那群孩子,眼神中的情绪不是愤怒,倒更像是一种不耐烦。
52书库推荐浏览: 两仪式